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文档属性

名称 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29 22:26:10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一课时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教 材 分 析: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消化、运动、循环系统及排泄存在紧密的联系,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呼吸涉及能量与物质的转换,有助于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理解。
学习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学习人体气体交换的基础。明确了呼吸运动的过程,才能理解肺通气的原理,才能全面掌握呼吸的全过程。胸围差是衡量人体呼吸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测量胸围差,可以加深学生对胸围差概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引起呼吸运动的呼吸肌的分布和功能缺乏知识基础,而且呼吸运动的过程又较为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认知探索要点及教学目标层次:
A、呼吸运动的过程。 ( 掌握)
B、测量胸围差。(学会)
能力、技能培养目标:
A、通过过程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逆向思维和类比推理能力。
B、通过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
A、 培养学生形成“生物是一个统一整体”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辨证思想。 B、通过与别人合作,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C、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重点: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
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 。
教 学 重点、难 点
呼吸运动是本节基础知识的重点。其过程需
要学生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动画之后,经过推理、
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的重点。
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难点分析
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而学生还没有学习
压强的概念就很难理解空气是“压入”肺内而
不是“吸入”肺内。
四、课型及课时安排:
课 型:实验探究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方法:
导思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自学导思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
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
结协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运动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不够形象,很难形成
知识的迁移。而媒体动画是立体的,直观的、动静结合的,结合
教师的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使学生将感性的认识
引导到了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指导观察模型、图片和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
“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以后的学习。 4、学会用系统表、表格、图解表来总结,便于记忆。
设计理念:
以“气体是怎样进入人体的”为题让学生感受到呼
吸的存在,引起学生的直觉分析,提出各种猜测和假
设,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通过胸围差的
测量和计算进入科学地认识。逐渐养成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科
学的探究态度。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人的胸腔
生命探秘(一) 呼吸道和肺
观察呼吸道和肺,外界气体在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人的肺。认识肺的位置和组成。
目的: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一般呼吸频率为一分钟16次。
有关资料
二、提出疑问:
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呢?
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
时胸廓的如何变化。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
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
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学生体验:
仅凭感觉能不能称其为科学事实?
同时发生的雷鸣和闪电,由于声和光传播速度不同,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鸣。
在铁路两旁极目远望,两条平行的钢轨似乎要交汇在一起。
学生分组合作试验----测量胸围差
这样的感觉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可以借助
一定的工具来测量一下,这样比我们感觉
准确的多。
注意事项:
1受测者采取什么姿势?
2两位测量者怎样配合?
3什么时候测量为宜?
4测几次为宜,取什么值?
示范演示、处理数据
你的胸位差明显吗?
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位差有差别吗?
如有差别找出原因?
进行情感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
胸位差是如何引起的?
结论:
吸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
呼气时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减小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
除胸廓前后、左右的变化外,还能有什么变化影响
胸廓的容积?
观察----胸廓肌肉变化图片
(重点观察膈肌的变化)
提出疑问:
生命探秘(二)呼吸
1、做一次深呼吸体会一下,哪一个动作比较费劲?说明此时肌肉状态怎样?
2、肋间肌收缩时,肋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发生怎样的变化?胸廓的容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 膈肌收缩时,膈顶部、胸廓的上下径又会怎样呢?胸廓的容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
得出结论:
讨论呼吸肌与胸廓的关系
生命探秘(三)
吸气时
呼吸肌
收缩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
呼气时
呼吸肌
舒张
肋间肌舒张
膈肌舒张
胸廓前后左右径减小
胸廓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减小
胸廓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后胸廓扩大?
演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
现象:
1、游泳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
感到呼吸有些吃力。这是为什么?
2、古代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
苗条的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这是为什么?
提出疑问:
为什么胸廓扩大可以导致吸气呢?
引导思考:
当我们拉下皮膜时,球才胀大,这说明了
什么问题?
结论:
胸廓的扩大导致气体进入肺。
提问:
展开讨论
提示:
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容器的容
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减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增大。
展示直观教具演示
观看呼吸的过程-演示如下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
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便
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
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
就被排出。
结论:
本节课你肯定有收获。
你能给
大家总结一下吗?
引起
呼吸肌
的收缩和舒张
呼吸运动
实现了
肺的通气
呼吸肌
收缩
收缩
使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肋间肌
膈肌
收缩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容积
肺(被动)
肺内气压
气体
舒张
舒张
使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前后左右径减小
舒张
胸廓上下径减小
扩张变大
增大
缩小
回缩变小
减小
增大
进入肺
排出肺
完成吸气
完成呼气
吸气收缩大大小
呼气舒张小小大
记忆口诀:
课堂练习:
你可以画出平静状态时一次呼吸
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图吗?
呼吸过程
肺内气压
1个大气压
O
A
B
吸气
呼气
a
b
c
一填空题
1、呼吸运动主要是由-------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2、胸围差是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参加的人的胸围差-----。
二、判断题
1、 人在剧烈运动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表现为:频率变快,深度加大。
2、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状态的表现是:胸部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三、分析说明:
你能解释胸部被子弹击穿后为什么要立即堵住伤口吗?
课外探究:
在运动中,深而慢的呼吸和浅而快的呼吸,哪种更为有效?
请登陆下列网址:
进一步探究:
http://king.
http://www.gmjy.com
http://mail.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肺
二、测量胸围差








向上向外
















呼吸运动
外界空气

胸廓容积
胸廓上下径





胸廓前后径






排出体外












三、呼吸
问题导入,明确目标( 5)
合作探究,深入学习(25)
回顾练习,达成目标(10)
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5)
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