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化学[人教版](课件+素能检测):选修5第2章 烃和卤代烃 章末考能集训(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化学[人教版](课件+素能检测):选修5第2章 烃和卤代烃 章末考能集训(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9-29 22:03:04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烃分子含氢原子数恒为偶数,其相对分子质量恒为偶数
原因:由烃的通式CnH2n+2、CnH2n、CnH2n-2、CnH2n-6知氢原子数均为2的整数倍,所以在烃中氢原子数恒为偶数,相对分子质量也恒为偶数。
3.各类烃含碳(或氢)质量分数
(1)烷烃:CnH2n+2(n≥1),w(C)=[12n/(14n+2)]×100%,随着n的增大,烷烃w(C)逐渐增大,但永远小于85.7%。甲烷是所有烃中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也是所有烃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
(2)烯烃(或环烷烃):CnH2n(n≥2,如是环烷烃则n≥3),w(C)=(12n/14n)×100%=85.7%。即烯烃(或环烷烃)的w(C)是固定不变的。
(3)炔烃:CnH2n-2(n≥2),w(C)=[12n/(14n-2)]×100%,随着n的增大,炔烃w(C)逐渐减小,但总是高于85.7%。乙炔是炔烃中含碳量最高的,达到了92.3%。
(4)苯及其同系物:CnH2n-6(n≥6),w(C)=[12n/(14n-6)]×100%,随着n的增大,苯及其同系物的w(C)逐渐减小,但总是比烯烃的含碳量高,高于85.7%。苯是苯及其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的,达到了92.3%。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其耗氧量大小取决于该烃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此规律可证明如下:设烃的质量为m,含氢的质量分数为w(H),由C~O2~CO2,4H~O2~2H2O,可得:n(O2)=m[1-w(H)]/12+mw(H)/4=m/12+mw(H)/6。显然,在m为定值时,w(H)越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就越多。
(3)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以及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为定值。
a m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常温常压下),体积共缩小2a mL,则这三种烃可能是(  )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4、C3H4、C3H6
如果分别写出各选项中烃分子对应的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会发现只要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为4,a mL该烃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常压就一定缩小2a mL体积,实际上就是常温下水为液态,是水蒸气占有的体积,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 A
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  )
A.C2H6 B.C4H6
C.C5H10 D.C7H8
答案: D
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分子中原子共平面的判断,是经常会出现在高考的有机推断题中的。近年来有向有机物的分子模型考点命题的走向趋势。
⑤1,3 丁二烯:
(四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分子中各个键角都接近120°)
(2)分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
(3)若两个苯环共边,则两个苯环一定共面。例如:下列各结构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4)若甲基与一个平面型结构相连,则甲基上的氢原子最多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共面。若一个碳原子以四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直接相连,则这四个原子为四面体结构,不可能共面。
由于单键可以旋转,所以①乙烯平面与苯平面可以共面,②乙炔直线在乙烯平面上。
答案: 13
解析: 该分子含有氯原子,所以不属于烃类;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4H9Cl5;由于分子内有两个苯环,所以可以与6 mol H2加成;两个苯环上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所以最多有23个原子共面。
答案: BD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C.通式为CnH2n+2的一定是烷烃,通式为CnH2n的一定是烯烃
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解析: 烯烃中也含饱和键,如CH3—CH===CH2,A错;烯烃除发生加成反应外还易被氧化,符合通式CnH2n的不一定是烯烃,如环丙烷。
答案: D
2.石油气中主要为含有原子数目较多的烷烃,某石油气充分燃烧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1.2倍,则石油气中一定含有(  )
A.甲烷 B.丁烷
C.戊烷 D.乙烷
解析: 由题意知,石油气中平均碳原子数为1.2。四种物质中,只有甲烷含有的碳原子数小于1.2,故一定有甲烷。
答案: A
3.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苯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有机物的分子空间结构。①丙烯中有甲基,分子中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②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③苯分子是平面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④甲苯分子中有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共面。
答案: B
4.下列对于加成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成反应的结果是使有机化合物中不再含有不饱和键
B.经过加成反应后,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发生了变化
C.任何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够作为所有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
解析: 炔烃加成反应后可以含有不饱和键,选项A错;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对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所选择,选项D错;羧基中的碳氧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选项C错。
答案: B
5.下列化合物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是(  )
A.氯乙烯和乙烯 B.2 氯丙烯
C.2 氯 1 丁烯 D.2 氯 2 丁烯
解析: 加聚反应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加成反应,先把双键打开,再相互连接起来,所以,只要找到新形成的化学键,就很容易得到对应的单体。
答案: A
6.烷烃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解析: 在上面烷烃结构基础上去掉2个H而形成碳碳双键即为烯烃的结构,依据对称性共有5种。
答案: B
7.从柑橘中可提炼得到一种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16 B.常温下呈液态,难溶于水
C.其一氯代物有10种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C
8.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 根据其分子式可以写出其同分异构体分别为
①CH3—CH===CH—CH2CH3
②CH2===CH—CH2CH2CH3
答案: B
9.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解析: 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卤素原子邻位碳上有H原子且能形成不饱和键,故①③⑥不反应,选A。
答案: A
10.由2 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 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解析: 要制取1,2 丙二醇,应先使2 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制得丙烯:
再由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 二溴丙烷:
最后由1,2 二溴丙烷水解得到产物1,2 丙二醇:
答案: B
11.在25 ℃时,某气态烷烃与氧气混合后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起始温度,此时容器内的压强减至原压强的一半,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容器内几乎变为真空,则该气态烃为(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2 甲基丙烷
解析: 经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容器内几乎为真空,说明烷烃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容器内压强减至原压强的一半,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的1/2,把四个选项代入可知,C符合题意。
答案: C
12.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解析: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乙炔、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烷、苯、溴乙烷、聚丙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答案: C
13.苯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1)式,根据系统命名法,(2)式可称为2 硝基萘,则化合物(3)的名称应是(  )
A.2,6 二甲基萘 B.1,4 二甲基萘
C.4,7 二甲基萘 D.1,6 二甲基萘
解析: 根据萘环的结构,1、4、5、8位的四个碳原子是等同的,在系统命名法中确定哪个碳为1号碳,这要看编号时能否使取代基所连接的碳的位置编号最小,同时还要注意(1)式中萘环上碳原子的编号顺序。根据(1)式,编号应先将同一个苯环碳编完后,再沿这个方向编另一个苯环上的序号,且共用碳不编号。故对结构为(3)式的萘环编号除了遵循(1)式的编号原则,还要遵循(2)的原则,使取代基碳位编号最小。(3)式编号为,名称为1,6 二甲基萘。
答案: D
14.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CH2==CH2 B.CH2==CH—CH==CH2
C.CH2==CH—CN D.CH2==C(CH3)—CH==CH2
解析: A是乙烯,所有的原子都共面;B、C可以看作是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分别被—CH==CH2和—CN所取代,所以B、C中两种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由乙烯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所决定的那个平面);D中化学式可以看作甲烷(正四面体)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所取代,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面。
答案: D
15.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中键能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烷烃中碳原子数跟键数的关系通式为CnH3n+1,烯烃(视双键为两条单键)、环烷烃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通式为CnH3n,则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跟键数关系通式为(  )
A.CnH3n-1 B.CnH3n-2
C.CnH3n-3 D.CnH3n-4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推知,烃分子中每减少两个氢原子,其键数减少1。
答案: C
16.修正液(俗称涂改液)白色纯正、反射率高且使用方便。由于修正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液剂三氯乙烯等,所以应该尽量不要使用。以乙炔为原料,可以经过两步反应制得修正液中所含的该有毒成分,这两步反应的类型依次是(  )
A.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解析: 由乙炔制备三氯乙烯应经过如下转化CHCH+2Cl2CHCl2—CHCl2(加成反应);CHCl2—CHCl2CCl2===CHCl+HCl(消去反应)。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0分)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的烃有_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球棍模型可知A为CH4,B为C2H6,C为
答案: (1)D (2)4 (3)G
(4)CaC2+2H2O―→Ca(OH)2+C2H2↑
18.(14分)某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不是”);A分子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________(填“是”或“否”)。
(3)已知A、B、C有如下转化关系:
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解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84,且含有碳碳双键可设其分子式为CnH2n,则有14n=84,n=6,即其分子式为C6H12,再根据其分子中只含一种类型的氢,则可推出其结构简式为。
(2)根据乙烯的结构可类推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
19.(12分)某学生查阅资料得知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与制取方法如下表: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密度
溴乙烷 无色 液体 难溶于水 38.4 ℃ 119 ℃ 1.46 g/cm3
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HBrC2H5Br+H2O
联想到所学溴苯的制取,他设计了制取溴苯和溴乙烷的装置Ⅰ,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气密性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至恰好于进气导管口。
③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④点燃B装置中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 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长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的U形管内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溴乙烷时所用的最主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解析: A中生成的HBr进入B,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溴乙烷,溴乙烷不溶于水,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2)一是导气,排出HBr气体;二是冷凝回流
(3)一是溶解HBr;二是液封(防止产物及HBr逸出)
(4)水底有无色油状液体 分液漏斗
20.(16分)(思维拓展题)已知:CH3—CHCH2+HBr―→ (主要产物),1 mol某烃A充分燃烧后可以得到8 mol CO2和4 mol H2O。该烃A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如下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A的化学式:______,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①是________反应,⑦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写出C、D、E、H物质的结构简式: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H________。
(4)写出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mol烃A充分燃烧后可以得到8 mol CO2和4 mol H2O,则该烃的化学式为C8H8。由于A能发生加聚反应,能与Br2的CCl4溶液和HBr反应,说明A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键,由A―→B―→E―→C8H6Br4,可得出A的结构简式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