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昆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昆虫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16: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二 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
第 1 课 昆虫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三对足,头部长有一对触角。
会用昆虫的共同特征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昆虫。
2. 科学探究
逐步形成归纳概括的推理能力,初步感知研究某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方法途径。
3. 科学态度 、 STSE
对研究昆虫表现出兴趣;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在归纳与演绎活动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昆虫的身体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观察昆虫的特征,并能准确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昆虫。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印有蚂蚁、蜻蜓、蝗虫的动物卡片,或者标本。
教师准备材料:PPT1 蜜蜂、蟋蟀身体结构图;PPT2 蜈蚣、蜘蛛、天牛、螳螂等动物图片,用于判断哪个是昆虫。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出问题:“在纷繁的动物世界,有一些动物被归到了“昆虫”一家。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昆虫吗?什么样的动物才能算作昆虫呢? 说说你们的想法。”
2.你们熟悉的蚂蚁就是昆虫,让我们就先从蚂蚁开始认识昆虫的特征,蚂蚁长什么样?凭印象画一张蚂蚁身体图。
(展示几幅学生的蚂蚁图,不同的学生画得不同,了解学生前认知)
3. 师:蚂蚁到底什么样儿?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再记录一次?
二、活动 : 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1.出示蚂蚁图片或个头较大的活蚂蚁,让学生观察记录蚂蚁的身体结构。
2.学生记录时画出其清晰的身体结构图,再与教材上的蚂蚁观察记录图比对,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
3.出示蝗虫和蜻蜓的图片或标本,提问:它们和蚂蚁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4.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各观察一个动物后,分别汇报其外形特征,再带领全班一起找出三种公认昆虫有什么相同之处。
5.带领学生思考:在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这些叫昆虫的动物特有的,而其他类动物没有的?
引导学生归纳推理,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蚂蚁、蝗虫和蜻蜓,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它们是同一类动物——昆虫。
三 、 活动 : 判断它们是不是昆虫
1.出示:蜈蚣、蜘蛛、天牛、螳螂等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图片中的动物是否属于昆虫。
2.提醒学生以共同特征为判断依据,并鼓励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四 、 总结拓展
1.结合教学的板书,引导学生回顾反思“我们是怎样找到昆虫的共同特征的”。
2.出示 PPT 展现昆虫的多姿多彩,介绍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3.课后延伸:你们还想知道昆虫的哪些事情?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或从网上阅读或向家长请教等方式找到答案。
板书设计:
课 昆虫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