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7加几】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交流算法,逐步理解8、7加几的凑十方法,认识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法口算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8、7加几的得数。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运用凑十思路探索、交流新算式口算的过程,体会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从获得方法的经历中体验,从具体动作中抽象方法的思维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口算活动中培养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运用已有方法探索算法、交流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感受,发展主动探索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8、7加几的凑十口算方法。
难点:初步学会由已经学过的加法算式推算另一道算式的得数。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随 记
一、口算 1.数的分成: 3、4、5、6、7、8各可以分成2和几、3和几
2.10加几:10+2 10+3 10+4 10+5 10+6 10+7
3.9加几:9+5 9+3 9+7 9+4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
(课件出示图)
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同桌互说。
指名说。
让学生说说9加几的计算过程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随 记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
8+7=□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小号,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互相讨论算法。
3.学生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8 + 7 = 15
2 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
8 + 7 = 15
5 3
10
小结:这些都是“凑十法”,不一定都拆较小的数,有时也可以拆较大的数。
5.试一试。
书上P92“试一试”中你能根据提示来计算吗?
学生摆学具
交流算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随 记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这里有一些白菜和苹果,你们能很快地圈出各10个再正确地算出得数吗?
五、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上的这节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我们已经学了8、7加几的算法,现在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认识当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写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利用算式转盘来计算
六、练一练
《补充习题》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