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4 16: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
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被自驾“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等景观。完成1-2题。
金色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森林、草原、沙漠 B. 草原、森林、沙漠
C. 森林、沙漠、草原 D. 草原、沙漠、森林
读图,回答3-4题
图中形成绿洲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土壤 B. 降水 C. 热量 D. 水源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荒漠带全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B. 草原上动物毛少,以适应酷热环境
C. 西部海洋沿岸寒冷的洋流是导致森林冬季落叶的原因之一
D. 森林中阔叶林冬季基本无叶,以降低蒸腾方式来抵御冬季低温
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地均位于我国,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
图中山地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丙山地可能位于
A. 天山 B. 南岭 C. 大兴安岭 D. 秦岭
如下图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地域,有关甲、乙、丙三地域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是由于文化教育引起的迁移
B. 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是由于收入差距引起的迁移
C. 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 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据报道,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整体或部分从市中心迁入北京市东南距市中心30公里的通州,届时通州将成为北京政务新区,一些即将迁入的人员对此举表示担忧。根据报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的首要目的是
A. 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B. 缓解北京东郊的交通拥堵
C. 缩小城市内部经济水平差异 D. 促进城东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可在通州区
①优化交通网络,改善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
②大力引进工业,产城融合,增加就业岗位
③配置优于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
④提高教育、医疗、餐饮、文化等服务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读“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离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10-11题。
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住宅区 B. 行政区 C. 商业区 D. 文教区
图中乙、丙、丁三地形成地租小高峰,其共同原因可能是
A. 地势平坦开阔,建设成本较低 B. 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
C. 距市中心较近,交通通达度高 D. 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家里的阳台和楼顶,铺上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便可改造成为城市屋顶“空中花园”。如今在我国,传统的“空中花园”正逐渐被“空中菜园”(见下图)这一新型的城市屋顶绿化取代。据此完成12-14题。
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水源 C. ?土壤 D. ?热量
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主要原因是
A. ?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 B.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C. ?城市建设用地紧缺 D. ?为调节局地小气候
与城郊田间菜园相比,“空中菜园”
A. ?病虫害少 B. ?水分蒸发慢 C. 技术先进 D. ?市场价值高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璧山区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据此完成15-16题。
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增加大气降水 B. 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水汽输送
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A. 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B.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C. 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D.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研发的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其较高的性价比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下图为小米手机产品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小米手机零配件的生产来自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
A. 获得规模效益 B. 降低运输成本
C. 获得最佳区位优势 D. 扩大市场份额
小米手机未来提高利润、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为
①提高产品质量②降低产品价格 ? ③设立实体专卖店? ④提高服务和品牌影响力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下表是我国某农作物全生育期及主产区典型测站的气候数据。完成19-20题。
月份 10月 11月 12月 次年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月平均气温(℃) 14 6 0 -2 1 8 16 21 26
月平均降水量(mm) 27 13 5 4 7 12 18 37 57
生育期 播种发芽成苗期 越冬休眠期 返青拔节抽穗期 成熟收割期
该农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土豆
该农作物最需要灌溉的生育期是
A. 播种发芽成苗期 B. 越冬休眠期
C. 返青拔节抽穗期 D. 成熟收割期
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5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完成21-22题。??
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A. 改变了生产工序 B. 改变了种植模式
C. 降低了生产成本 D. 扩大了销售市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_________(填“顺”或“逆”)洋流为主,其中甲处附近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
(2)目前,②市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模式。
(3)图中③、④两处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的是________(填数码③或④),该处西侧属于________板块。
(4)②地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风的影响,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2500万以内,为此上海积极探索施行“积分落户”政策,如图1所示。

? ? ? ?图1
材料二:图2为2010年上海及外来人口分布图,图3为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

(1)说明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人口迁入上海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会_______(减缓/加剧) 人口流动增长速度。
(3)上海的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此现象对上海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对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海市提高外来人口准入门槛可以缓解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④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区域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3点)
(4)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金色胡杨林的分布地区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金色胡杨林的分布在气候干旱的绿洲地区,从气候角度看,该地不应该出现森林。金色胡杨林分布是地方性水源条件较好形成的植被,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属于地方性分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分析】
本题考查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质补给量有关,有机质补给量与植被类型有关。沙漠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因为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接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落叶的形式归还地表,因此沿途森林、草原、沙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草原、森林、沙漠,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1.
【分析】
本题考查形成绿洲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形成绿洲分布的最主要原因。
【解答】
在干旱沙漠区,有水源出露的地方,形成绿洲,图中形成绿洲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水源,D项正确;土壤、热量不是绿洲形成的主要因素,A、C项错误;干旱地区降水少,不是主要因素,B项错误。
2.【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解答】
??图中自然带中,荒漠带位于温带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降水稀少,A项错误;草原上动物夏季毛少,冬季毛多,以适应环境的季节变化,B项错误;西部海洋沿岸的洋流是暖流,导致森林冬季落叶的原因是位于温带地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错误;森林中阔叶林冬季基本无叶,以降低蒸腾方式来抵御冬季低温,D项正确。
5.【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解答】
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山麓部位的自然带即基带,与该山地所处水平自然带相同,进而可以推断山地所处纬度状况;甲山地基带为热带雨林带,应该位于低纬度地区;结合上部自然带可以推断乙山地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应该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丙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乙、丙、甲,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山地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山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解答】
读图可知,丙山地基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落叶阔叶林,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附近,秦岭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符合题意,D对;大兴安岭、天山位于温带地区,南岭位于亚热带地区,南北坡基带均为常绿阔叶林,ABC错。
故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甲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后两者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现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到城市,从甲地迁到乙、丙两地,AB错;这种人口的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加快经济发展,缩小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对,D错。故选C。
8.【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1.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可以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有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故A项正确;交通拥堵与机动车数量与道路规划有关,故B项错误;搬迁的对象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无法缩小城市内部经济水平差异,故C项错误;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可能会加大城东生态环境的压力,故D项错误。
2.为了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可在通州区优化交通网络,改善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配置优于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提高教育、医疗、餐饮、文化等服务水平,故B项正确;由于搬迁的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就业问题不是迁入人员担忧的主要问题,故②错误。 ?
10.【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略
12.【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开辟城市“空中菜园”是在家里的阳台和楼顶,铺上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便可改造成为城市屋顶“空中花园”,是因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灌溉水源,故ABD错误;但阳台和楼顶没有土壤,需从楼下搬运到阳台和楼顶,同时经长时间的利用,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故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土壤,故C正确。
?故选C。
2.【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屋顶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生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因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因为城市用地紧张,少耕地,城市绿化由“空中花园”向“空中菜园”发展,居民在楼顶种植蔬菜,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故B正确;城市建设用地的紧缺,居民在楼顶种植蔬菜,?即能获得经济效益,也能为家庭提供观赏景观,能调节局地小气候,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故ACD错误。
?故选B。?
3.【分析】
本题考查“空中菜园”的优势,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农业区位因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空中菜园”建在家里的阳台和楼顶,与外界环境接触少,缺少一些生物生长的天然条件,与城郊田间菜园相比,“空中菜园”技术要求高,A正确;“空中菜园”建在家里的阳台和楼顶,水分蒸发快,技术不先进,BC错误;以自家食用为主,市场价值较低,D错误。
?故选A。
15.【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1.【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城市化地表环境的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在城市化过程中,绿地面积减小,地表植被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增多,故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可有效减轻城市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读图,并结合题意,海绵城市具有吸收、蓄存、渗透雨水等功能,说明海绵城市能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故B正确;海绵城市建设对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蒸发影响较小,故ACD错误。
?故选B。
2.【分析】
本题考查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答】
由上题分析可知,城市化导致绿地面积减少,从而使得地表径流增多,城市内涝问题严重,所以要通过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海绵城市来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能力和湿地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而减少地表径流量,预防城市内涝,D正确;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增加城区硬化面积都起不到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故ABC错误。
?故选D。
17.【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分散的目的。图示显示小米手机零配件的生产来自世界各地,属于工业分散现象。没有集聚,所以没有规模效益,A错;零配件的生产来自世界各地,运输成本不会降,只会升,B错;工业分散是为了在全球找最佳的区位优势,以达到降低成本、获取效益的目的,故C对;扩大市场是产品的销售,该题干所示的是生产环节,对销售市场的影响不大,D错。故选C。
本题考查扩大产品销售市场的途径。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上好的品牌影响力会使产品利润提高、市场份额扩大,故①④对;降低产品价格会使利润降低,而设立实体专卖店会使成本增加,也会降低利润,故②③错。故选D。
19.【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农作物分布区1月均温在0℃以下,位于温带地区,最可能是旱作物;该农作物有“拔节抽穗”等生长过程,且10月播种次年6月收割,最可能是小麦。故选B。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播种发芽成苗期需水较少,且此时有一定降水,灌溉需求不大,A错。越冬休眠期小麦几乎停止生长,需水少,B错。返青拔节抽穗期小麦生长需水多,且此时该地降水少,因此灌溉需求大,C正确。成熟收割期需水少且此时降水多,灌溉需求小,D错。
?故选C。
21.【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据题图信息可知,海口主要分布在平原上,土地资源丰富;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海口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市场广阔;海口的海运便利,陆运条件较差,故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网络销售模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D正确;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也就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和生产成本,ABC错误。
故选D。
23.【答案】(1)逆;增温增湿
(2)低-低-低;
(3)④;美洲板块
(4)西? ? 全年温和多雨?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略
24.【答案】?(1)主要来自临近省份;主要来自中东部(东部)省份;主要来自人口大省。
(2)社会经济(经济)? ? 减缓
(3)缓解老龄化问题增加青壮年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下降改变人口年龄结构
(4)环境质量下降(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紧张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地价上涨
【解析】略
25.【答案】(1)住宅区? ? 文化区?
(2)d? ? 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
(3)乙? ?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污染小;靠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4)人口问题:30年后该城市出现老龄化问题。
影响: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抚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等。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城市的功能分区,,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①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是城市的主体,据此可判断其为住宅区;④功能区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为文化区。?
(2)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高级住宅区的选址,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郊外环境优美,地势较高,交通便捷之处。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a、b、c、d四区域中,d处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符合高级住宅区的选址要求。
(3)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选择,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钢铁工业基地选址既要考虑靠近原料、水源、交通等利于产业发展的条件,还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污染小;靠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最适合钢铁工业基地的选址。
(4)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读图并根据右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分布可知,该地区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高,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比重低,因此目前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但30年后,老年人口增多,比重提高,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对该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会使得该城市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抚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