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国知识问答
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洲
,
诸葛亮用兵
,
草船借箭
,
三个臭皮匠
,
张飞吃豆芽
,张飞妈妈姓吴
,
2.
请你猜一猜戏剧中代表人物的脸的特点
曹操
关羽
张飞
3,知识抢答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学习分析战争胜负原因的方法,培养分析相似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曹操的评价,学会正确、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不过是其中的小插曲,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三国时期的发展,为后来新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
军阀混战
曹操崛起
东汉末年形势图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曹操
袁绍
曹操
1、时间:
2、交战双方:
3、结果:
公元200年
曹操
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VS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表现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各抒己见
袁绍:兵多粮多,出兵10万,但骄傲轻敌,听不进部下意见。
曹操:兵力只有三四万,但善于用人,精于谋略。
曹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刨根问底
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
——翦伯赞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唯才是举
论从史出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经济上:
实行屯田
奖励农耕
袁
绍
曹
操
曹
操
曹操统一北方
1、时间:
2、交战双方:
3、结果:
4、作用:
公元200年
曹操VS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形势示意图
龟虽寿(部分)
汉.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官渡之战后的天下形势示意图
图说历史
三顾茅庐
《隆中对》
联孙抗曹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第二篇章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1、时间:
2、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VS
1、时间:
2、交战双方:
3、结果: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为什么我的二十万大军竟然打不过五万孙刘联军?
战术上失误
心理上骄傲轻敌
地理上将士水土不服,传染病盛行
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之败在于骄傲
孙刘之胜在于联盟
——易中天
1、时间:
2、交战双方:
3、结果:
4、作用: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章
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魏
蜀
吴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2年
建业
魏
吴
蜀
大家来找茬
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新闻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
魏
蜀
吴
新闻发布会
曹魏重视农耕
农业强国
蜀锦行销三国
丝绸大国
吴船远航夷洲
造船王国
话说曹操
8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能否促进社会发展
话说曹操
作为军事家,曹操兼并群雄、统一北方;
作为政治家,曹操励精图治、改革弊政;
作为文学家,曹操开宗立派、慷慨悲壮。
孙刘联军
官渡之战(200年)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曹操
袁绍
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
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课堂小结
课文的总结:
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计,?统一北方奠基础。
老骥伏枥志千里,208年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赤壁之战定大局,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定都建业吴旗举。
三国经济大发展,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造大船,联系内地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