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肥东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4 14: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东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读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1-2小题。
1.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左图的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
A. 上海的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B. 亚欧大陆等温线凸向低纬
C. 蒙古高压的势力最为强盛 D. 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变低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图中山脉为
A. 南北走向 B.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C.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跨赣、闽省界
4.图示区域
A. 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 B. 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C. 地势西高东低 D. 植被自东向西从森林过渡为草原
某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某山地考察,绘制如下地形简图(图中等高线单位为米)3小组成员在①③两处同为距今36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在②处发现距今420万年的古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上图中所示区域地质地貌为
A. 背斜谷 B. 向斜谷 C. 背斜山 D. 向斜山
6.组员沿着甲支流进行考察,并测量了甲支流源头到与干流汇合点的高差,正确的测量结果可能是
A. 158 米 B. 274 米 C. 48 米 D. 104 米
承担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的张家口崇礼县境内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4.81%,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右图示意张家口位置。读图完成下列7-8小题。
7.空气质量好是崇礼承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崇礼空气质量好的原因是
A. 风力较小 B. 植被覆盖率高 C. 冬季多积雪 D. 高科技工业发达
8.崇礼冬季积雪量较大的原因是
①海拔高,气温低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③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④多山的地形,有利于形成降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回答下列9-11小题。
9.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在②的西北方向 B. ②在③的西南方向
C. 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D. ②在⑤的东南方向
10.图中“金砖五国”比例尺最大国是
A. 俄罗斯 B. 巴西 C. 南非 D. 中国
11.“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地昼长大于⑤地 B. ④地附近河流进入枯水期
C. 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质图。完成下列12-13小题。
12.图中河谷形成原因
A.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 断层下陷
C. 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D. 岩性不同导致差异侵蚀
13.调查发现该河谷南壁植被茂盛,主要原因是南壁
A. 坡度平缓 B. 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C. 土壤深厚 D. 地处背阴坡,蒸发较弱
下图为北半球大陆西部五个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4-15小题。
14.在我国境内,陆地自然带类型和⑤地相同的地区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华南
15.上图示五个地区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②③ C. ⑤④③②① D. ④⑤①②③
2017年1月6日,从广州码头(23?N,115?E)起航的中国科学考察船“海洋六号”在南极某海域(62?S,59?W)和中国另一艘科考船“雪龙号”胜利“会师”,并继续向西行驶进行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六号”航行速度约为31千米/时。下图为“会师”地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会师”地点位于起航码头的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北方
17.“会师”10小时后“海洋六号”可能到达的时区是
A. 西二区 B. 西三区 C. 西四区 D. 西五区
18.此日在“海洋六号”船上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船舶经过地出现极昼 B. 船舶一直是逆流航行
C. 船上旗帜偏向西北方 D. 覆盖针叶林的岛屿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向日葵在盛开前,叶子和花盘白天随大阳从东转向西。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缓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回答下面19-21小题。
19.在夏季向日葵花盘刚盛开时段,日本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角度比乌克兰
A. 小 B. 大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20.为繁衍,夏季时向日葵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原因可能是朝向东方
①可得到更多太阳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可减少正午阳光的直射,避免高温灼伤花粉
③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
④有助于减少昆虫采花蜜造成伤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向日葵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那么在我国华北地区播种向日葵最适宜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水位是指河流或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海平面的高程;河流水位时刻在变化,主要受流量增减、河道形态、河槽冲刷和淤积、潮汐、风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水位变化是流量变化的反映。下面图(a)为“北半球R河流上的一段弯曲河道的平面示意图”;图(b)为“R河同一河段在Ⅰ、Ⅱ、Ⅲ三个不同时期的纵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22-23小题。
22.下面关于(a)中不同地点水文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容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①、④、⑤、⑧、⑨、乙等六地
B. 河堤容易遭受流水侵蚀为②、③、⑥、⑦、⑩、甲等六地
C. 采沙场适合建在①、④、⑤、⑧、⑨等五地
D. 江心岛容易出现在靠近乙地的水域
23.图(b)中,与水位曲线Ⅰ相比,水位曲线Ⅲ的形态(起伏状况)几乎相反,在不考虑风力的情况下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流量衰减 B. 河床形态 C. 潮汐 D. 蓄水工程
下图为某时北冰洋附近海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24-25小题。
24.据图判断该地区正处在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5.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正处于午夜前后 B. ②地正处于极夜
C. ①地此时吹东南风 D. ②地此时吹西南风
下图中图I为某区域简图,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Ⅱ为图I中河流甲、乙两水文站测得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下列26-27小题。
26.图I中最冷月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7.该区域中
A. 河流由甲处流向乙处 B. 湖泊附近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 甲附近河段以湖泊水补给为主 D. 乙河段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
28.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①山地降水 ②高山冰雪融水 ③地下水 ④湖泊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9.影响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流域内
A. 气温 B. 地形 C. 土壤 D. 用水量
30.根据水循环原理,保护该地区现有的水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A. 修建水利工程,增加储水量
B. 营造防护林体系,减少蒸发量
C. 推广节水农业,减少用水量
D. 跨流域调水,增加来水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 。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乌鲁木齐因此被称为“雾鲁木齐”。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逆温现象,试分析原因。(6分)
(2)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称为世界的“旱极”。然而,“旱极”却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雾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滨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在山坡上竖立6张大网,当雾穿过这张大网时,雾里的潮湿水汽在细小的网眼凝结成水滴,积攒的水通过大网下方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一个蓄水桶里。每年这些捕雾网可以从雾气中获得2.4L水。尽管水量不多,但对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庄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和捕雾网图。
(1)简述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原因。(6分)
(2)请从逆温得角度分析智利西海岸雾形成过程。(6分)
(3)该地“捕雾取水”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下图(图甲)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a到I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两条线路进行了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乙示意I地气温和降水变化。
(1)据甲图分析g、f两地降水其他地方多的原因。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路线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3)分析I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2.B3.D4.A5.A 6.D7.B8.B9.B10.C
11.A12.C13.D14.A15.C 16.B17.C18.C19.A20.B
21.A22.C23.B24.A25.D 26.C27.A28.A29.D30.C
31.(1)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开口向北,北方来的冷空气容易在此积聚;夜间海拔较高的山坡降温更快;三面山脉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迫使海拔较低的谷底暖空气抬升,形成逆温。
(2)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多(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冬季多(积)雪,空气中水汽充足;冬季多晴天,夜间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冬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
32.(1)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十燥,蒸发旺盛;秘鲁寒流给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温减湿作用;沿海离岸风强劲,加剧干燥程度。
(2)智利西海岸大部分地段受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流下沉作用显著,空气干燥;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沿海空气与寒冷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逆温层,冷湿气流无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维持大雾笼罩的形态。
(3)一年当中有100多天没有雾,不能“捕雾取水”;气候于旱,捕雾获得的水容易被蒸发.水分损失大。
33.(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位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沿岸受几内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2)E线路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G路线沿途依次经过的景观是:热带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
(3)I地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季可减少水分散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在冬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