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5 17: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
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
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
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
2.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
3.一辆汽车先用1h行驶了40km,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5h行驶了50km,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25km/h
C.30km/h
D.33.3km/h
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4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m
B.整个
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0.2
m/s
C.物体在
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
0~5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20s
内的速度大
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7.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v-t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10.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
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1.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  )
A.汽车在做减速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0m/s
B.汽车在做减速运动,其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22.5m/s
C.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
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0-t4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t2-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同学们乘
坐旅游大巴去黄山旅游。导游用温柔的话语给游客讲解沿路的风景时提示:6米车厢是我们旅游时的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0.5s.则大巴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km/h,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导游是
的。
14.小丽在参加体育考试的400m跑测试时,以小丽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
的,小丽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min40s,则她的平均速度是
km/h。
1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4s,后一半路程用6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全程平均速度是
m/s。
16.汽车以V1的速度匀速驶上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从坡顶沿原路以V2的速度匀速返回,则上坡与下坡的时间之比为
,上下坡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
,4s内的平均速度是

18.如图所示,是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时,每隔0.2秒记录一次小球位置的图象,由图可知,小球所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v1与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v2相比,v1
v2(选填“>”、“<”或“=”);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19.如图甲所示,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
cm.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1min内在冰面上滑行了36m,则它的平均速度为
m/s.若以运动的冰壶为参照物,座位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0.某物体以21.6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全程的三分之一,通过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的速度是8米/秒,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1.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5)vBC
vAC(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选填“A”或“B”)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2.小明骑自行车以36km/h的速度从家里出发,行驶了120s后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停留了80s后返回,再过经过100s回到家。求:
(1)目的地离小明家有多远?(2)自行车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
23.甲、乙两同学比赛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时以A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处,不休息,再达到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甲上坡的速度为匀速4m/s,30s后抵达坡顶,马上下坡,下坡速度为匀速6m/s。
(1)坡长SAB为多少米?
(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3)如果乙同学整个过程中,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4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6m/s,最后谁将赢得比赛?(通过计算说明)
24.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
1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5:DCCCC
6-10:BBDDA
11-12:DD
13、12;43.2;运动
运动;14.4
6;4;4.8
10m/s;15m/s
变速;<;0.0625
11.60;0.6;运动
20、7.2m/s
21、;(2)40.0;
25.0;(3)小;(4)同一位置;(5)>;(6)B
22、:(1)目的地离小明家有1200m。
(2)自行车来回全程的平均速度8m/s。
23、(1)坡长sAB为120m;
(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8m/s;
(3)如果乙同学整个过程中,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4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6m/s,最后乙赢得比赛。
24、:(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为4h;
(2)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为81km/h;
(3)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