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汽化和液化 (第一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5 15: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环九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日期:
周次:
星期:
课题
2.2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
六环
新课导入
自学探究
效果展示
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九步
课堂导入
目标展示
自学指导
自学检测
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
教师精讲
师生总结
作业练习
教学目标
知道汽化的概念及汽化的两种方式通过体验蒸发、归纳出蒸发的概念和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水沸腾的特点
重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难点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水沸腾的特点的过程
教学准备
酒精、棉签、烧杯、温度计(大烧杯和小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火柴、ppt课件等
新课导入用棉签簪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四个字,然后让同学们观察字的变化。提问:酒精有什么变化?字哪里去了?合作探究(一)观察蒸发现象,自学课本P34图文内容,小组互动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汽化。汽化有

两种方式。2、涂在你手背上的酒精有什么感觉?过一会发生什么现象?同时你问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3、将温度计从烧杯中的酒精取出,温度计的示数怎么样变化?这说明
(蒸发吸热)。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现象叫蒸发,蒸发在
条件下都能发生,蒸发需要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列举生活中液体蒸发现象的实例。地面的积水变少了
2、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
3、夏天在教室地面洒水降温)6、“火州”里的坎儿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连通器)坎儿井为什么能节约水资源?(减慢蒸发速度)(二)观察水的沸腾,自学P35—36内容,观看教师演示实验,完成以下任务:7、在P35图2—15实验中,在进行器材组装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的顺序,盖纸板的目的是
(缩短加热时间)。8、实验中看到“白气”不断从杯中冒出,这些“白气”实质是
(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产生过程需要放热;水在沸腾前响声
(大),气泡
(较少),变化
(从大到小)
;水沸腾时响声
(小),气泡多,变化
(从小到达)。所谓: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就是这个道理。9、根据小组探究手机的数据,记录在P35表格中,完成图2—16的时间—温度图像。(见ppt课件)10、观察在水沸腾实验后,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还
(不能)沸腾,说明沸腾需要
(吸热)三、效果展示班级分4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随机展示自学中的问题,其他小组参与补充完善和优化、点评。教师讲解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师讲解题目为3、4、6、7、8五、课堂训练1、测量沸水的温度应该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为什么?2、液态氧中含有液态氮,应该怎样分离它们?六、课堂小结1、谈一谈你们小组各有什么收获?2、你在本节课中还需要什么帮助?3、你还有哪些困惑?七、板书设计2.2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1、蒸发2、沸腾八、作业设置
A组www
P38
1、3
B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