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 ?
A. 细胞质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液泡
2. 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根毛是根发霉之后长出的白色“绒毛”
B. 根毛可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C. 根毛的数量很少,根毛又很细,所以对吸水没有什么作用
D. 根毛位于根的成熟区,是由分生区细胞直接分裂而来的
3. 如图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 a?d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为二氧化碳 B. b 为水分 C. c 为有机物 D. d 为氧气
4. 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两个主要的生理活动,他们是 ?
A. 开花和传粉 B. 传粉和受精
C. 开花和受精 D. 自花和异花传粉
5. 下表所列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名称操作目的A探究酒精对水蚤记录水蚤心率时要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心率的影响重复三次B观察人的口腔在洁净的载玻片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上皮细胞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C观察小鱼尾鳍内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保证小鱼正常的呼吸血液的流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观察时经常向棉絮滴加清水D观察叶片的结构用镊子撕取蚕豆便于观察到更多的气孔叶片的上表皮
A. A B. B C. C D. D
6. 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皿 A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培养皿 B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比较 A 、 B 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比较 A 、 C 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7.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D. 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
8. “爱护植物,绿化祖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退耕还林 B. 义务植树 C. 过度放牧 D. 绿化荒漠
9.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分解有机物 B. 呼出二氧化碳
C. 消耗氧气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 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新增多
B. 只要外界条件适宜,豆瓣也能萌发成幼苗
C. 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 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11. 下列有关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
B. 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存
C. 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
12. 我们常看到有些古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
13. 如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 、 N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M 表示二氧化碳,N 表示有机物 B.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 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 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14.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氧气
B.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C. 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
D.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5. 下表表示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別,现在两地栽培甜瓜,假设其他条件基本相同,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时间段甲地平均气温(?C)乙地平均气温(?C)白天3333夜晚1222
A. 甲地甜瓜含糖量较高
B. 甲地甜瓜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较强
C. 乙地甜瓜含糖量较高
D. 乙地甜瓜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较弱
16. 以下实验材料与所研究的生命现象或规律对应不合理的是 ?
A. 用豌豆杂交研究遗传规律 B. 饲养家蚕观察完全变态发育
C. 选用草履虫观察多种组织 D. 解剖桃花观察花的基础结构
17. 小明栽培蕃茄时观察到了开花、结果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蕃茄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蕃茄形成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
C. 蕃茄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D. 蕃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18. 在探究植物不同器官呼吸作用强度差异的实验中,选择不同材料各 30?g 置于黑暗密闭容器中,9 小时后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记录数据并绘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植物器官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不同
B. 装叶的容器要进行遮光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
C. 种子消耗氧气最多,萌发过程中需要能量最少
D. 本实验说明植物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9.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选出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到乙是种子萌发的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 乙所示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C. 丁所示的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生殖器官
D. 丁、戊、己代表植物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的过程
20. 下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 只能运输有机物 B. ③ 主要属于营养组织
C. ②④ 能起保护作用 D. ⑤ 是蒸腾作用的门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如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 ?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天竺葵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图③中,把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2. 如图所示,在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中,取标号为 1 、 2 、 3 的三支试管,各加入 2?mL 稀淀粉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向三支试管内各滴 2 滴稀碘液并摇匀后,试管溶液呈 ?色。
(2)回答下列问题。
① 第二步:向 1 号试管内加入 2 毫升清水,2 号试管内加入 2 亳升胃液,3 号试管内加入 2 毫升唾液,震荡后,同时置于约 ? ?C 的温水中 5?10 分钟后,三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② 1 号试管: ?,该试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
③ 2 号试管: ?,这是因为 ?。
④ 3 号试管: ?,这是因为 ?。
23. 下图表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 ?,②是 ?,③是 ?,④是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① ?,②是 ?。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的物质是 ?。
(4)物质 1 、 2 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
24. 种子萌发需要能量,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这个过程需要淀粉酶等参与。小科为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将一堆小麦种子随机分为 7 组,分别用含 Hg2+ 浓度为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mmol/L 的水溶液培养,每组 7 天后测定有关的实验数据,重复做 3 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毫摩尔每升(mmol/L)是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一种单位。
(1)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应增加一组实验,增加的一组实验应怎样设计? ?。
(2)根据实验目的,在不同 Hg2+ 浓度影响下,应测定小麦种子的 ?的变化。
(3)分析图 2,简要描述随着 Hg2+ 浓度升高,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储存久了会发热,小麦种子中完成这种能量转化的结构主要是线粒体。故选B。
2. B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数量很多,根毛可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
3. A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由图可知,a 代表二氧化碳,b 代表氧气,c 代表水、 d 代表有机物。
4. B
5. D
6. B
【解析】A、培养皿 A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 B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条件--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遮光后培养皿 B 中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不符合题意。
D、培养皿 A 有叶绿体滤液,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培养皿 C 无叶绿体滤液,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符合题意。故选:B。
7. D
8. C
【解析】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A正确;
义务植树,每年的 3 月 12 为全国的“植树节”,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保护环境,B正确;
过度放牧,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影响了环境,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
绿化荒漠,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9. D
10. D
11. B
【解析】A.给植物定期松土,有利于空气进入土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与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关,错误。
B.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适于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的细菌,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生存,正确。
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呼吸作用较弱,错误。
D.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低温、适宜湿度、低氧,但是低温条件应选择零上低温条件,不能零下,否则会冻坏,错误。
故选B。
12. A
【解析】茎的从外到内分别为:
①树皮,外侧保护作用,内侧为韧皮部。
②韧皮部,内含筛管,筛管是活细胞,可以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③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
④木质部,内含导管,导管是死细胞,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很强的支持力。因此朽烂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木质部,A正确。
13. D
【解析】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 M 表示二氧化碳,N 表示有机物,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14. A
15. A
16. C
【解析】A、孟德尔利用用豌豆杂交研究遗传规律,A正确;
B、参加饲养家蚕的活动,并做好观察和记录认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物质,C错误;
D、胚珠在子房的中间部位,一般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即可观察到胚珠的结构,胚珠不是细微结构(胚珠较大),用放大镜观察便可,因此可以通过解剖桃花观察花的基础结构,D正确。
17. D
18. C
19. A
【解析】A、甲到乙是种子萌发的过程,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错误;
B、乙所示过程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正确;
C、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正确;
D、丁、戊、己代表植物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的过程,正确;
故选:A。
20. A
第二部分
21. (1) 黑暗
??????(2) 酒精
??????(3) 淀粉
??????(4) 光
22. (1) 蓝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由于 A 、 B 、 C 的三支试管,各加入 2 毫升稀淀粉糊,在三支试管内各滴 5 滴碘溶液,摇匀后,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2) ① 37
????????????② 不褪色(蓝色)管;对照
【解析】1 号试管:淀粉不水解,蓝色不褪色;该试管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③ 不褪色(变蓝);胃液对淀粉不起消化作用
????????????④ 褪色变为无色;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解析】3 号试管:褪色变为无色,这是因为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试管中的蓝色褪去,变成无色。
23. (1) 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是在植物体内部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其产物为有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是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有机物。
??????(2) 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是从空气中经过气孔到植物体的,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3) 水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②是水。
??????(4) 气孔
【解析】气体出入的通道是气孔。
24. (1) Hg2+ 浓度为 0 的一组
【解析】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设计 Hg2+ 浓度为 0 的这一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与 Hg2+ 浓度为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mmol/L 的溶液进行对照试验。
??????(2) 发芽率
【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当 Hg2+ 浓度超过 3?mmol/L 时,曲线下降,说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
??????(3) 当汞离子/(Hg2+)浓度不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抑制不显著;当汞离子/(Hg2+)浓度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解析】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汞离子/(Hg2+)浓度不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抑制不显著;当汞离子/(Hg2+)浓度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呼吸作用减弱,使细胞供能不足,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