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一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left421005读图甲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单位:m)和图乙、图丙地形剖面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 )
A.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 B.B和D即图甲中的O点
C.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 D.站在C点看不到A点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 )
A.无岛 B.一个岛 C.两个岛 D.三个岛
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假设地球为正球体。据此完成3~4题。
327660095253.关于a、b之间和c、d之间的最近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最近距离等于c、d之间的
B.a、b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c、d之间的
C.a、b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c、d之间的
D.无法确定
4.从a地到c地路程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往东南
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
C.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D.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长期以来,首尔一直是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21世纪初期,韩国近25%的人口聚集在仅占国土面积0.6%的首尔。2003年,韩国国会决定将总理办公室等国家机关迁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世宗市形成行政首都,预计到2030年,世宗市人口将达到50万。读图,完成5~6题。
309562505. 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
A.位置偏僻,对内沟通不便
B.历史悠久,资源消耗严重
C.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
D.面积狭小,不易扩大规模
6. 此次迁都可能导致
A. 世宗市人居环境迅速恶化
B. 首尔市将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首尔市城郊农业快速发展
D. 世宗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561975991870下图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歧阜县,因房舍外貌酷似双掌相合,就取名为合掌屋。屋顶特别建成倾斜的60?,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捆扎或者采用较黏性的木头接合房屋架构,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合掌屋宇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等错落有致,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据此回答7~8题。
7. 自然环境对形成合掌屋构造特点的影响是
①合掌屋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是受地形影响
②合掌屋全部采用木材建造, 是因为当地森林茂密;
③合掌屋屋顶坡度达60°,有利于积雪滑落,避免积雪;
④合掌屋不用钉子,只用绳子捆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是为了环保;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 根据合掌屋建筑特点,当地人每年要进行一次防灾演练,该防灾演练最可能是
A. 防地震演练 B. 防泥石流演练 C. 防洪水演练 D. 防火灾演练
381000604520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9-10题。
9.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 )
A. 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B. 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C. 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D. 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10.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
A.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C.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D. 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印度尼西亚城市帕卢位于该国苏拉威西岛,该城市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如图Ⅱ所示)。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岛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帕卢成为重灾区。回答完成11~12题。
11.受地形影响,帕卢气候终年( )
A.凉爽干燥 B.炎热湿润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12.加重帕卢此次灾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底地震 B.海湾地形 C.暴雨天气 D.众多游客
center1002030菲律宾巴纳韦梯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古代人工景观。它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该地气候湿润,年平均降水量高达3500毫米。梯田从山脚河谷开始,层层上升,可达海拔1500~1600米处,许多地方的坡度达到70~80度。梯田的外壁大多用坚固的石块砌成,石壁最高可达4米。左图为巴纳韦梯田示意图,下图为该梯田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巴纳韦梯田的石壁高达4米,主要原因是( )
A.山势陡峭 B.石料丰富 C.降水丰沛 D.水土流失
14.右图中粗沙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
A.为作物提供养分 B.过滤净化雨水
C.加快雨水渗漏速度 D.为作物提供水分
下图示意印度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洪水频次逐月变化。据此回答15~16题。
15.3月份印度洪水多发于( )
A.北部 B.南部 C.西部 D. 东部
16.9月与6月的洪水频次存在差异,是因为9月( )
A.降雨量较大 B.气温较高 C.土壤湿度较大 D.植被覆盖率较低
右图为里海植被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right1143017.影响里海沿岸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地形?②风向?
③纬度 ④河流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8.冬季里海北部冰冻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北部风力强劲
B.北部纬度高
C.北部因河水注入盐度低
D.北部水深呈半环状递减
right588010也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干旱气候。但首都萨那却被称为“春城”,气候宜人,终年鲜花怒放,绿草如茵。荷台达是也门重要的港口城市,位于红海海口处,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丕林岛是曼德海峡中的一个光秃岛屿;仅有一些罕见的植物,是也门的西部海防前哨。读“也门部分地区示意图及丕林岛景观图”,完成19~21题。
19.荷台达( )
A.多出口咖啡、石油、工业品等 B. 夏季盛行西北季风
C.太阳直射当日日出正东 D. 冬夏季均少有陆地泥沙沉积
20.萨那被称为“春城”的原因在于( )
A.地势高峻 B.山地阻挡冷空气 C.临近海洋 D.寒暖流交替影响
21.丕林岛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板块碰撞,挤压抬升 B.流水搬运,泥沙沉积
C.海水上升,陆地相隔 D.板块张裂,岩浆冷却
瓦罕走廊(下图)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地宽度可达数千米,谷底平坦,河流蜿蜒。据此回答22~23题。
22.瓦罕河谷地区 ( )
A.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候干热 B. 清晨的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
C.河谷为流水侵蚀的V形谷 D. 冷湿气候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23.图中M地的自然带可能是( )
A.高寒荒漠带 B.高山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落叶阔叶林带
center205740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24~25:
24.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 )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 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D.外来物种入侵
25.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center792480“万里茶路”起点为福建武夷山,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下图示意“万里茶路”上某国自然带分布状况。古代,在该国运输茶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骆驼躯体高大,极能忍饥耐渴),途中需通过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 ? ?
(1)结合自然带分布规律,分析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4分)
(2)说明骆驼是该国古代运输茶叶主要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3分)?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推测骆驼队通过该国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14分)
233362511430澜沧江—湄公河(见右图)干流全长4909千米,流经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家,在越南境内注入海洋。该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河流整体开发程度不高。
(1)简析老挝被称为“中南半岛蓄电池”的原因。(3分)
(2) 分析湄公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3)简析老挝在河流上建设大坝对下游地区可能会产生的危害。(5分)
right108585
2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岛屿土地的冲积层中,埋藏浅。
(1)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5分)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4分)
(3)分析科伦坡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5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left421005我国与中亚密切联系,互联互通,中吉乌合作修建铁路如图1,我国拟在乌兹别克斯坦规划建设棉纺织工厂如图2。
(1)分析哈萨克斯坦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4分)
right41910图2
图2
(2)从气候角度说出修建中吉乌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条件。(4分)
(3)结合图2中棉花生产示意图及所学的知识,说明适度的棉花种植对乌兹别克斯坦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4分)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答案
1-5BCADC 6-10DBACD 11-15CBACA
16-20CCDDA 21-25DBDAC
26、(1)该国自然带大致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典型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主要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植被的需水量越来越少,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原因是该国水汽来源于北冰洋,且北部多山,多地形雨
(2)该国古代交通运输落后,主要交通工具车和牲畜;该国气候干旱,草原、荒溴广布,盛产骆驼;沿途水、草等资源短缺,不适合选择马、牛运输;骆驼适合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驮载货物
(3)季节:冬季。理由:沿途需跨越多条没有桥梁的大河,骆驼难以涉水通过;该国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而冰层厚度大
27、(1)该国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较多, 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2)上游位于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洪水汇集速度快;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流速慢,加之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排水不畅;热季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发生涝灾;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降水量大,导致洪涝频发;中下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雨季集中,短时间内汇水量大,排水不畅;入海口地势低洼,加之风暴潮、潮汐作用,易导致海水倒灌,潮水顶托,泄洪不畅;人口城市众多,大规模破坏植被、围湖围沼造田等,导致调蓄功能减弱;缺少水利工程调节径流
(3)下游水量减少,水体更新变慢,水体富氧氧化,水污染加剧,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泥沙在库区淤积,导致下游泥沙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入海口泥沙来源减少,海水侵蚀导致三角洲后退;下游营养盐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减少,导致渔业减产;水坝阻隔鱼类洄游;入海口淡水资源减少,海水倒灌,地下水咸化,土地盐碱化
28、(1)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南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南部较高,四周较低;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起伏小;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漫长,总体平直(或北部曲折,南部平直)
(2)宝石原岩在地下受岩浆等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含有宝石的变质岩,随着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并出露于地表;后经外力风化,岩石崩解破碎;受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而富集于冲积层(沉积岩)中。
(3)该国宝石资源丰富;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处于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宝石贸易历史悠久;海陆空交通便利,有利于客货集散;首都信息通达度高
29.(1)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晴天多;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能资源丰富;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求高;太阳能开发占地面积大,能量不密集;太阳能昼夜、季节变化大,发电量不稳定;人口城市少,工业活动少,能源需求量小
(2)干旱(降水少)、风沙、冬季低温(寒潮、暴风雪)、紫外线强(光照强)、高寒缺氧等,不利于混凝土凝固,或威胁施工人员健康及安全。
(3)棉花榨油后的油渣归还农田,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棉花延缓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同时利于减轻土壤次生盐碱化;棉花种植,一定程度增加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减轻土壤沙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