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冲刺卷(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冲刺卷(word版,含部分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20: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2.
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幼根生长依靠的结构是
?
A.
根冠和分生区
B.
分生区和伸长区
C.
成熟区和分生区
D.
伸长区和成熟区
3.
研究发现,一种通体碧绿的软体动物——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此外,它还取食海葵和水螅等可口的“小点心”。由此推测这种海兔
?
A.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
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其结构比海葵更为简单
D.
与藻类是合作关系
4.
在大棚内种植的反季节瓜果类农作物,往往是“华而不实”,主要原因是大棚内缺少
?
A.
鸟类
B.
昆虫
C.
两栖动物
D.
分解者
5.
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物像受损
B.
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
反光镜未调好
D.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6.
如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
A.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
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7.
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B.
直接或间接的为地球上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
通过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发挥重要的作用
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
围湖造田,扩展耕地
C.
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
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9.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分解有机物
B.
呼出二氧化碳
C.
消耗氧气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
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
A.
干燥的种子
B.
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
C.
干瘪的种子
D.
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种子
11.
下列生产生活动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在密封包装的水里中充加氧化碳气体
B.
小麦种子晒干入库
C.
低温储存疏菜
D.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12.
我们常看到有些古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木质部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树皮
13.
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
B.
C.
D.
14.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C.
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平衡
D.
包括以上三者
15.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
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16.
以下生物学家与他们的重要成就对应有误的是
?
A.
袁隆平
培育杂交水稻
B.
屠呦呦
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C.
林奈
显微镜观察细胞
D.
孟德尔
利用豌豆研究遗传的规律
17.
如图为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的主要结构是④和⑤
B.
雌蕊由②和③组成
C.
花粉落在②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D.
受精后⑧将发育成种子
18.
如图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时,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③甲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9.
小明同学对被子植物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桃花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B.
种子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C.
根尖伸长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
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0.
如图是研究植物水分散失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装置中,
塑料袋内水珠较多
B.
比较

实验,可以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
C.

两个装置是一组对照实验
D.
比较

实验,
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2)图
中,小烧杯中的液体

?,其作用是
?。这种加热方法叫做
?加热。
(3)图
中滴加的液体是
?,此操作依据的原理是
?。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说明有
?产生。
(4)实验中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5)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2.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总产量在我国油料作物中排名第一,在农产品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如图
中的③是花经过传粉和
?后由
?发育而来的。
(2)花生的种子具有休眠性,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用沙藏法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提高种子发芽率,进而提高花生产量,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
所示。

比较


组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打破花生种子休眠最适沙藏天数是
?天。

比较
?组实验结果,说明温度也是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探究加水的百分比是否为打破种子休眠的因素,需要如何预处理花生种子
?;如果加水百分比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也不能加水比例太高,其原因是加水比例太高会影响种子的
?作用。
23.
花卉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业产业。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近年来,云南省创新研发“互联网
花卉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云花种植精准化、智能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图


分别表示发生在花卉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①、②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②表示
?。花卉通过图中[
?]
?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花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作用,该生理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3)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图中字母
?所示生理过程。
24.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暗处理后,分别置于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

瓶;
②将
瓶移到光下
小时,
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璃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

瓶(图二);
④摘取

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⑤取出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以上对照实验中变量是
?。
(2)步骤③,根据
瓶的现象,说明瓶中植物进行了
?作用(填写生理作用)。
(3)步骤④的作用是
?。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摘自
?瓶的叶片会变蓝色,而另一瓶的叶片不变蓝色,这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3.
B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合成有机物,说明海兔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
4.
B
【解析】植物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是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是自花传粉,人工授粉是用人工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柱头上的技术,在大棚生产的环境中,因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5.
D
【解析】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6.
A
【解析】如图乙所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将要熄灭的木条复燃(氧气支持燃烧,能够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生成了氧气。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故选:A。
7.
C
【解析】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
氧平衡,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通过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B
【解析】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正确;
B、围湖造田,扩展用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
故选B。
9.
D
10.
D
11.
A
12.
A
【解析】茎的从外到内分别为:
①树皮,外侧保护作用,内侧为韧皮部。
②韧皮部,内含筛管,筛管是活细胞,可以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③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
④木质部,内含导管,导管是死细胞,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很强的支持力。因此朽烂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木质部,A正确。
13.
A
【解析】光合作用反应式可表示为: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
故选:A。
14.
D
【解析】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15.
D
16.
C
17.
D
【解析】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A错误;
B、雌蕊包括①柱头、⑥花柱、⑦子房,B错误;
C、花药中的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C错误;
D、受精后,⑧胚珠发育成种子,D正确。
故选D。
18.
D
【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煮熟的种子和未煮熟的种子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组是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该装置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中,在试管内加入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内是煮熟的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
19.
A
20.
A
【解析】A、

比较。叶片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
中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旺盛,因而塑料袋上的水珠多。A正确。
B、
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腾的,还有花盆中土壤蒸发的,因此不能说明叶片的蒸腾作用。B错误。
C、

两个装置中,
没有叶片,
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茎的基部,因此有两个变量,不是一组对照实验。C错误。
D、

两个装置,
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茎的基部,验证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而
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腾的,还有花盆中土壤蒸发的,因此
实验能更准确地测定植物体散失的水分。D错误。
第二部分
21.
(1)
??????(2)
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水浴
??????(3)
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蓝;淀粉
??????(4)
将叶片原来所储存的淀粉等有机物全部转运和消耗掉
??????(5)

22.
(1)
受精;子房
??????(2)


????????????②

????????????③
用不加水的沙子在
条件下沙藏种子
天;呼吸
23.
(1)
氧气;;光合
【解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因此,图中②表示氧气。
??????(2)
呼吸;线粒体
【解析】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因此花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此过程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
【解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成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当中,这是蒸腾作用,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是来自过程
蒸腾作用,该过程中,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
24.
(1)

??????(2)
呼吸
??????(3)
溶解叶绿素
??????(4)
;淀粉
第3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