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加法、减法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0”的加法,复习数的顺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讲文明,有礼貌.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0”的加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演示的实物.
【学具准备】:珠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将下面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①师板书:0 2 4 3 5 1
②指名说出从小到大排列是:0 1 2 3 4 5
③生齐读0 1 2 3 4 5
2、看图写数。
①师出示挂图。
②指名在挂图下面的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数字.(3 2 0)
③师点评后说:0和3和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④师领读: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⑤师:那么0的加法怎么做呢?你们想学习吗?(生答)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加法.
⑥师板书“0”的加法.
二、讲授新知
1、师用实物演示一.
①师:第一个塑料盒中有几块糖果?(生答,师板书:2)
②师:第二个塑料盒中放了几块糖果?应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答,师板书:0)
③师:两个塑料盒中一共有几块糖果?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生汇报.用加法计算,将两个数合起来)
④师板书加号.然后师演示将两个塑料盒口相对使学生形象的看到合起来还是两块糖果,师接着板书:2+0=2
2实物演示二.
①第一个盘中有3颗玉米,第二个盘中没有玉米,两盘一共有几颗玉米?
师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生汇报
师板书:3+0=3
②第一个盘中没有玉米,第二个盘中有3颗玉米,两盘一共有几颗玉米?
师问: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生汇报
师板书:0+3=3
③师:比较一下我们刚做的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生1:算式不一样.
生2:得数一样.
生3:算式中都有0.……
师小结:通过观察上面的题,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一个数加上0还是0加上一个数,还得这个数,“0”的加法好学吗?
师板书: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还得这个数.
师领生齐读,指名读.
3学生动手操作(分成若干个小组).
仔细听老师口令,摆放珠子.
①左边放5个珠子,右边不放珠子,两边一共有多少个珠子?
师指小组回答
师板书:5+0=5
②左边不放珠子,右边放5个珠子, 两边一共有多少个珠子?
师指小组回答
师板书:0+5=5
③生拿出准备好的空盒子.听师的问题:
问题一:如果两个盒子都不放东西,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
问题二:如果将两个数字加起来,应该怎么列算式?得数是几?
学生一边汇报师一边板书算式:0+0=0
问题三:0加0为什么等于0?
师引导生说;第一个盒子没有东西,(0表示) 第二个盒子没有东西,(0表示) 所以合起来还是没有东西,(0表示),也就是 0+0=0
齐读:0+0=0 指名读:0+0=0
三、巩固练习
1.师引导生用儿歌记忆“ 0”的加法.
儿歌一:
左手一个0(伸出左手)
右手一个0(伸出右手)
两手合起还是0(双手相对合掌)
儿歌二:
左手一个2(伸出两个手指)
右手一个0(伸出右手)
两手合起来是2(一只手伸出两个手指)
2、找朋友.
0+0 2+0
0+1 0
0+2 0+4
3+0 1+0
4+0 0+3
四、全课总结
1、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2、生汇报。
3师总结:今天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不但复习了旧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新知识,并且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还得这个数,0加0还等于0.好吗?
五、板书设计:
“0”的加法
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还得这个数
1 复习
①0 2 4 3 5 1 (小到大排列)
②
( ) ( ) ( )
2 “0”的加法
①2+0=2
②3+0=3 0+3=3
③5+0=5 0+5=5
④0+0=0
3、巩固练习.(找朋友).
0+0 2+0
0+1 0
0+2 0+4
3+0 1+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层次突出。教学时我旧知道导入,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活动,逐步理解“0”的加法。
2、重视操作。在教学的第二和第三个环节中,我都设计了动手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0”的加法有了更好的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指导,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