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5 05:39:13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张骞(公元前164-公元前114年),今汉中人,汉武帝时,他在朝廷当侍从官,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张骞
找一找:西域的范围
阳关
玉门关
地理概念:(狭义)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现新疆地区;(广义)葱岭以西的更广大的地区。








天山以北
天山以南
葡萄
西域种植着许多独特的水果和蔬菜品种
胡(核)桃
胡葱(火葱)
胡瓜(黄瓜)
胡萝卜
玉石是西域名产
大月氏
大月氏
匈奴人控制
乌孙
古代匈奴人图
匈奴人:逐水草
习涉猎
忘君臣
略婚宦
驰突无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联络乌孙国进攻匈奴
公元前(BC)138年
公元前(BC)126年
未完成联络乌孙国的任务,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公元前(BC)119年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状况。
学习探究:张骞通西域的过程
初,张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年),唯二人得还。
——《史记·大宛列传》
他身上有何精神品质?
敢于冒险
勇于开拓
忠于国家
有强烈的责任感
意志坚强
张骞持节西行
二、丝绸之路
1、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鄯善
阳关
玉门关
于阗
疏勒
大宛
葱岭
塞琉西亚
西

大月氏








丝绸之路
西安西北
和田南
若羌
巴格达
(古

马)




咸海
(波斯湾)
喀什
敦煌西




长安
河西走廊
葱岭
中亚、西亚、欧洲
今新疆地区
起点
(2)海上丝绸之路
②南海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①山东
朝鲜、日本
马六甲海峡
印度南端
锡兰
(3)
南方丝绸之路(补充)
成都
印度
缅甸
请你说说下列哪些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胡萝卜






汗血马









明察秋毫
玻璃谷纹璧
胡萝卜




毛织物






中国
中亚
罗马
印度
葡萄
黄瓜
2、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东西
方之间的贸易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
公元前60年(汉宣帝)
(2)职能:
总管西域各项事务
(3)意义: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班超出使西域
(1)时间:
公元73年(东汉明帝)
(2)原因:
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中断
(3)意义: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班超
(4)发展:
①甘英出使大秦
②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视频:西域的管理
????????????????????????????????????????????????????????????????????????????????????????????????????????????????????????????????????????????????????????????????????????????????????????????????????????


西域
战国

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