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21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21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5 18:27:51

内容文字预览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后作业
知识点1
五四风雷
1.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指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保路运动
D.一二·九运动
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德国强租胶州湾
B.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
D.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投降卖国
4.最能完整地体现右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6.
l919年梁漱溟认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是
A.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D.用法律来维护北洋政府的威信
知识点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9.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10.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知识点3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1.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美国的《时代》周刊把蒋介石作为封面人物,上面有简单的介绍:“蒋介石将军……在孙陨落之后升起。”关于人物介绍,小标题只用了一个词---征服者。请判断蒋介石此时之所以能成为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
B.掀起第五次围剿,迫使红军长征
C.担任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领导抗日战争
D.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
1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教训正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党派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14.《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15.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6.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震惊了中国大地,也给当时的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但最后的结果仍是走向失败。某个学生对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属于主观原因的是
   
A.列强寻找新的代理人
      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D.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
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
(1)根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哪一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些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的一部分,线索多,知识点密集,内容多与课时紧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我决定从主题出发整合有关内容,也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以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为核心,包括:登上舞台——五四运动;诞生政党——中共一大;参与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本课的重点内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大革命运动讲解时侧重于事件的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等重大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中共与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历史地、辨证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4)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对比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作用,坚定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坚信中共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通过学习在国共合作促成的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为祖国民族独立进步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回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程,培养连续的、全面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是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斗不息、努力不止的结果,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培养为国家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策略: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2、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完成学案预习
教师:了解学习预习情况,准备好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十九大开幕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入新课,让其感受时代精神。
媒体设计:情景设置问题,看课本中的图片,让学生深入时代去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利用有代表性的图片直观的展示,并结合材料,用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学生很快的贴近本课主题。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新课推进
1、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五四运动爆发背景
教师活动: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材料。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资料给学生展示一些教材之外的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分析和探索兴趣,他们更准确的把握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运动经过
教师活动:设计表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自主完成。通过分解分析,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强调历史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媒体设计:展示两个表格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结合教材内容填第一个表格;回答相关问题:以什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填写表格,一方面学生熟悉教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利用分析总结地方法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学会从不同方面看问题。
(3)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简单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后,重点引导学生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等方面分析“新”字的含义,“开端”字应强调。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总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中共诞生——建立政党
(1)中共诞生背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分析,引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阅读教材,概括中共成立条件
【设计意图】
(2)中共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教师活动: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自主梳理
媒体设计:呈现知识点
学生活动:自主梳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中共诞生意义
教师活动:给出学生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中共成立的条件、时间、地点、中共召开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问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一个总结性问题的提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延伸现实,让学生从自身感情的深处认识到中共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参与革命
(1)国共合作
教师活动:教材【学思之窗】加上PPT给出的材料,提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
媒体设计:材料呈现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面貌,深入史料,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材料能力
(2)北伐战争
教师活动:展现地图,学生讲解战争大致过程
媒体设计:“北伐战争”图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历史思维能力
(3)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及教训
教师活动:大革命失败过程简单叙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失败原因,为下节内容作铺垫。
媒体设计:展示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得出认识
【设计意图】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认识到中共和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培养学生结论认识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激发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总结本课。
媒体设计: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迅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观看本课知识结构;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自己组织,积极总结本课。
【设计意图】学生的总结使他们更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既复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加深了理解。
七、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二、中共诞生——成立政党
1、诞生条件
2、诞生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3、诞生意义
三、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运动——参与革命
1、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原因
(2)标志
(3)意义
2、国民大革命运动
(1)高潮:北伐战争
(2)失败
(3)失败原因
八、作业设计
学案14
九、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历史课程与过去历史课程相比,重大变化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和规定时限的模块式教学,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重模块的整体设计和教材内容的整合,凸显教学的计划性和整体性。过去翻开教材就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历史课程改革。
针对本课内容的实际情况,决定对于历史事件的阐述重在分析历史背景,历史影响,而对于事件发生的过程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本课的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材料,结合教材叙述,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提出问题,针对各小组问题,老师删选后,再让学生合作思考,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即把问题探究式教学与合作探究教学相结合,突破难点。难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主要在于教师深情并茂讲述九十年来的中国巨变,尤其是带领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到中共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难点“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再加上教材描述比较简单,教师需补充讲解一些史实,引领学生认识到失败原因,从而得出教训,顺畅过度到下一课的南昌起义等内容。
PAGE(共21张PPT)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程标准
一、五四风雷(1919年)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一、五四风雷(1919年)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政治: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民族工业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五四运动奠定基础
探究一:
五四运动爆发的经过、结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方式
结果
5月4日——6月3日
6月3日——7月初
北京
上海
青年学生
无产阶级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被捕
释放,罢免,拒签
2.爆发与经过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方式
结果
5月4日——6月3日
6月3日——7月初
北京
上海
青年学生
无产阶级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被捕
释放,罢免,拒签
2.爆发与经过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太平天国运动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革命运动
②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历史意义
①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考二:
中国
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
——中共一大
时间:
地点: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嘉兴南湖
制定党纲(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
确定中心工作
内容
(一)标志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
3.成立的意义:
①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②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③新型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
①新的指导思想: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奋斗目标:
⑤新的革命纲领: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材料二:
教材P68页『学思之窗』
材料一: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20000多名工人举行总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为什么要与国
民党合作?
⑴必要性:
敌强我弱,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⑵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2.他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⑴原因:
必要性:
敌强我弱,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二七惨案的教训;中共三大决定)
可能性:①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②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3)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4)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⑸影响:
促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
②国民党改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思考四:
国共合作后(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有哪些重要活动?
2.北伐战争(1926~1927)
北洋军阀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
(2)讨伐对象:
(1)北伐目的:
2、北伐战争
1
北伐目的
2
讨伐对象
张作霖
国民政府
吴佩孚
孙传芳
2.国民大革命(1924~1927)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北洋军阀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北伐战争(1926~1927)
⑴背景:
⑵性质:
⑶主要革命对象:
⑷革命任务:
⑸革命高潮:
⑹结果:国民革命失败
标志:
(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材料一: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国共产党中央扩大会议,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员资格参加……武汉现在之武装纠察队,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
  
——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
——《中国共产党为将介石屠杀革命群众宣言》
探究五: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探究五: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客观:
主观:
教训: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①中共年幼缺乏经验;
②陈独秀在后期的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
③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阶级,新觉醒:五四风雷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华民族开始了新觉醒;
新政党,新面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新面貌;
新斗争,新高潮:国共合作和北伐
——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革命出现了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