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11:3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8 课 固体也热胀冷缩吗
教材简析
在本课,将围绕“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这一科学实践活动,探究铜、铁、铝等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讨论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与观察,阐明自己对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做铜球通过铁环的实验。第三个环节是用简单电路装置,检测其他金属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归纳法概括: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课的拓展与应用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以及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一些实例, 从而从金属扩展到其他固体,认识固体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学情分析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热胀冷缩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以及利用了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一些实例, 从金属扩展到其他固体,认识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设计实验,研究铜球、铝棒以及其他金属受热遇冷的变化,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表现出兴趣。
4.能举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描述固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
1.能设计实验,研究铜球、铝棒以及其他金属受热遇冷的变化,并能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能举例说出生产和生活中,与固体热胀冷缩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实例。
教学方式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配套的金属环,酒精灯、火柴,每组1 份。
2.铁棒等金属棒,简单电路,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每组1 份。
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资源来源
网络、自制课件
教学案
第 1 课时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下列问题:
(1)铁道上的钢轨看起来十分平整,其实每两根钢轨之间都有缝隙。工人施工的时候为为什么不把它们连接紧密?
(2) 钢轨也会热胀冷缩吗?
2.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科学实践活动: : 固体受热遇冷有变化吗
1.提出下列问题:
●钢轨是固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2.研究铜球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教师演示并说明:这是一个刚好能通过这个金属环的铜球(证明铜球直径小于圆环)。
提出问题,引导实验:
●如果用这个铜球和金属环做实验,看铜球是否热胀冷缩,怎么做?
●实验中观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酒精灯把钢球加热二三分钟,观察这时铜球能不能通过金属环。
●再把钢球放人冷水中冷却,观察这时铜球还能不能通过金属环。
●实验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以免被烫伤!
(3) 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况下铜球能否通过金属环进行预测,再做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 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的预测是什么?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小结:实验证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 2 课时
3. 研究其他金属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其他金属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2) 教师演示简单电路装置:电路中有一根铝棒,这根铝棒略微短了一点点儿,不能使电路接通。
提出问题,引导实验:
a.如果将铝棒加热,电路中的小灯泡会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b.如果再用冷水将热铝棒冷却,小灯泡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铝棒有什么变化?
c.除了铝棒,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金属?
(3)引导学生对上面的情况进行预测,再分组实验,将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4)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观家?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归纳结论:实验证明,铜、铝、铁等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回顾课页呈现的现象,解释铁路上的钢轨之间为什么要预留缝隙。
5.交流讨论:除了金属,其他固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拓展与应用
1.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现象或实例。
四、总结归纳,谈收获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