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2.4.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角平分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2.4.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角平分线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5 11: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角平分线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轴对称性,认识角的对称轴.
2、理解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3、区分角平分线与角的对称轴.
4、经历探索角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5、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角的轴对称性,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探索新知
活动1
如图,直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如果沿直线OC翻折,你有什么发现?
角是轴对称图形吗?角平分线是线段的对称轴吗?
【教材建议】:学生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轴对称性.
活动2
角平分线是否也有像线段垂直平分线一样的特殊性质呢?
如图,在∠AOB的角平分线OC任意取一点P,PD⊥OA,PE⊥OB,PD与PE相等吗?为什么?
通过证明,你发现了什么?用语言描述你得到的论.
【教材建议】: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大胆提出猜想,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进行验证猜想.总结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符号语言一并写出(强调性质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通过提问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活动3
如果任意一个点在角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反过来,结合上节课所学,你有什么猜想?
如图若点Q在∠AOB内部,QD⊥OA,QE⊥OB,且QD=QE,点Q在∠AOB的角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通过上述探索,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教材建议】:学生通过观察或画图,大胆猜想、细心分析,运用所学知识验证问题的正确性.归纳总结得到角的平分线的判定方法.教师特别强调这样的点必须在角的内部.
【设计意图】:通过命题的逆命题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助于对角平分线的理解和掌握.
环节二:例题讲解,新知内化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C的平分线上.
【教材建议】:学生仍会找全等三角形,而不直接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以学生为主进行分析,并由学生自己完善、简化证明的思路.另外让学生知晓:1、三角形平分线必定交于形内.2、证明了三角形平分线交于一点,找三角形的内心只需作任意两角的平分线相交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和书写加深对角平分线的理解,证明中要找简单的方法,方法越简洁越好.
学生练习: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BD=6㎝,则D点到AB的距离为多少?
环节三: 拓展延伸,深化新知
例2、“西气东输”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世工程,现有两条高速公路l1、l2和两个城镇A、B(如图),准备建一个燃气控制中心站P,使中心站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并且到两个城镇等距离,请你画出中心站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学生练习:
1、利用直尺网格线作图():
①在C上找一点,点C ②在射线上找一点Q,Q=QC( 不写作法,需描出关键格点)
【教学建议】: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学生实际问题要数学化,请学生上黑板解答.注意作出点后要下结论.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大对知识的运用,学以致用.
环节四: 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的想法.
【教学建议】
学生先小结,提出疑问然后由老师解答.
【设计意图】
小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目标检查:
一、认真填一填
1.___________是角的对称轴,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有_________个.
2.如图,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且PM⊥OA于点M,PN⊥OB于点N.当PM=2cm时,PN=________cm.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
(1)若BC=9,B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
(2)若BD:DC=3:2,点D到AB的距离为6,则BC=__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O是∠ABC和∠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OE⊥BC,
OF⊥AC,D、E、F是垂足.
(1)对于等式:①OD=OE;②OE=OF;③OF=OD,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以得到等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而可以得到等式_________;
(2)因为OF=OD,所以点O在∠________的平分线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心选一选
5.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B=40°,∠BAD=30°,则∠C的度数为( )
A.70° B.80° C.100° D.110°
6.如图,∠1=∠2,若∠3=30°,为了使白球反弹后能将黑球直接撞入袋中,那么击打白球时必须保证∠1的度数为 ( )
A.30° B.45° C.60° D.75°
三、耐心做一做
7.如图,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相同的正方形,∠AOB画在方格纸上,请在小方格的顶点标出点P,使点P落在∠AOB的平分线上.
8.如图,在Rt△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F⊥AC于点F,且DE=DC.试比较BE和F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无数 2、2cm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 4 10 4、OD=OE ,OE=OF ,OD=OF A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B 6、C 7、略 8、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