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课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教材简析
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根茎叶也能繁殖吗”,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 用植物其他部分能不能繁殖、怎样繁殖的已有认知。第二个环节是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根、茎、叶繁殖的技术并尝试进行繁殖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不断探究、不断思索、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关于植物繁殖的更多信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但学生不知道用根、茎、叶也可以繁殖后代。需要收集大量实例,特别是学生熟悉的植物,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和实验,加深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
3.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
4.能依据实验获得的信息,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植物不用种子是怎样繁殖的。
5.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植物,享受研究成功的乐趣;能坚持管理与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6.认识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
难点:
1.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
2.能依据实验获得的信息,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植物不用种子是怎样繁殖的。
教学方式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月季、柳枝、没发芽和发芽的马铃薯和甘薯、落地生根等。
2.实验器材和工具:空花盆、土壤、小铲、剪刀、小刀、喷壶。
3.甘薯大田繁殖的图片或视频。
资源来源
自制课件、网络
教学案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出示竹林和竹笋情景)提出问题:竹子是常见的植物。竹林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由种子繁殖的吗?竹子主要靠什么繁殖?
2.讨论、交流。
3.聚焦本课问题:这节课我们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植物。
二、科学实践活动: : 根茎叶也能繁殖吗
1.交流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已有认识。
(1)提出问题: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哪些部分也能进行繁殖?怎样用它们繁殖?列举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
(2)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有关资料)。
(3)(出示马铃薯实物)提出问题:马铃薯是怎样繁殖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4)观察马铃薯实物,找出它的特征。
(5)交流观察的结果。
(6)归纳:马铃薯茎上有芽眼,马铃薯是块茎。
(7)(出示叶边缘长出小苗的落地生根实物)学生观察,交流落叶生根是用什么部分繁殖的。
(8)小结:一些植物不用种子,用根茎叶等器官也能繁殖后代。
2.用植物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
(1)用根进行繁殖。(出示甘薯实物)提出问题:甘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甘薯是怎样繁殖的?
观看甘薯大田繁殖图片或视频。
开展活动:将甘薯的根埋在土里或泡在水里。要求课后视察它发生的变化。
(2)用茎进行繁殖。
提出问题:观察月季的茎有什么特征?能不能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怎样繁殖?
学生讨论交流。
提供材料和工具,明确科学实践要求。
实践:学生选择一种植物的茎,插到疏松潮湿的主壤中。
小组间互相介绍用茎扦插繁殖的技术,对比交流扦插过程的操作是否规范。
学生按规范要求重新扦插,进行展示与评价。
谈话:杆插植物的茎后,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
讨论交流。
小结:需要管理(摆放位置、防暴晒、防干燥、防冻、防虫等):观察、记录。
介绍用茎繁殖植物的其他方法。
(3) 用叶进行繁殖。
(出示落地生根图片)提出问题:落地生根可以用什么繁殖后代?怎样繁殖?
提供实践材料,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叶插活动。
(4)归纳总结:对有的植物,用适当的技术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
三、拓展与应用
1.列举可以用植物体的不同部分以及其他方法繁殖后代的例子。
2.(出示组织培养资料)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资料。
3.小结:人类创造出许多种植物繁殖技术,进行植物繁殖。
4.布置任务:搜集不用种子繁殖植物的新技术的更多资料。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