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训练提升 课件(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训练提升 课件(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5 21:42:00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语文园地
1.分析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1)兴高采烈  得意忘形
这两个词语都是说人很 高兴 的,可是“兴高采烈”是一个(褒义 贬义)词,表示 非常高兴,精神饱满 ,而“得意忘形”则是一个(褒义 贬义)词,表示 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


(2)不苟言笑 一本正经
这两个词,都有态度 庄重严肃 的意思。而“不苟言笑”一般是形容( A )的,“一本正经”多有(赞扬 讽刺)的含义。?
A.表情 态度
B.神态 动作
C.态度 姿态
(3)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示例:我们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苟言笑,可严肃了。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1)还有许多小园( , )分布在圆明园东( 、 )西( 、 )南三面( ,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
(2)原子弹( 、 )氢弹的爆炸( , )人造卫星的发射( 、 )回收( ,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 )
(3)从这两个句子来看,逗号和顿号都是在句子中表示
停顿
的,逗号属句内一般性停顿,顿号则是用来隔开 并列 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 小 。
3.补全词语,完成练习。
政通( 人 )和    
国泰( 民 )安    ( 丰 )衣足食    
安居乐( 业 )
路( 不 )拾遗
兵荒( 马 )乱
流( 离 )失所
生灵涂( 炭 )
内忧外( 患 )
多事之( 秋 )
(1)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 B )。
A.风景
B.国情 
C.人物
(2)“国泰(  )安”这个词中,“泰”是( A )的含义。
A.平安、安定
B.美好
C.巨大
(3)用线画出含有贬义的词语。
提示:画出后五个词语。
【亲子阅读】
推荐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
推荐理由:这套丛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记述了我国从远古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进程,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选取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勾勒出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为我们了解中华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户,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情怀。(共8张PPT)
语文园地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是一个倔强(qiáng qiǎng jiàng)的人,我们费尽口舌,甚至不惜采用强(qiáng qiǎng jiàng)硬措施,他才勉强(qiáng qiǎng jiàng)答应去做这件事。
2.天气预报说明天天气很好,我们计划(huá huà)去公园划(huá huà)船。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人影( 绰绰 )
无价( 之宝 )
战无( 不胜 )
难以( 置信 )
完璧( 归赵 )
同心( 协力 )
不( 计 )其( 数 )
无( 穷 )无( 尽 )
1.以上词语中ABCC式的是 人影绰绰 ,这样的词语还有 风度翩翩 。?
2.以上词语中出自历史故事的是 完璧归赵 ,这样的词语还有 负荆请罪 。?
三、读下面的句子,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光的速度比流星体快很多。
四、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 岁月不待人 。?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
3.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 , 只争朝夕 。?
五、口语交际。
小朋友,你喜欢阅读吗?在阅读时是怎样提高效率的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略 
【亲子阅读】
名著推荐:《爱的教育》
推荐理由:本书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被各国公认为最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书中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共8张PPT)
语文园地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这个客栈(zhàn jiàn)虽然地处偏僻(pì bì),但生意却很好。
2.你今天必须得去缴(jiǎo jiāo)费了,不能再耽(dān chén)搁了。




二、读句子,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B )
A.使文章的叙述更加生动有趣
B.衬托出“我”的懂事,父亲的贫困
C.写出了“我”在贫困生活中的痛苦
三、读一读,填一填。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是一段 细节 描写,体现了母亲工作的 辛苦 和挣钱的 不易 。?
四、读句子,写一写自己的“第一次”。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略 
五、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2.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
3.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
4.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 恒念物力维艰 。?
六、口语交际。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世上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真挚的,只是表达方法不一样。有的严厉,有的民主,有的溺爱……你的父母呢?你喜欢父母这样的爱吗?简单地说说吧。
 略 
【亲子阅读】
推荐书目:《女儿的故事》
推荐理由:《女儿的故事》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作品之一。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梅思繁作为一个学生一路走过来的成长,以及父母、同伴一路相随的欣喜、艰辛和无奈。本书由上篇《女儿的故事》和下篇《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合成。作者文笔特别,第一页即始的新奇,全书完整的幽默,直至故事终了,留给你的是“流连忘返”和很长很长时间里的记忆。(共8张PPT)
语文园地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为了把自己的果园经营好,他学习种植知识,积累(léi lěi lèi)经验,每天辛苦地工作,虽然劳累(léi lěi lèi),但看到果实累累(léi lěi lèi),开心极了。



二、选词填空。
降临   来临
1.夜幕( 降临 ),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2.
每当佳节( 来临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三、品味语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这段话是写榕树的 生命旺盛 ,抓住榕树叶子的颜色绿的特点写,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 蓬勃生机 。
2.前两句从叶子的 数量 和 颜色 ,写出了榕树那茂盛的样子,这是 静 态描写。?
四、古诗阅读。
渔歌子
西塞山①前白鹭②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水鸟。
③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④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张志和 。?
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西塞山前”点明了地点
B.“斜风”指的是微风
C.“桃花流水”指的是漂着桃花瓣的水流
3.解释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
略 
五、口语交际。
元旦快到了,请你为班级的联欢晚会写几句动人的宣传语吧。
 略 
【亲子阅读】
推荐书目:《寄小读者》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冰心用通讯的形式,采取和小朋友谈天的亲切口气,赞美自然、祖国、母爱,文笔清丽、优雅,童心稚趣跃然纸上,冰心的“爱的哲学”,在《寄小读者》中得到充分表现,影响了一代代少年儿童。(共8张PPT)
语文园地
一、照样子,说一说你还能把书比作什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略 
二、给下列句子排序,然后认真地读一读。
( 1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4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2 )好像是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5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3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三、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 朱熹 。?
2.解释下面的词在诗中的意思。
为: 因为 ?
向来: 原来;以前 ?
3.诗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 设问 句,画“   ”的句子是一个 比喻 句。?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指的是( B )
A.河渠  
B.方塘  
C.通道
四、口语交际
我们在阅读或者看影视作品时,常常会被里面的个性鲜明、充满魅力的人物所感动。在这些你遇到的人物形象里面你最喜欢或者欣赏的是哪一个,简单地说一说吧。
 略 
【亲子阅读】
推荐书目:《论语》
推荐理由:《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20章、492篇,首创
“语录体”。是中国现代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共7张PPT)
语文园地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你挨(āi ái)我这么近,小心挨(āi ái)打哦。
2.转(zhuǎn zhuàn)过身,你就可以看到转(zhuǎn zhuàn)动着的水车。
二、把下列成语和意思相近的俗语连一连。
气急败坏     
一个巴掌拍不响
畏首畏尾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孤掌难鸣
前怕狼后怕虎
直言不讳
鼻子都气歪了
饮水思源
打开天窗说亮话




三、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
好歹:A.好坏。B.指危险。
1.这个人真不知好歹。( A )
2.万一他有个好歹,这可怎么办?( B )
温和:A.天气不冷不热。
B.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3.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 B )
4.春风很温和。( A )
四、古诗阅读。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林杰 。?
2.这是一首描写民间 七夕 乞巧盛况的诗。?
3.下列古诗描写七夕节的是( A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口语交际。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它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很受人们的喜爱。小朋友,你喜欢民间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民间故事呢?挑一个你最喜欢的说说吧。

【亲子阅读】
推荐书目:《中国民间故事》
推荐理由:《中国民间故事》的作者是李建树和孙侃。书中收录了各族经典的民间故事。故事蕴含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等崇高的思想与美德,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对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对传承民族文化、启迪智慧、拓宽文化视野有着积极有益的作用。(共8张PPT)
语文园地
一、结合语境,为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
A.平常,普通    B.经常,平时
1.寻常你都很早回家的,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 B )
2.那些鸟让人觉得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A )
A.生存的机会    B.生命的活力
3.一场春雨后,漫山遍野生机勃勃。( B )
4.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放弃。( A )
二、用下面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开辟:①打开通路。②开创,创立。
① 新年伊始,航空公司开辟了多条旅游新航线。 
② 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伟大的新纪元。 
2.见识:①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②见闻,知识。
① 这次旅行,使我亲身见识了大海的博大。 ?
② 广泛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这句话通过 桂花树 与 梅树 对比,说明
 桂花树不如梅树姿态优美 。?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话通过 农家小院前的瓜和藤叶 与
 石狮子或大旗杆 对比,突出由瓜和藤叶构成的装饰 别有风趣又可爱 。?
四、读古诗,完成练习。

[唐]虞世南
垂纟委①饮清露②,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①垂纟委(ruí):古人结在领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1.用“√”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露(lù lòu)      藉(jiè jí)


2.这是一首( B )
A.写景诗
B.托物寓意
C.送别诗
3.这首诗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

、蝉声 远传 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 自 ”“ 非 ”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4.你能再写出两句关于动物的诗吗?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亲子阅读】
名著推荐:《斑羚飞渡》
推荐理由:作者是著名作家沈石溪。本书讲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斑羚救另外一半斑羚的方法摆脱困境,让种族免遭灭亡的威胁。这本书赞扬了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批评了狩猎队对珍稀动物的贪欲,启发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