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上生物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上生物 3.3.3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5 09: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通过尝试制作叶的临时装片和资料分析获得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整体难度偏大,时间比较紧张。在两个探究竟中,可首先让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好氧菌的分布状况找到产生氧气的部位,进而找到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在去观察叶片的结构,更好的理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
分析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模仿制作叶的临时装片,运用显微镜,尝试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情感目标
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制作叶的临时装片
难点:制作叶的临时装片
对策:引导学生仔细操作,教师给与适当帮助。
教学用具
实验室,多媒体
教学方法
探究法,提问回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事 导入(一):展示藕的产量和荷叶数目的关系,推测荷叶有怎样的作用?
导入(二):我们已经探究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材料,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在哪里呢? 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探究竟 —资料分析 1.让学生仔细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分析”,说出自己的推断。
2.让学生到讲台对照挂图或者多媒体展示,接受其他学生质疑。
3.得到结论:叶绿体周围产生了氧气,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 1.仔细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分析”,说出自己的推断。
2.到讲台对照挂图或者多媒体展示,接受其他学生质疑。
3.得到结论:叶绿体周围产生了氧气,是发生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竟—实验 1.衔接:既然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你认为叶子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担当”此项“重任”?
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让学生对照课本做实验,观察,得出叶子充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所具有的结构。
4.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2.学生推测,说出自己的理由。
3.进行实验
4.成果展示
大家谈 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和理由。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和理由。
知识链 1.提出问题,展示挂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2.问题如下:
(1)叶片的组成分为哪三部分?
(2)各部分结构特点如何?有怎样的功能呢?
(3)为什么说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
(4)光合作用完成了哪两个方面的转化?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实际用 1.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第一部分“枝繁叶茂”
2.以问题方式,让学生自学实际用的内容。
3.问题:
(1)什么是立体农业呢?
(2)立体农业的初级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想一想 让学生充分讨论。 讨论
试试看 让有种蒜黄经验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课后实施。 讨论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身边事
探究竟——资料分析
结论:
探究竟——实验
思考和推断:
实验成果和结论:
知识链
叶片的各部分名称 组成 特点 如何有利于光合作用?









实际用
(一)根深叶茂
(二)立体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