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件(18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件(18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5 16:04:12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1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一.课题: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教材:必修一
三.课时:第二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电解质概念及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主要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本节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通过课件及动画从微观上更进一步加深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通过练习由浅入深掌握离子反应的内容。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内容掌握较好,熟悉电解质的概念,但有部分同学对电离的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较模糊,在第二课时的讲解中要帮助学生梳理好并注意与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区分开来。另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一般,部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可能対离子反应的实质还理解不够透彻,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播放从微观的角度来模拟离子反应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以及总结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六.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动于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并并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讨论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于段,将离子反应的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
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2、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八.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历史故事引入新课
1.教师: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为什么能解毒呢?学好这节课,我们就能够揭晓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师引入:教师: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谁之间的反应?那么离子之间到底发生怎样的反应呢?
学生:很疑惑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为什么能解毒。学生回答:离子之间的反应
历史小故事和复习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2-1]1.向盛有2mL(2滴管)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2.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溶液的浓度相等)多媒体展示问题1:两个实验分别有什么样的现象?多媒体展示问题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两个实验电解质溶液混合前后阴阳离子的变化情况?动画播放: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前后的离子变化情况教师:溶液中变化的离子有哪些?教师:像这种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教师板书离子反应定义:像这种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教师: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l-
Na+并没有参加反应,而实际上只有Ba2+和SO42-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教师板书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教师:我们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以Na2SO4和BaCl2反应为例进行探究教师一步步引导哪些能拆,那些不能拆呢?牛刀小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教师: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之间都能发生离子反应,那么离子反应的发生有怎样的条件呢?1.向盛有2mL(2滴管)CuSO4
溶液的试管中加2mLNaOH溶液.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揭晓谜底: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为什么能解毒呢?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达标检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
=
Cu2++H2↑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
=
Mg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
Cu2++Ag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
=
H2O
+
CO2↑2.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

OH-
=
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
B.氢氧化铁和盐酸C.硝酸和氢氧化钠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3.下列3组物质中,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不起反应的理由。(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2)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3)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并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实验1:无明显现象实验2:有白色沉淀实验微观分析混合前的阴阳离子混合后的阴阳离子1Na+,SO42-K+Cl-Na+,SO42-K+Cl-2Ba2+Cl-
Na+SO42-Cl-
Na+学生:认真观看学生:SO42-和Ba2+结合生成了BaSO4Ba2++SO42-
=
BaSO4↓
学生思考学生:(1)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
物质、气体、水、单质、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能拆: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Ba2++2Cl-+2Na++SO42-=
BaSO4↓+2Na++2Cl-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SO42-
=
BaSO4↓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学案上书写学生讲解学生小组合作实验,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小组分享:实验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1产生蓝色沉淀Cu2+
+
2OH-
=
Cu(OH)2↓2先变红滴入盐酸后红色消失H+
+
OH-
=
H2O3产生气体CO32-+
2H+
=
H2O+CO2↑
学生回答: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学生回答:Cu2+
+
2OH-
=
Cu(OH)2↓
师生归纳总结:1.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思考,给出答案并指出其他选项的错误。学生思考,给出答案并指出其他选项的错误。借此题理解H+

OH-
=
H2O表示哪一类型的酸碱中和反应。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与水的反应。小组讨论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总结结论学以致用
以大家感兴趣的实验,引起大家的兴趣,清晰直观的了解离子反应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通过动画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创设情景,启发思考。
层层深入
及时巩固,强化理论概念的理解,课堂练习起到反馈的作用。小组实验直观清晰,通过实验学生自主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积极性通过达标训练,检验学习掌握程度小组讨论,多媒体投影仪展示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并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成发生的条件。因北,本人在设计本节教学时主要是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归纳、练习等方式自主获得知识,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而且本节实验简单易操作,既可以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性提高,课掌效率较高。从课后作业的质量来看看,学生对本内容掌不错,教学效果良好。但是部分同学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不是很熟悉,还需加强理解和练习。
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定义:像这种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1)概念(2)书写:写、拆、删、查(3)意义3.离子反应发生条件评测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
=
Cu2++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
=
Mg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
Cu2++Ag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
=
H2O
+
CO2↑
2.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

OH-
=
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
B.氢氧化铁和盐酸
C.硝酸和氢氧化钠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3.下列3组物质中,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不起反应的理由。
(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
(2)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
(3)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共18张PPT)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天气炎热误饮哑泉水(主要含Cu2+,能致哑、中毒)、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智者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含较多碱)
,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
“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2、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
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知识获得和
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实验内容
实验
现象
微观分析
混合前的阴阳离子
混合后的阴阳离子
1.向盛有2mL(2滴管)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
2.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BaCl2溶液。(溶液的浓度相等)
无明显现象
Cl-
Na+
Ba2+
Cl-
Na+
SO42-
生成白色沉淀
Na+
SO42-
K+
Cl-
Na+
SO42-
K+
Cl-
实验2-1
Na+
Na+
Na+
Na+
SO42-
SO42-
Na+
Na+
SO42-
Na+
SO42-
Ba2+
Ba2+
Ba2+
Cl-
Cl-
Cl-
Cl-
Cl-
Ba2+
Cl-
Cl-
Cl-
Cl-
Ba2+
Na+
Na+
Na+
Na+
Ba2+
Cl-
Cl-
Cl-
SO42-
SO42-
SO42-
SO42-
Ba2+
Ba2+
BaSO4
二.离子方程式
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
物质、气体、水、单质、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
BaCl2

Na2SO4
=
BaSO4↓+
2NaCl
Ba2++2Cl-+2Na++SO42-=
BaSO4↓+2Na++2Cl-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SO42-
=
BaSO4↓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强酸、强碱、大多数
可溶性盐
(1)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牛刀小试
(2)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CaCO3+2H+
==
Ca2++CO2↑+H2O
H+
+
OH-
==
H2O
H+
+
OH-
==
H2O
H+
+
OH-
==
H2O
2H+
+
Cu(OH)2
==
Cu2+
+2H2O
1.向盛有2mL(2滴管)CuSO4
溶液的试管中加2mLNaOH溶液.
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
现象
离子方程式
产生蓝色沉淀
先变红滴入盐酸后红色消失
产生
气体
实验2-3
Cu2+
+
2OH-
=
Cu(OH)2↓
H+
+
OH-
=
H2O
CO32-+
2H+
=
H2O+CO2↑
三.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主要含Cu2+,能致哑、中毒)、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含较多碱),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
“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
试一试
Cu2+
+
2OH-
=
Cu(OH)2↓
1.离子反应的概念。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小结:
达标检测
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
=
Cu2++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
=
Mg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
Cu2++Ag
D.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
=
H2O
+
CO2↑
2.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

OH-
=
H2O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
B.氢氧化铁和盐酸
C.硝酸和氢氧化钠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C
B
3.下列3组物质中,属于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不起反应的理由。
(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
(2)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
(3)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达标检测
CO32-+
Ca2+
=CaCO3

Fe2O3
+
6H+
=
2Fe3++3H2O
不能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1.写出粗盐的提纯过程中Mg2+,SO42,Ca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查阅资料,了解离子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