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页的例题9、 “练一练”、练习三第14-1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3、能用“平方千米”作单位描述一些土地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
【教学难点】
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光盘、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忆、揭示揭题。
1、回忆:计量大面积土地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2、填一填
1公顷=( )平方米 4公顷=( )平方米
20000平方米=( )公顷 70000平方米=( )公顷
3、引入:同学们,在计量大面积土地时,除了常常用“公顷”作单位外,还有一个常用的单位——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揭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1、创设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出示例9的情境图,学生读一读。
四川九寨沟面积大约是720平方千米;
三峡水库的面积大约是1000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面积大约是250平方千米。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大约是2933平方千米。
介绍: “平方千米”这个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常用的单位,平方千米可以用
“k㎡ ”表示,(出示:平方千米可以用“k㎡ ”表示)。
3、追问: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自主交流各自的想法。
4、学生自主推算进率
(1)介绍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学生自主推算进率。
边长1000米(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1=1平方千米,因为1000×1000=100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又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出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5、单位换算:
30平方千米=( )公顷
6000公顷=(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400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小结: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书第17页)
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和注意点。
2、练习三第14题。
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并说出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1)学生说一说后交流
(2)交流汇报:(板书)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强调: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3、练习三第15、16题。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2)全班交流(3)根据错误情况作方法强调,补充习题在练习。
4、练习三第17题。
上面五个省的地图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画下来的,我们江苏省的实际面积是10.26万平方千米,请你估计其他几个省的实际面积大约各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课后,请同学们查看中国地图,了解哪些省区的面积比较大,以及其他你感兴趣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测量或计量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在进行有关面积计算的习题中,先用平方米为单位求出土地的面积,再换算成平方千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