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空气有质量吗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质量;认识天平。了解重量与质量有关。
2 .科学探究
类比推测空气是否也有质量,能模仿科学家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学会使用天平。
3 .科学态度、STSE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验技术给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
乐于运用多种材料、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电子秤和天平等质量测量工具,并能用其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体验技术给科学研究带来的便利。
教学难点:
类比推测空气是否也有质量,能模仿科学家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
教学准备:
托盘天平、简易天平、电子秤、苹果、牛奶、小皮球、打气筒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师将苹果放在手中
提问:同学们,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放到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2.利用称量质量的电子秤,秤测物品,带单位读出是多少克。
板书:质量
3.区分理解: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地面上的物品,质量大,重量也会大。质量与重量的单位不同。
4.师:我们来列举生活中其他物品,说说它们的质量。
板书:空气有质量吗
二、 活动:认识并 学会使用天平
1.出示:天平
学生阅读第4页教材,对照认识天平各部分名称。
2.观看微视频:天平的操作使用方法
调节——测量——读数——整理
3.注意事项:砝码和游码用镊子夹取、移动;
左盘放待称量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4.师:利用提供的天平,大家都来按照操作步骤规范的练习使用天平。操作时需要细致、耐心,读数要准确。
5.小组活动,练习使用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三、 交流发现
1 . 我们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同学分享?遇到了什么问题?
2 .交流经验、提出困惑或问题。
3 .请小组上台来展示使用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 总结拓展
1 .课后利用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称量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记录下来。
2 .苹果和牛奶都有质量,空气有质量吗?
你能想到哪些办法称量?
板书设计:
空气 有质量吗
天平(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调节——测量 —— 读数 —— 整理
教学后记:
第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科技史导入
1. 提问:苹果、牛奶都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吗?
板书:空气有质量吗?
2. 学生猜想:空气有质量?空气没有质量?
3. 讲述科学家故事
在古代,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到了 17 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做了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玻璃球打足气,这时称它的质量,记下来。然后把瓶口打开,那些多装的空气跑了出来,这时再称其质量。
4. 从科学家伽利略的实验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师:我们也来模仿科学家做做这个实验。
二、 活动: 空气有质量吗
1. 思考:如果空气有质量,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有质量?
2.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写在活动手册上
师:小组交流交流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其他组认真倾听,听听自己组的方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等会儿来提出你们的建议、交流你们的方法。
3.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4. 师及时追问:若出现什么现象,则说明什么问题。
5. 分组实验,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三、 交流发现
1. 汇报交流,共同得出结论。
板书:空气有质量
2.出示一个 1 立方米的大纸盒
师:这个盒子里装的就是一立方米的空气,质量约为1.205千克(常温下)。
出示一个容量为1.2 升的汽水瓶盛满水
师:这个汽水瓶里装的水相当于1.205 千克。
3.师: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观察具体物体后学生谈谈感受,比较中感受单位体积的空气质量。
四、拓展迁移
师:大家开始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都有自己的思考,由于材料和时间的限制,
不能在课堂上一一验证,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探究、实践,并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记录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空气 有质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