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作
多彩的活动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编写和修改提纲,学会围绕具体的“感受”合理取舍素材。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写和修改提纲,学会围绕具体的“感受”合理取舍素材。
难点:尝试使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习作例文、作业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拓展思路,认识“多彩”,确定合理的习作内容。
2.编写和修改提纲,学会围绕具体的“感受”合理取舍素材。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拓展思维,激活“感受”
1.阅读课文,插图中是什么活动?细细观察、回忆,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作业单:
活动,拔河比赛,戏剧演出,敬老院献爱心感受,激烈、刺激,服饰美丽,表演精彩,温暖、感人 2.回忆校园生活,给学生三分钟时间,每个人在作业单上写下自己经历过的活动名称,看谁写得多。
预设:①比一比谁写得多,表扬优胜者。②交流自己回忆的学校或班级活动名称,其他同学可以在作业单上选择性地摘录自己有印象的活动。③将同学们一起回忆起的活动进行分类:文体活动、节庆活动、读写活动、德育活动、实践活动等。
3.选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三次活动,按照印象深刻的程度依次填在作业单的表格里,再用明确的词语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1)老师出示例子,让学生理解“感受”的丰富性。活动,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大扫除,……感受,伤心,激动人心,团结力量大,…… 预设:老师适当展开活动的内容,说明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明白“感受”可以是喜怒哀乐的心情,也可以是受到的启发、教训。
(2)学生填表。
活动感受 (3)组织交流。
预设:第一,活动名称要简洁明确;第二,“感受”要具体明白;第三,“感受”可以是情感体验,也可以是教训或者启示。
4.选定一次印象深刻,“感受”明确的活动,把活动的名称和“感受”写在作业单上,并打上“☆”。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板块二 学习裁剪,编列提纲
1.本单元的课文《开国大典》,记述了开国大典的活动过程。庆典活动从早晨六点到晚上九点半。一整天的活动,时间长,活动丰富,作者有没有全部记下来?他是怎么选择内容的?
预设:按时间顺序来写。②抓主要场面,会场、典礼、阅兵、游行。③典礼活动内容最丰富,作者选择毛主席具有历史意义的表现为“点”,结合群众的反应来写几个重要的场面。
2.我们学校组织的活动虽然没有开国大典那样盛大,但是也要学会取舍和裁剪。下面来看几位同学的写作提纲,我们一起来帮他们“会诊”一下。
病例一:《欢乐谷之旅》
①怨爸爸不早叫醒他;②讨论谁早到谁晚到;③收到同学给的零食;④人来齐后排队上车;⑤等出发无聊玩相机;⑥路上睡觉却被人烦;⑦门口遇大雨买雨衣。
预设:题目是“欢乐谷之旅”,文章却在“欢乐谷门口”就结束了。
病例二:《愉快的欢乐谷》
①焦急等待入园;②看到欢乐谷吉祥物;③一支支队伍排长龙;④玩“摇摆伞”;⑤园内外物价比较;⑥新买的笔丢了;⑦看3D、4D电影。
预设:和上一篇相比,这篇文章第1自然段就到“欢乐谷”了,但所选场面比较杂乱,没有统一的中心。“一支支队伍排长龙”“园内外物价比较”“新买的笔丢了”和题目中的“愉快”不相匹配,应该删去。
病例三:《惊险之旅》
①玩“神奇草帽”;②中午草地野餐;③玩“异度空间”;④玩“旋转木马”;⑤玩“激流勇进”;⑥玩“谷木游龙”;⑦看4D电影。
预设:“中午草地野餐”不属于游玩项目,应删去;不是所有的游玩项目都要写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惊险”一词,应去掉“神奇草帽”“旋转木马”;刺激惊险的项目,写一两个就可以了。
3.就刚才选定的那个活动,想想可以围绕具体的“感受”选择哪些场面。列出一个提纲。
课时目标
1.尝试使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写作。
2.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点面结合,把场面写生动
写活动少不了要写到场面,场面怎么写?如何做到“点面结合”?
1.“点”的聚焦。
(1)先看课文中的例子。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
复习这段话运用的写作方法:点面结合。
我们写学校的活动场面,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应有个别同学的特写镜头。
(2)练一练:拔河场面,可以给哪些人物来个“个人特写”?
预设:
●排在第一,身材魁梧的同学;
●把绳子缠腰上,排最后的同学;
●手磨破皮,依旧不松手的同学;
●面部表情最有特点的同学;
●战略技术最好的同学;
●摔倒了迅速爬起来的同学;
●啦啦队中最卖力的同学;
●流下眼泪,情绪激动的同学;
●出谋划策、排兵布阵的班长;
●为我们加油,喊哑了嗓子的班主任;
……
是不是以上都要写?(选择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三个人来写即可)
(3)想一想,说一说,你写的活动应该给哪些人物来个“个人特写”?记住不要超过三个,且必须是和你要表达的“感受”关系密切的。
2.“面”的确定。
(1)“点”确定了,那么“面”要写哪些内容呢?还是先来向课文学习:
出示《狼牙山五壮士》中写“诱敌上山”的自然段。
具体写班长马宝玉这个“点”前后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作为“面”的描写与“点”有什么关系?(中心是一致的,都在表现战士们的勇猛,即使写敌人也是在侧面衬托战士们的勇猛)
预设:
感受,五位壮士勇猛不怕死“面”,一边射击一边诱敌上山,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点”,马宝玉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举起石头命令大家用石头砸敌人“面”,石头像雹子一样;敌人叽里呱啦滚下山去(2)就自己刚才确定的“特写人物”来确定“面”的内容,继续完成二级提纲,填写学习单。
学习单:
感受,“面”
“点”
“面”
3.捕捉看不见的画面。
(1)出示片段:
我竖起双耳,仔细聆听老师的动静。嗯,脚步声很远,老师好像去了第四组。第四组?“捣蛋大王”不就在第四组吗!老师啊,你一定要把握这次机会,治治这只泼猴。我不介意你“公报私仇”的。不好,老师冲我这儿走来了。“咚咚咚”,妈呀,老师走到我身边了,我吓得气都喘不上来。“咚咚咚”,老师走了。我偷偷睁开眼一看,桌子上没有粉笔,这才放下心来,谢天谢地呀!啊,老师怎么又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闭上眼睛,不然被老师发现可不得了。“啪啪”,完蛋了,老师把粉笔拍在我桌上了。老师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来“陷害”我啊。撅起屁股,绕教室爬一圈,我不干,我情愿抄10遍课文,取消一天的课间休息,苍天啊,谁来拯救我。
(2)这是活动过程中的一段什么描写?(心理描写)
(3)很多活动都会伴随着丰富的内心活动,抓住内心这一看不见的画面,也是写好这次作文的一大窍门。
(4)练一练:拔河比赛中,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5)你所写的活动过程中,可以描写哪些内心活动?写下要点。
板块二 完成习作,互相讲评
1.学生根据以上环节所列提纲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出示评价标准。
(1)活动过程不贪多,有选择,得两星。
(2)活动过程既关注整个场景,也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得三星。
(3)选择的“点”和“面”能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得两星。
(4)活动过程中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得两星。
(5)描写的语言生动,得三星。
3.展示学生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