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2011·湘潭)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呈球形 C.呈绿色 D.体积微小
2.(2010·十堰)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2. (2011·怀化)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3. (2011·菏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C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4. (2011·聊城)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5. (2011·巢湖)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 )
A. 草→鼠→蛇→鹰 B. 草→鹰→蛇→鼠 C. 鹰→草→蛇→鼠 D. 草←鼠←蛇←鹰
6. (2010·成都)生态系统是指下列哪两种成分彼此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D.生产者和环境
7. (2011·衢州)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屑于生产者 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8. (2010·烟台)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9. (2011·汕头)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 该生态系统共有几条食物链?( )
A. 4 B. 5 C. 6 D. 7
10. (2010·广东)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会引起 (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1. (2010·广东)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 ( )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12. (2011·湘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3. (2010·深圳)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B.竹节虫形似竹节
C.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D.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14. (2010·恩施)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15. (2010·呼和浩特)在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光、温度、湿度等 B.鼠妇数量、光、温度等
C.温度、湿度、鼠妇的数量等 D.空气、湿度、光等
16. (2011·烟台).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17. (2010·呼和浩特)下列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实例,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B.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
C.炎热缺水的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
D.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mm
18. (2011·潍坊)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 )
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 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
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 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19. (2010·长沙)近来,我省某河中出现了大量死鱼现象,当地村民怀疑与上游工厂排放的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有关。据此推测,该河“藻类→水蚤→小鱼→大鱼”这一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A.藻类 B.水蚤 C.小鱼 D.大鱼
20. (2010·南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4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二、填空简答题
21.(2011·济源)根据以下材料填空:
材料1: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
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
材料4:水稻生产1克干物质,需消耗400—700克水。
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知道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有 、 、 。
22.(2011·兰州)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 。
(2)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属于 。(3)图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
(4)若人们大量捕捉鸟类和青蛙,则该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变化是蜘蛛和食草昆虫的数量增加,这可能导致 被破坏。
23.(2011·湘潭)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右表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的幼虫
小球藻 ——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中。请回答问题: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
制造的。
(4)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5)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24.(2010·益阳)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 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