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语文要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语文要素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4 21:2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
演讲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姿态大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一定的要求写好演讲稿。
难点: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姿态大方。
教学准备
1.配套课件。
2.《我是演说家》第五季冠军争夺战精彩片段的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看、收集资源,走近“演讲”
时间:单元教学伊始,教学《七律·长征》之前。
活动1:收集、阅读演讲稿,观看演讲视频。
活动2:小组推荐优秀作品,交流评价、总结经验。
活动3:结合所学内容,自己确定主题,尝试撰写演讲稿。
1.选择演讲内容。
时间:《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结束后。
(1)有了之前观看相关视频的经历,学生也在潜意识里不断酝酿。
此时提示选择话题范围:科学、读书、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也可以自定。着眼点要小,想法要新颖独特。
(2)取材。单元学习开始前酝酿,教师提供几个观察体悟点供学生参考:可以是你在生活中对某一件事的看法,比如说垃圾分类;可以是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思考,比如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可以是你在阅读中突然产生的一点感悟,比如说读《鲁滨孙漂流记》想到了坚强独立……
要想让观点鲜明、吸引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视角,切忌千篇一律。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任何一件事只要用心体会,都会有所启发。
(3)收集阅读相关的资料。
2.提炼观点。
(1)教师举例,引导启发。
(2)小组交流,相互启发。
为了演说这样一个观点,就可以用到之前收集的材料。有的是正面印证观点的,有的是反面印证观点。
(3)尝试撰写演讲稿。
板块二 结合阶段性的实践,酝酿演讲
时间:口语交际课
活动1:分享看过的和亲身经历过的演讲体会。
活动2:交流对演讲的认识。
要点:
(1)演讲又称讲演、演说,是指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阐述见解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
(2)演讲的特点:针对性、鼓动性。
(3)演讲的基本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佐证有力,感情充沛;语言丰富,仪表大方。
活动3:分享修订。
1.小组内轮流分享演讲内容,发现优点,总结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推荐范文启发修改。
附范文:
点评:(1)结构清晰,层层递进,首尾呼应。
(2)多角度选取事例,多角度思考。
活动4:全班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
(1)观点是否鲜明,是否贴近生活。
(2)是否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以《开国大典》为例)
(3)是否有感染力,引用了生动的故事。(以《灯光》为例)
(4)思考角度是否广泛:正反角度;超越时空限制。
(5)是否提取了“细节”要素。(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
板块三 组内选拔,演讲展评
活动1:修改演讲稿,抓要点,列提纲。
要点:提炼要点记忆,避免演讲时出现停顿、忘词现象。
活动2:尝试演讲,同伴评价。
1.要点提示:
演讲者:
(1)表达有条理。
(2)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3)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听众:
(1)听讲时注意体态,目视演讲者,表情专注。
(2)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
2.观看视频《我是演说家》第五季冠军争夺战精彩片段。
3.再次体会演讲时应注意的细节。
教师小结:
(1)避免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人一紧张就会做一些小动作,如把手插在口袋里、拨弄头发、身体来回晃动等。
(2)控制音量和语速。音量不可太高、太低,语速不要太快,要让人听清、听懂。
(3)眼神交流。偶尔环顾四周,不要只盯着一个地方,要让人觉得你是真的在和他人交流。
(4)如果不是正式演讲的话,记不住稿也不要紧,但不能照着稿子念。
(5)其实演讲和写作文一样,开篇点题,引起注意,结尾要和开头呼应。
活动3:课下继续演讲,录制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