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钱穆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①连年战争,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②秦国商鞅变法,实力超群,具备条件;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招募各国人才,知人善任。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归纳秦统一的原因?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秦
楚
齐
韩
赵
魏
燕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郑
蓟
勃
海
海
东
河
水
水
汾
咸阳
秦
前221年
2、概况:
①时间:
②顺序:
前230-前221
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的建立
①时间:
②都城:
③建立者:
公元前221年
咸阳
嬴政
4、秦朝的疆域
东
海
长城
陇
西
南海
问题思考: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与地方制度
①中央: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郡县制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监察
行政
军事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郡
县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这套制度有何作用和影响?
想一想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最后她不愿意要这条裙子了,打算退货,裁缝让她填一份文书。结果她突然发现自己变成‘文盲’了,因为文书上的文字她一个都不认识。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经济上:统一货币——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
半两
秦朝半两钱
秦半两钱钱范
半两钱的币值:在正常情况下,一石米值一百钱,一匹马值一万钱。到了秦末汉初,
一石米值一万钱,一匹马值一百万钱。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情景再现:
秦始皇要从咸阳出发去泰山巡游,因为原来各国的道路的宽窄不一,结果换了五次马车。
珠江流域的粮食要运送到长江流域,因为没有水路连接改走旱路,更是走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请问:情境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车轨不统一、交通不便
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
视频:秦
北击匈奴
临洮
辽东
军事上:击匈奴,修长城
秦长城遗址
秦灭六国
秦朝建立
嬴政前221年
建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
统一
度量衡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
建立
巩固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