(共11张PPT)
23 鸟的天堂
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看拼音,写词语。
bō kāi
mù jiǎng
jiū
zhèng
(
拨 开
)
(
木 桨
)
(
纠 正
)
róng shù
pāo kāi
mù tǎ
(
榕 树
)
(
抛 开
)
(
木 塔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灿烂 )的红霞 ( 白茫茫 )的水
( 茂盛 )的榕树 ( 翠绿 )的颜色
4.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 翠绿 ,这种颜色让作者联想到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2)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
橘黄
、
米白
、
粉红
等。
5.仿写排比句。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示例:红的,紫的,黄的,白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微微张开,有的亭亭玉立。 ?
6.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
(2)榕树正在茂盛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
(3)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鸟的天堂》的作者是 巴金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赞美 之情。?
8.对于文中作者的抒情方法,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作者通过对大榕树的刻画和群鸟欢腾的描写,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B.作者两次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C.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一)课内片段阅读。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shèng chéng)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
√
√
√
2.“应接不暇”在文中指的是
。
鸟太多了,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用“ ”画出具体描写“应接不暇”的句子。?
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 A ),第二个是指( B )。
A.对大榕树的称呼
B.鸟栖息的好地方
4.你是怎么理解“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
略
(二)课外美文欣赏。
蛇 岛
渤海东部,有个南北狭长,近似菱形的小岛,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世界奇岛”——蛇岛。
蛇岛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215.5米的主峰像一头狮子蹲坐在西南角。远远望去,岛上草木丛生,葱郁茂密,每当春夏之交,美丽的鲜花开遍山野。秋季来临,洁白的芦花飘落在山谷洼地上,岸边岩石千姿百态,十分逗人喜爱。
海岛上空,成群结队的海鸥盘旋,像是保卫着小岛,又像是欢迎来自远方的贵客。
海岛风光是动人的,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长约1.5千米,宽近0.8千米,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竟然栖息着数万条毒蛇。因为这里具有适于毒蛇生存的独特环境。
蛇岛位于暖温带海洋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动植物生长。全岛动物约有80多种,其中半数以上是昆虫;这里又是候鸟的必经之路,因此,有40多种鸟类来寻找食物、“歇脚”。这些昆虫和小鸟,为毒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岛上的山石,有许多宽窄不同的裂缝,又为喜欢穴居的毒蛇准备了天然住所。冬季到来,它们可以爬到岩缝深处,又可以钻到土里,美美地睡上一冬。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中国及外国都知道。( 闻名中外 )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千姿百态 )
2.用“像是……又像是……”写一句话。
略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B )
A.表示插说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音的延长
4.
文中介绍的适于毒蛇生存的独特环境有哪些?
略 (共11张PPT)
22 四季之美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
√
√
√
2.看拼音,写词语。
lí míng
qī hēi
guī yā
(
黎 明
)
(
漆 黑
)
(
归 鸦
)
yè mù
pěng qǐ
hé xié
(
夜 幕
)
(
捧 起
)
(
和 谐
)
3.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颜色的: 雪白 、 漆黑 。?
(2)部首相同的: 朦胧 、 凛冽 。?
(3)AABB式的: 匆匆忙忙 、 郁郁葱葱 。?
4.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用合适的四字词语代替。
(1)这些大雁一群群地集合在一起,然后飞向南方。
( 成群结队 )
(2)这儿的景色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 心旷神怡 )
5.句子七彩虹。
(1)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这句话写出了 夏夜萤火虫飞舞 时的美景。请你换一个季节仿写一句。?
感人的是比翼而飞的大雁匆忙地向南飞。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本文的作者是清少纳言。( √ )
(2)本文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 )
(3)本文的作者不喜欢冬天,因为觉得冬天很扫兴。
( × )
7.根据课文填空。
春天最美是 黎明 ,夏天最美是 夜晚 ,秋天最美是 黄昏 ,冬天最美是 早晨 。
其中我最喜欢
,因为
。
略
(一)课内片段阅读。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 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殆)。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 捕)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 棒)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凛冽——( 冷冽 )
和谐——( 谐和 )
3.短文描写的秋天的最美景物有( B )
A.大雁
萤火虫
归鸦
风声
B.归鸦
大雁
虫鸣
风声
C.归鸦
大雁
萤火虫
风声
(二)课外美文欣赏。
春(节选)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最先是朝阳的山坡处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植;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过来,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茬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在同时,往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孽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蝶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燕儿们给白云上钉小黑丁字玩呢。
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眺望将来的姑娘;草地变成金色,秋天的花朵露出它们苍白的花瓣,雏菊现在很少用白色的眼睛穿破草地,色调转为浓重,阳光已经倾斜,让橙黄色的和倏忽的微光,让长的闪亮的痕迹溜进树林里面,这些痕迹像向你告别的妇人的拖在地上的袍子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1.解释词语。
星罗棋布: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
纵横交错: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2.画“ ”的句子是一个 拟人 句,让我们看到了 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
3.画“ ”的句子意思是 。?
黑色的燕子飞过白云,就像在给白云上钉小黑丁字
4.你在春天还看到了哪些美景呢?写一写吧。
略 (共10张PPT)
21 古诗词三首
1.看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yè bó
chóu mián
(
王 孙
)
(
夜 泊
)
(
愁 眠
)
sì miào
yú shù
jiāng pàn
(
寺 庙
)
(
榆 树
)
(
江 畔
)
2.用“\”
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秋暝(míng mín)时分,浣(huàn wán)女们洗完衣服,一路上叽叽喳喳,像一群聒(guō guā)噪的小麻雀。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随意春芳歇( A )
A.尽
B.休息
(2)江枫渔火对愁眠( B )
A.对面
B.对着
(3)身向榆关那畔行( A )
A.那边,指关外
B.那边,指关内
4.句子七彩虹。
(1)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根据意思写诗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翻译成现代汉语)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王维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 傍晚 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
?
(2)《枫桥夜泊》中勾画了 月落乌啼 、霜天寒夜、
江枫渔火 、孤舟客子等景象,真切自然地抒发了诗人 张继 满心的愁绪。?
6.对《长相思·山一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是明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B.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C.诗中的榆关指的是山海关
(一)课内片段阅读。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 王孙自可留 。?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首联把地点 山 、时间 晚 、季节 秋 、环境 雨 全点了出来。(每空只填一个字)?
3.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
5.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 C )
A.表达了诗人对秋天雨后的美景的赞美。
B.表达了诗人对勤劳的洗衣姑娘的爱慕之情。
C.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山林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二)课外美文欣赏。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①瓜洲②一水间,钟山③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南岸。
②瓜洲:在今长江北岸的扬州市南。
③钟山:南京紫金山,作者曾长期居住此地。
1.解释词语。
数重: 几层 ?
间: 间隔 ?
2.对于诗句中的“绿”理解正确的是( AB )(多选)
A.“绿”是吹绿了的意思
B.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C.是作者赞美春风的威力之大的句子
3.把这首诗的后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略 (共7张PPT)
24
月 迹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搭配恰当的词语连线。
粗粗的
疏疏的
累累的
骨朵儿
枝叶
桂树
√
√
√
√
3.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1)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句中的“ 大多了 ”
“ 圆多了 ”写出了孩子眼中月亮的变化。“清清晰晰”的近义词是 清清楚楚 ,反义词是 模模糊糊 。?
(2)我们都面面相觑了。
“面面相觑”的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像这样AABC式的词语还有
津津有味
、
孜孜不倦 等。?
4.照样子,用加点词仿写日出时的景象。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略
5.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月亮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
阳光是无处不在的,
?
略
6.把“我们”做的事和得出的结论连线。
寻月
望月
议月
?
月亮美
月亮多
月亮属于每一个人
7.对于本文的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赞扬了孩子美好的心灵
B.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
C.展现了孩子不知满足的进取精神
中秋节
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 郎郎)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 拖)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2.文中的画线句子写中秋月“如玉如盘”,我觉得它还如 明镜 一般。?
√
√
3.中秋又称“团圆节”是因为( AC )(多选)
A.仰望满月,期盼团圆
B.它是传统节日
C.游子也借月表达思亲之情
4.写一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