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4 15: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2.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文意,理解各章所表达的要旨。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 》,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道德修养及教育思想等。
2.借助工具书,通读选文,标注字音,解释生词。
3.熟读选文。
三、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
(二)基础知识:解释重要的词语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人而不仁,如礼何

3、朝闻道

4、君子喻于义

5、见贤思齐焉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虽覆一篑

9、知者不惑

10、克己复礼为仁;请事斯语矣

11、其恕乎

12、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二)文本探究
1.请概括各章内容的要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明确:各章内容要点:
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二、礼、乐以仁为基础
三、执着追求“道”
四、君子重义而轻利
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六、文质彬彬,方为君子
七、以“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
八、持之以恒
九、智、仁、勇是完美人格必备
十、克己复礼为仁
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2、名句填写巩固
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 。”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明确: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本文选取十二章,归纳一下共几个内容。


明确:①政治主张:仁和礼的关系:2、6、7、10、11
②道德修养:1、3、4、5、6、7、8、9
③教育原则:12
4、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的感受。我们在现代社会,应该怎样看待“仁”“礼”?


明确:
①“仁”的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总结: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蕴含孕育各种美德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②“仁”和“礼”的关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总结: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人的德性修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蕴含、孕育各种美德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