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第7章 力与运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第7章 力与运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5 15:22:35

文档简介

7.3
力的平衡(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B.向上抛出的篮球
C.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D.减速行驶的汽车
2.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吊灯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吊灯将(  )
A.匀速竖直下落
B.加速竖直下落
C.保持静止
D.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加速行驶的汽车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C.教室内悬挂的静止日光灯
D.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4.下列运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小明从直滑上匀速滑下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5.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B.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弯
C.物体在斜坡上匀速直线滑下
D.向上抛出的石块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受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受的重力
7.关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D.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8.图所示的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B.
C.
D.
9.今年2月11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条“因为今天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使扫帚站立的日子”的信息刷屏,其实扫帚立起来跟地球的引力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找到某个角度使扫帚受力平衡就能使扫帚立起来。如图所示,扫帚立在地面上,下列关于扫帚和地面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扫帚受到的重力与扫帚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扫帚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扫帚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扫帚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如图所示,用手把一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并使手和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重力、摩擦力和压力
B.手对物体的压力和物体对手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体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物体对墙的压力和墙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2.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3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5N
B.F=10N
C.F=20N
D.F=30N
13.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等于600
N,竖直向下
B.等于600
N,竖直向上
C.大于600
N,竖直向下
D.大于600
N,竖直向上
14.如图所示,物体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重力
B.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
C.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1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汽车立即就停止运动
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C.物体运动状态不变,说明它不受力
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6.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7.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强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②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③14﹣18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④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7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8.某
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图乙是钢绳所受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900N
C.石料的体积是0.5m3
D.石料的密度是28g/m3
19.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教室内悬挂的静止的日光灯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C.加速奔跑的警犬
D.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20.下图中是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其中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
B.
C.
D.
21.如图中的哪个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  )
A.
B.
C.
D.
22.因新冠肺炎延期开学期间,王老师用晾衣架自制手机支架用于在线直播教学(如图)。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手机的重力和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
B.手机的重力和手机对衣架的压力
C.衣架的重力和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
D.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和手机对衣架的压力
23.“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多地有春分玩竖蛋游戏的习俗,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如图所示,和鸡蛋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桌子对地球的吸引力
B.鸡蛋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
D.鸡蛋对地球的吸引力
24.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由于墙壁形变而产生
B.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为(  )
A.10N、0N
B.0N、10N
C.20N、10N
D.10N、10N
2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①重力;②传送带的支持力;③对传送带的压力;④向右的摩擦力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④
2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D.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在2N到3N之间
二.多选题(共8小题)
29.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C.
物体受力情况
运动快慢和方向
不受力
都不改变
受力
受平衡力
至少一个改变
受不平衡力
都不改变
D.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0.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3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够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
B.骑自行车上坡向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32.如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拉小货车匀速运动,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对车的拉力与车对人的拉力
B.人对车的拉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车受到的重力与地对车的支持力
D.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
33.在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我们需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此时木块所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4.如图是海洋馆里的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狮的重力和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海狮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对海狮的压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5.如图漫画中小孩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推同一木箱,则下列四个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36.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犬小
B.如果木块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匀速直线下落
C.若让木块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保持不变
D.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填空题(共11小题)
37.链球比赛时,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加力使链球脱手而出,以链球掷得远者为胜,假设某段时间内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时链球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运动员对链球的拉力和链球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 
 (填“相等”或“不等”),链球脱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则链球将做 
 运动。
38.小明的质量是50kg,当他站在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 
 ,大小是 
 N,与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g取10N/kg,下同)
39.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能匀速直线下降,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 
 力和受到竖直向上的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40.足球落地后会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41.2017年5月18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直﹣19E”武装直升飞机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或“平衡方”),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飞行员受到的合力 
 (选填“向上”、“向下”或“为零”)。
4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
43.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匀速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小明放手后,木箱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由于 
 。
44.当骑自行车的人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 
 ;若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自行车将 
 (选填“静止”、“做减速直线运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45.用15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的木箱,木箱纹丝不动,这是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的缘故。当水平推力增大为25N时,木箱将做加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推力(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 
 ;
(3)接着小明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
47.如图所示,手握着重100N的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四.计算题(共3小题)
48.质量为6×103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的0.08倍,g取10N/kg。求
(1)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
(3)汽车在lmin内通过的路程。
49.如图所示,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大小为物体重力大小的0.2倍,求:
(1)物体所受的重力G;
(2)该物体受到的拉力F。
50.一辆汽车本身的质量为1.5t,现载有2.5t的货物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g=10N/kg)求:
(1)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多大?
(2)汽车牵引力多大?
(3)如果牵引力增大,汽车的运动状况有何变化?
7.3
力的平衡(同步练习题)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答案】A
解:
A、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静止不动,属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不属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的速度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减速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解:吊灯所受的所有力都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
故选:C。
3.【答案】C
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加速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悬挂的静止日光灯,处于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解:A、正在进站的火车,处于减速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做减速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小明从直滑上匀速滑下,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做曲线运动,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A、B、D三个选项中的物体既不处于静止状态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B、D选项中的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C、由于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并受到平衡力作用。
故选:C。
6.【答案】C
解: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受力物体也不同,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受的重力,方向相同,大小也不同,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ABC正确,故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
A、由图知,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故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A、扫帚受到的重力与扫帚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D、扫帚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D错误;
C、扫帚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扫帚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解: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1.【答案】B
解:
A、使手和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故A错误;
B、手对物体的压力和物体对手的弹力满足相互作用力的四个条件,即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物体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物体对墙的压力和墙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A=GB=×10N=5N;
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5N,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受摩擦力水平向右,则F=FA+f=5N+5N=10N。
故选:B。
13.【答案】B
解:由题意知:张老师沿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那么他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重力和摩擦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他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他受到的摩擦力f=G=60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B。
14.【答案】B
解:物体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则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即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
故选:B。
15.【答案】D
解:
A、行驶中的汽车,若突然关闭发动机,汽车不再受到牵引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仍然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故A不正确;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不正确;
C、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故C不正确;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速度改变,则运动状态改变,所以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解: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
③由图丙知,12s~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图乙知,此时的滑动摩擦力f=F=8N;所以,14~18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故③正确;
①、由图乙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4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4N,故①正确;
②、由图丙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8N,故②错误;
④、由图丙知,从10s到12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6m/s,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因此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6m/s,也一定小于7m/s,故④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
故选:C。
18.【答案】A
解:
A、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第20s开始浸入水中。故A正确;
B、在前20s,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拉力为1400N.故B错误;
C、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
则V排===5×10﹣2m3=0.05m3,因为石料完全浸没,则V石=V排=0.05m3,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F=G=1400N,根据重力公式G=mg得:m===140kg;
则密度ρ===2.8×103kg∕m3.故D错误。
故选:A。
19.【答案】A
解: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教室内悬挂的静止的日光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故A正确;
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其速度不断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加速奔跑的警犬,其速度不断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20.【答案】D
解:AC、图中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AC错误;
B、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D、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C
解:
A、由图知,F1和F2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所以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由图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平衡力条件,所以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由图知,两个力大小相等、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符合平衡力条件,所以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图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平衡力条件,所以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2.【答案】A
解:
A、手机的重力和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故A正确;
B、手机的重力和手机对衣架的压力,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衣架的重力和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衣架对手机的支持力和手机对衣架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3.【答案】C
解:
A.桌子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鸡蛋所受重力作用在鸡蛋上,且二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鸡蛋所受重力作用在鸡蛋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鸡蛋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鸡蛋所受重力作用在鸡蛋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24.【答案】C
解:A、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由于墙壁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正确;
B、物体受竖直方向受重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二力为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故F与压力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故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C。
25.【答案】D
解:对甲: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10N,则弹簧秤A的读数为10N。
对乙: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10N,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10N。
故选:D。
26.【答案】C
解: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
已知物体正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说明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右的力(使它的速度逐渐增大),由于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所以这个向右的力一定是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摩擦力方向向右的原因:传送带向右运动,且速度逐渐变大,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以较慢的速度运动),所以相对于传送带来说,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①②④正确。
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受力物体是传送带,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③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物体受到了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所以C项正确。
故选:C。
27.【答案】D
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要运动,并不需要力作用在物体上,故A错误;
B、如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可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运动,故B错误;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停下来,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28.【答案】B
解:
由v﹣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受到的拉力F=2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
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2~4秒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2N,故B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共8小题)
29.【答案】ABD
解:A、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
B、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故B正确;
C、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即速度大小改变,或方向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ABD。
30.【答案】BD
解:A、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BD。
31.【答案】ACD
解:
A、子弹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骑自行车上坡向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动能,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32.【答案】BC
解:
A、人对车的拉力与车对人的拉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错误;
B、人对车的拉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车的重力与地对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C。
33.【答案】AD
解:
AB、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
CD、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木板和木块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34.【答案】BC
解:
A、海狮将球顶在头上静止不动,海狮和球的总重力等于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则海狮的重力和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海狮对球的支持力和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球对海狮的压力和海狮对球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地面对海狮的支持力和球对海狮的压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C。
35.【答案】BD
解:
A、甲图中某人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未能推动木箱,则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木箱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
B、乙图表示人用更大的推力,但木箱仍然没有推动,即仍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B正确;
C、丙图表示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已运动起来,但人已经摔倒,所以人不再对木箱施加推力,故C错误;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36.【答案】ACD
解:
A、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绳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故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运动如果木块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木块做加速运动时,由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
D、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木块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共11小题)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根据题意可知,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链球的运动方向始终改变,因此链球一定收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员对链球的拉力和链球对运动员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二力大小相等;
因为链球脱手前,链球处于运动状态,则链球脱手后不再受到力的作用是,链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非平衡力;相等;匀速直线。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小明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当他站在地面上时,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500;地面给他的支持力。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因为运动员和降落伞作为整体匀速直线下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故答案为:平衡;重;大小相等。
40.【答案】惯性;平衡力。
解: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落地后的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在地面上滚动;
当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惯性;平衡力。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当直升机静止在水平停机坪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直升机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
当直升机在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
故答案为:相互作用力;为零。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的大小为5N,所以摩擦力也是5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5;竖直向上。
4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当用10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100N;
小明放手后,木箱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箱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100;木箱具有惯性。
44.【答案】惯性;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
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最终自行车还会停下来是因为自行车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状态。
若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自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45.【答案】等于;小于
解:
箱子受15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5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5N时,箱子将做加速运动,箱子受力不平衡,则此时的摩擦力要小于推力。
故答案为:等于;小于。
4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当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3)小明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木块将发生转动,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大小相等;(3)同一直线上。
4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瓶子处于竖直静止时,瓶子受到手的握力是水平方向的,瓶子的重力是竖直方向的,二力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对平衡力;
(2)瓶子处于竖直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方向相反,由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当手的握力越大时,瓶子的重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故答案为:不是;竖直向上;不变。
四.计算题(共3小题)
4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汽车所受的重力:
G=mg=6×103kg×10N/kg=6×104N;
(2)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F=f=0.08G=0.08×6×104N=4800N;
(3)由v=可得,汽车在lmin内通过的路程:
s=vt=10m/s×60s=600m。
答:(1)汽车所受的重力为6×104N;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4800N;
(3)汽车在lmin内通过的路程为600m。
4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物体的重力:G=mg=5kg×10N/kg=50N;
(2)因为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受重力的0.2倍,
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0.2G=0.2×50N=10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该物体受到的拉力F=f=10N。
答:(1)物体的重力是50N;
(2)水平拉力的大小为10N。
5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汽车和货物的重力:G=(m车+m货)g=(1.5×103kg+2.5×103kg)×10N/kg=4×104N;
汽车和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F支持=G=4×104N;
(2)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牵=f阻=0.05G=0.05×4×104N=2×103N;
(3)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车受到的阻力不变,牵引力增大,合力改变车的运动状态,汽车要加速运动。
答:
(1)路面对它的支持力为4×104N;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2×103N;
(3)牵引力增大,汽车将做加速运动。
第1页(共1页)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正在加速出站的火车,如果其受到的外力都消失了,则火车将(  )
A.继续加速
B.逐渐减速
C.保持静止状态
D.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哥白尼
D.
爱因斯坦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C.只有当m1=m2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5.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踢出后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从树上缓缓飘落的叶子
C.沿直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
D.游乐场匀速旋转的木马
6.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
①小刚身体向前倾倒
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
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8.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箭离开弓弦后,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
②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B.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10.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小明就发现了家里的汽车上对于物理知识的好多应用,他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开车时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
B.汽车轮胎上的各种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司机可以从后视镜中看到后面道路和车辆情况,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D.有些汽车采用全铝发动机后自重减轻很多,是因为铝的密度比钢更大
1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惯性越大
B.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C.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D.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
12.下列事例中,能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的是(  )
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果核也能飞进垃圾箱
B.行驶的汽车离障碍物一段距离,就要提前刹车
C.让磁体离铁屑有一段距离,也能把铁屑吸引过来
D.运动员跳远
13.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个?(  )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
B.火车前进的速度不大
C.人跳起时,获得一个向前的力
D.人实际上落在原处的后方,由于落在后方的距离较小,不容易看出来
14.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
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5.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突然启动
B.紧急刹车
C.车速太快
D.车速太慢
16.由图可知:斧子的物柄松了,只要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就能套紧。小明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原因:①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下运动的状态。②手柄和斧头一起向下运动。③斧头向下运动,与手柄套紧。④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立刻停了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17.在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老师和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现象表明,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越容易静止
C.运动的小车会停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18.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9.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将向前倾倒
B.木块A将向后倾倒
C.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A将立即静止
20.如图所示(俯视图),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个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曲线由A向B运动,由此可以判断列车(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21.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防止惯性造成伤害的是(  )
A.“抖”落衣服上的灰尘
B.汽车限速行驶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
D.洗衣机的脱水过程
2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C.物体在地球上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
D.刹车时,人要向前倾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23.如图所示,车厢顶A处有一小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B点,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在做(  )
A.向前匀速运动
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后匀速运动
D.向后减速运动
24.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下列实例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先进行助跑
B.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C.汽车超载时,要卸下部分货物
D.司机开车时必须系安全带
二.多选题(共6小题)
25.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从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到牛顿第一定律提出。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观点错误的原因是他不知道有摩擦力存在
B.伽利略反驳的理论依据是考虑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物体一直运动下去
C.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贡献是首先发现了力和运动存在关系
D.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处的状态,因此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26.以下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足球比赛过程中,足球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一定有惯性
B.高速公路对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战斗前要将副油箱抛掉,可以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D.赛跑运动员撞线后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27.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客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向后仰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跳得远
D.离弦的箭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
28.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现象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C.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29.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30.如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停下来时发生的
B.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C.图甲可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
D.图乙可能是小车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三.填空题(共12小题)
3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 
 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 
 定律。
32.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正激烈上演。在比赛中,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仍然能继续飞向球门,是因为 
 ;球落地后,慢慢停下,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33.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汽车具有 
 用力踩刹车,是通过增大刹车闸与车轮之间的 
 ,来增大摩擦力的。
34.工业北路高架路开通当天,小明和爸爸开车出去体验,在他们快速行驶中,前方一车辆突然变向,爸爸急踩刹车,但由于车子具有 
 ,无法立即停下来,最后还是造成了追尾,小明看到自己家的车头保险杠被撞的凹陷进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 
 。
35.当汽车突然启动的时候,坐在车里的乘客将 
 (填“向前”或“向后”)
倾倒;汽车运动中,当乘客后倾时,表明汽车在做 
 运动。
3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飞行员,其身体 
 惯性(选填“没有”或“仍然有”).跳高运动员,起跳后总要落向地面,这是因为 
 。
37.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着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的后方偏,说明火车前进的速度在 
 (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如果小球向行驶方向的右方偏,说明火车正在向 
 (填“左”或“右”)运动。
3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每次让小车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 
 相同,由这个实验可推理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小车将做 
 。
39.斧子的手柄松了,爷爷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子就被套紧了,这是因为斧子和手柄原来一起 
 ;当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时,手柄突然变为 
 状态,斧子由于 
 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斧子就被套紧了。
40.投出去的篮球,离开手后, 
 (“有”或“没有”)受到手的作用力,篮球仍然能够继续飞行是由于 
 ,篮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并最终落向地面,又是由于 
 的作用。
41.鸡蛋放在硬纸片上,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 
 (填“会”或“不会”)随纸片飞出去,这是由于鸡蛋具有 
 的缘故。
42.如图,在桌子上叠放一堆棋子,用塑料尺快速打击底部的棋子
(1)你看到的现象是 
 ;
(2)实验说明了 
 ;
(3)本实验还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 
 。
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答案】D
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故A错误;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物体,可能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正在加速出站的火车,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该火车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故选:D。
3.【答案】B
解:
A、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如最早论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等,但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故A不合题意;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重要基础,所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伽利略,故B符合题意;
C、哥白尼最早提出了“日心说”,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故C不合题意;
D、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相对论,但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D
解:木板停止前,甲、乙物块和木板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两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的速度,当木板突然停止时,由于物块在光滑接触面上,物块不受摩擦力,因此两物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故选:D。
5.【答案】C
解:A、踢出后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其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错误。
B、从树上缓缓飘落的叶子,其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沿直滑梯匀速下滑的小孩,其运动方向不变,速度不变,所以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C正确。
D、游乐场匀速旋转的木马,其速度不变,但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
小刚跌倒过程的正确解释是: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①小刚会向前跌倒;故合理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C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A正确;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消除惯性,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
①箭离开弓弦后,由于惯性仍能向前飞行,说明箭有惯性,故①正确;
②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速度等因素无关,故②错误;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少急刹车时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③正确;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④错误。
故①③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A、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惯性造成的危害,不能消除惯性。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A、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就可能向前运动发生伤害,所以要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正确;
B、汽车轮胎上的各种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
C、汽车后视镜通常是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看到后面道路和车辆情况的,故C正确;
D、有些汽车采用全铝发动机后自重减轻很多,是因为铝的密度比钢更小,而不是更大,故D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解: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汽车的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凭空消失,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惯性,但停下后惯性不会消失。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受外力作用后惯性不能被克服,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A、离垃圾箱一段距离扔果核,是利用了果核具有惯性这种性质,不合题意。
B、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为了防止汽车撞上障碍物,就要提前刹车,使车停下来。故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符合题意。
C、磁体将铁屑吸引过来,是由于磁体对铁屑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改变了铁屑的运动状态。与避免惯性产生的危害无关。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跳远时,首先要助跑,使自己高速向前运动,腾空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以使自己跳的更远。这是为了利用惯性。不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A
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与火车的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是因为:
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④,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①,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使得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②。
故选:B。
15.【答案】B
解:A、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有靠背支撑,故安全带不起作用,故A错误;
B、当紧急刹车时,车停止而人由于惯性会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冲向前窗,故B符合;
CD、车速无论快慢,人和车都具有相同的速度,不会造成伤害,故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A
解:斧头的手柄松了,用手柄撞击石头,手柄由于受到石头对它的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下来了;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磕了几下之后,斧头就被套牢了。故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④①③。
故选:A。
17.【答案】C
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
B、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越不容易静止,故B错误;
C、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C
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因此,不应该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滑下,故A错误;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正确;
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三次实验直接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小车停止前,木块和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木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由于木块在光滑的接触面上,因此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向前作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20.【答案】A
解: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作用,始终与列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列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出现如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列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B
解:A、“抖”落衣服上的灰尘,即原来衣服和灰尘都处于运动状态,但运动到一定程度后,衣服静止,而灰尘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即灰尘会与衣服分离,故是利用惯性;
B、汽车限速行驶,即防止由于刹车时,车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造成一些伤害,故该惯性是有害的,该方式是防止惯性的,故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可以让跳远运动员跳的更远,故此时的惯性是有利的;
D、洗衣机的脱水过程,即是利用惯性让水运动出衣服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答案】A
解:A、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物体在地球上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因为人具有惯性,所以人要向前倾倒,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答案】B
解:AC、车厢都是匀速运动,无论向前还是向后匀速运动,当小球自由落下时,由于惯性,小球要落在正下方,而不是偏前或偏后,故A、C选项错误;
B、车厢向前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会出如由图所示的运动情况,故B正确;
D、车厢向后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后运动,和图中运动情况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提高跳远成绩,故A符合题意;
B、赛车在转弯时如果不减速慢行,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方向运动,易造成侧翻等事故的发生,容易发生危险,故B不符合题意;
C、禁止汽车超载行驶,是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过大,急刹车或者运动过程中,很难改变当时的运动状态,导致严重的后果,故C不符合题意;
D、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由于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多选题(共6小题)
25.【答案】ABCD
解:A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错误的原因是他不知道有摩擦力存在,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贡献是首先发现了力和运动存在关系,故AC正确;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
D、物体只有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才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故D正确。
故选:ABCD。
26.【答案】AC
解: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足球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一定有惯性,故A正确;
B、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高速公路对汽车限速不能改变惯性大小,故B错误;
C、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减小了质量,可以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故C正确;
D、赛跑运动员撞线后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C。
27.【答案】ACD
解:A、原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当突然启动,人的下半身随着车被迫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会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乘客会后仰,故符合题意;
B、向上抛出的石块,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最终落向地面,故不符合题意;
C、跳远运动员在助跑时,原来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会保持运动状态,故符合题意;
D、当其离开弦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会运动,故符合题意;
故选:ACD。
28.【答案】ABC
解: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掉在地上,利用了惯性,A正确;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利用惯性将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B正确;
C、运动员利用助跑,当跳起时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自己跳得更远,C正确;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利用摩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使其停下来,不是利用惯性,D错误。
故选:ABC。
29.【答案】ACD
解: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由于惯性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该选项说法正确;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是因为要克服阻力,与惯性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脚停止运动,而身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因此就会摔倒,该选项说法正确;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它具有惯性,因此能在空中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D。
30.【答案】BC
解:
(1)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故A错误,C正确;
(2)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共12小题)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故答案为:外力;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运动员起脚射门,足球离脚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还能继续飞向球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球落地后,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慢慢停下。
故答案为:足球有惯性;摩擦力。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用力踩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刹车闸与车轮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答案为:惯性;压力。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这是因为汽车本来就处于运动状态,当汽车刹车后,由于惯性汽车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车头保险杠被撞的凹陷进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惯性;物体的形状。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下半部与汽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人的上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
汽车做加速运动时,人的下半身随着汽车一起加速,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后倾倒。
故答案为:向后;加速。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飞行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所以跳高运动员,起跳后总要落向地面。
故答案为:仍然有;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列车平稳行驶时,小球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当列车加速时,绳子给小球一个向前的力,因为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就向后偏;
(2)火车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了绳子向左的力,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球就会向右偏,故车在向左运动。
故答案是:变大;左。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就要保持其他量不变,因此,应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从而使其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结合实验现象,再进一步进行科学推理,可以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再受阻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撞击树墩,斧子和手柄原来一起向下运动,手柄由于受到树墩对它的阻力,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下来了;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磕了几下之后,斧头就被套牢了。
故答案为:向下运动;静止;惯性。
4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投出去的篮球,离开手后,手不再对其施力,因此球没有受到手的作用力;
投掷出去的篮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
因为篮球在飞行中不断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并最终落向地面。
故答案为:没有;惯性;重力。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硬纸片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鸡蛋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鸡蛋不会随纸片飞出去。
故答案为:不会;惯性。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在桌子上叠放一堆棋子,用塑料尺快速打击底部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原处。
(2)上下棋子是在一起静止的,当下面的棋子迅速被击出时,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在重力作用下落在原处。实验说明了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用塑料尺快速打击底部的棋子,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上面的棋子落在原处;(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3)力的作用效果。
第1页(共1页)7.2
力的合成(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5N,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5N,向右
B.5N,向左
C.35N,向左
D.0N
2.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
A.F甲>F乙,F=F甲+F乙
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分别为8N和3N.那么它们的合力最小是(  )
A.11
N
B.8N
C.3N
D.5N
4.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阻力为50N,则下列关于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大小为750N,方向竖直向下
B.合力大小为650N,方向竖直向上
C.合力大小为750N,方向竖直向上
D.合力大小为650N,方向竖直向下
5.有甲乙两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甲力大小为3N,方向向左,乙力大小为5N,方向向右,若要保持物体静止,需另外施加一个力,其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8N,向左
B.2N,向左
C.8N,向右
D.2N,向右
6.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B.合力为零时,二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C.物体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D.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7.有关合力概念错误的是(  )
A.合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
B.合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
C.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考虑合力时就不用再考虑各分力了
8.一个在空中运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8N,若考虑空气阻力,其大小始终为3N,当小球竖直向上运动时和向下运动时,所受的合力分别为(  )
A.5N,11N
B.11N,5N
C.5N,5N
D.11N,11N
9.某同学用20N的推力推车,使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前方一位老人,他立即用200N的拉力拉小车。那么在这时小车共受到向后的力为(  )
A.200N
B.220N
C.180N
D.ON
10.一根细绳下端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竖直木杆,上面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当小环从木杆上滑下时,木杆对小环的摩擦力为Ff,则此时,细绳受到的拉力为(  )
A.Mg+mg
B.Mg+Ff
C.M+Ff
D.Mg+mg﹣Ff
11.如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A物体施加(  )
A.3N水平向左
B.6N水平向左
C.3N水平向右
D.6N水平向右
12.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水平拉力为5N,若把拉力增大到8N,仍使木块在该水平面上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
A.13N
B.8N
C.3N
D.0N
13.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
A.F1
B.F2
C.F3
D.F4
14.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
A.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15.小明用大小为30牛的水平力推重200牛的纸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他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时,立即改用大小为50牛的水平力往回拉纸箱,纸箱继续往前运动,在此过程中纸箱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20牛
B.50牛
C.80牛
D.150牛
16.一个物体同时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300N,则这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300N
B.600N
C.0N
D.0N或600N
17.F1、F2是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的大小为30N,方向向左,且F1的大小为10N,则关于F2的大小或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B.F2的大小一定是40N
C.F2的大小一定是20N
D.F2的方向一定是沿水平向左
18.一个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A.0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19.某同学用20N的推力推着小车,使小车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发现前方一位老人,他立即用200N的拉力向左拉小车,那么在这时小车所受的合力为(  )
A.200N
B.220N
C.180N
D.0N
2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A和吊篮B,一个人站在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00N,当人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A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800N
B.600N
C.700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牛和4牛的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
A.一定是2牛
B.一定是6牛
C.可能是8牛
D.可能是6牛
2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F1=4牛,F2=6牛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的合力大小(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3牛
C.一定是2牛
D.一定是10牛
23.如图中画出了物体A所受力的图示和标度,物体所受合力(  )
A.大小为1N
B.大小为3N
C.大小为4N
D.大小为7N
24.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F2,那么F=0
C.如果F1>F2,那么F=F1﹣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25.用50N的力去提水平地面的200N重箱子,但箱子没有动,箱子受到的合力为(  )
A.200
N
B.250
N
C.150
N
D.0
N
二.多选题(共2小题)
26.下列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与它的合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两力之差
D.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大于两力之和
27.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为1000牛,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0牛,则另一个力的大小(  )
A.一定是600牛
B.可能等于600牛
C.可能等于1400牛
D.可能大于1400牛
三.填空题(共20小题)
28.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1,则G和F1的大小关系是G 
 F1。
29.有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辆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N.当推力增大到150N时,小车受到的合力是 
 N。
30.每年端午节,全国不少地方都会举办“赛龙舟”。若甲船战胜乙船,则甲船的动力 
 乙船的动力,甲船拉乙船的大小 
 乙船拉甲船的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另外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合力。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小明推断支持力F和摩擦力f合力的方向是 
 的,理由是 
 。
32.图中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5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N。
33.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大小是30N,方向向东。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方向向西,则另一力的大小是 
 N,方向向 
 。
34.质量5kg的物体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5N,则它受到合力大小是 
 N,合力的方向 
 (g=10N∕kg)
3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共线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5N,其中合力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为 
 N,最小值为 
 N。
36.一个质量是50克的鸡蛋所受重力为 
 牛,鸡蛋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鸡蛋所受合力为 
 牛。(g=10牛/千克)
3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5牛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和8牛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而运动,其效果可用一个大小为 
 牛,方向 
 的力来代替,这个力是它们的 
 。
38.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在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合力的方向是 
 。
3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5牛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和8牛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而运动,其合力为 
 ,方向 
 。
40.重力为0.1牛的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若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所受的阻力f 
 0.1牛(选填:“<”、“>”或“=”)。
41.举重运动员用2000N的力将重为1600N的杠铃迅速举过头顶,这时杠铃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N,合力的方向是 
 。
42.地面上有一水桶,水桶重200N,一个人用160N的力竖直向上提这个水桶,则水桶所受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水桶的运动状态是 
 。
43.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
44.在图中,甲同学用力100N,乙同学用力200N,(二力作用在同一线),则在图中合力为 
 N,方向 
 。
45.重10N的物体悬挂在气球的下方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当悬绳突然断掉后的一瞬间,物体将向 
 运动。
46.一人在车前用200N水平向左的力拉车,另一人在车后用100N水平向左的力推车,使小车沿直线前进,则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是 
 N,合力的方向是 
 。
47.某同学竖直向上抛出一玻璃球,玻璃球重10N.若玻璃球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N,则玻璃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方向 
 。
7.2
力的合成(同步练习题)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答案】B
解: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故合力为两力的差F=F左﹣F右=20N﹣15N=5N,方向向左。
故选:B。
2.【答案】C
解: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对绳的拉力F甲,乙对绳的拉力F乙是一对平衡力,则由此可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等于两力之差;F甲=F乙方向相反,合力F=F甲﹣F乙=0,故只有C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F1=8N、F2=3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F=F1﹣F2=8N﹣3N=5N。
故选:D。
4.【答案】D
解:伞未打开时,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反,故合力:F=G﹣f=700N﹣50N=650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即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故选:D。
5.【答案】B
解:(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左且大小是3N的甲力,另外一个力水平向右且大小为5N和乙力,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F=F2﹣F1=5N﹣3N=2N,合力方向向右;
(2)若要保持物体静止,另外施加一个力必须与二力的合力平衡,即力的大小为3N,方向向左;
故选:B。
6.【答案】C
解:A、如果两个力方向相反,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一定小于其中一个力,故A错误;
B、合力为零时,二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力的三要素不同,故B错误;
C、若合力为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故C正确;
D、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大于任何一个分力,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A、合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故A正确;
B、合力可能小于任一分力,如一力大小为3N,另一力大小为5N,而两力的方向相反,则二力的合力应为2N,小于任一分力,故B错误;
C、由B项分析可知,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一分力,故C正确;
D、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D正确;
因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8.【答案】B
解:
(1)球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下,
则小球所受合力F合=f+G=3N+8N=11N,故AC错误;
(2)球在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上,
则小球所受合力F合′=G﹣f=8N﹣3N=5N,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解:因为同学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匀速前进,所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推=20N。
当他用水平向左的力拉车时,车仍水平向前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方向相同的。
则它所受力的合力F=F拉+f=200N+20N=220N。
故选:B。
10.【答案】B
解:当小环从木杆上滑下时,木杆对小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f,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小环对木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f,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对木杆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绳子对杆向上的拉力,小环对木杆向下的摩擦力和木杆的重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木杆处于平衡状态,故合力为0,则F=Mg+Ff,所以A、C、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B
解: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3N(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3N。
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和水平向右运动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3N。
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3N(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3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3N+3N=6N。
故选:B。
12.【答案】C
解:由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F=5N;当拉力增大后,因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因此摩擦力大小不变,则物体此时受到的合力:F合=8N﹣5N=3N。
故选:C。
13.【答案】C
解: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这个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对照图示可知,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F3。
故选:C。
14.【答案】C
解: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所以合力一定不可能为0,故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C
解:用大小为30牛的水平力推纸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所受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大小为30牛,方向向后;
当他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时,立即改用大小为50牛的水平力往回拉纸箱,纸箱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纸箱仍受到30牛的向后的摩擦力,则纸箱所受合力为拉力与摩擦力之和,
即F=50牛+30牛=80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是向后的。
故选:C。
16.【答案】B
解: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即F=F1+F2=300N+300N=600N。
故选:B。
17.【答案】D
解:已知合力大小为F=30N,方向向左,F1大小为10牛;
当F1向左时,F2也向左,大小F2=20N;
F1向右时,F2向左,F2=F+F1=40N,
故选:D。
18.【答案】B
解: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成,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故选:B。
19.【答案】B
解:∵同学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匀速前进。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和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推=20N。
当他用水平向左的力拉车时,车仍水平向前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方向相同的。
∴它所受力的合力F=F拉+f=200N+20N=220N。
经计算可知,B选项正确。
故选:B。
20.【答案】C
解:(1)开始时,物体A、吊篮B及人组成的系统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竖直向上的弹簧秤的拉力F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G=F=700N;
(2)人对A的拉力是内力,人用100N的力拉A时,物体A、吊篮B及人组成的系统受重力G与测力计拉力作用,由于系统所示重力G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G=700N不变。
故选:C。
21.【答案】D
解: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牛和4牛的力,若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F=F1+F2=2N+4N=6N;若两力方向相反时F=F2﹣F1=4N﹣2N=2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答案】A
解: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4牛和6牛的力,若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F=F1+F2=4N+6N=10N;若两力方向相反时F=F2﹣F1=6N﹣4N=2N,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3.【答案】A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F左=4N;F右=3N;
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F合=F左﹣F右=4N﹣3N=1N。
故选:A。
24.【答案】A
解:F1、F2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是否相同并不知道,所以有两种可能:
如果方向相同:F合=F1+F2,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如果方向相反:F合=F1﹣F2,合力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综上分析可知,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5.【答案】D
解:由于箱子不动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26.【答案】CD
解:A、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最小,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F1﹣F2,故合力大小不可能小于两力之差,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同一直线的两个力的合力,当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故合力不可能大于两力之和,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D。
27.【答案】BC
解:因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所以同方向时,力的大小等于:1000N﹣400N=600N;反方向时,力的大小等于:1000N+400N=1400N.所以B、C选项都正确。
故选:BC。
三.填空题(共20小题)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支持力也等于G。
故答案为:=。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①在水平方向上,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0;
②当推力增大到150N时,其摩擦力仍为100N,则其合力为150N﹣100N=50N,其方向同推力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0;50。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龙舟是靠船员划桨而获得动力,甲船战胜乙船,说明甲船获得的动力比乙船大;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船拉乙船的力和乙船拉甲船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大于;等于。
31.【答案】竖直向上;木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二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解:木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二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竖直向上;木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二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因为拉力小于物体重,所以物体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G=F拉+F支,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支=G﹣F拉=20N﹣5N=15N。
故答案为:0;15。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因为合力方向水平向东,而已知其中一个力的方向向西,所以另一个力为较大的力并且方向向东,故大小为合力的大小加上另一个力的大小,即:F2=F+F1=30N+80N=110N。
故答案为:110;东。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物体所受的重力:G=mg=5kg×10N/kg=50N,方向竖直向下;
(2)阻力f=5N,当物体竖直下落时,重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F合=G﹣f=50N﹣5N=45N,合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45;竖直向下。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时,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2)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10N,F2=5N,则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10N+5N=15N,最小值:10N﹣5N=5N。
故答案为:15、5。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1)鸡蛋的质量m=50g=0.05kg,
鸡蛋受到的重力:
G=mg=0.05kg×10N/kg=0.5N;
(2)鸡蛋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鸡蛋受到的合力为0N。
故答案为:0.5;0。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故F=F1﹣F2=8N﹣5N=3N,方向向右,所以我们可用一个大小为3N,方向向右的力来代替,这个力也就是它们的合力;
故答案为:3,向右,合力。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伞未打开时,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反,故合力:F=G﹣f=700N﹣50N=650N;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即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
650N,竖直向下。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
由题知,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8N﹣5N=3N,方向与较大的力8N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3N;水平向右。
4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木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木球的运动状态;下落时,合力为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差,由于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故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减小;
(2)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受平衡力作用,所受的阻力与重力相等,即f=0.1牛。
故答案为:减小;=。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杠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600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2000N作用;
(2)杠铃所受的合力F合=F﹣G=2000N﹣1600N=400N,合力的方向与支持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400;竖直向上。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水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200N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160N;水桶受到的合力为F合=G﹣F=200N﹣160N=40N。
(2)∵G>F,∴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没有将水桶提起,处于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40;静止状态。
4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物体B水平向右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N、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物体B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大小相等,为5N.
(2)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B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不变.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5N(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5N+5N=10N.
故答案为:10;水平向左.
4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图中,两位同学作用力方向相同,所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和,
即F=F1+F2=200N+100N=300N,合力方向与分力的方向相同,即合力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300N;向右。
4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得,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悬绳断裂后,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上升。
故答案为:0;上。
4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由题意可知,两个人的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同;
故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和,即合力为:F=F1+F2=200N+100N=300N;
方向跟每个力的方向相同,即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300,水平向左。
4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玻璃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阻力也是竖直向下。所以此时苹果受到的合力:
F合=G+f=10N+2N=12N,方向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12N,竖直向下。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