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热机的效率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2内能的利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该章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一节,是中考中的热点部分,且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电学中效率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效率的概念,已有热机部分知识,但对效率还是狭义的认识,学习本节内容后有助于学生建立广义上效率的概念,认识到只要有能量转换或转移就会有效率问题,有助于学生各部分知识间的融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认识到热机效率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与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值的物理意义及其相关计算。
难点
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学生生活实际中已经有炉子效率的概念,但比较模糊并没有深入思考过相关问题,本节教师应重点把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想办法联系起来,引起学生探求欲,提高授课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2分钟)进行新课一、燃料的热值(5分钟)二、内燃机的能量转化与热机效率(8分钟)三、检测反馈(10分钟)四、课堂训练(15分钟)
老师提问: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你还见过哪些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汽油机采用汽油做燃料和柴油机采用柴油做燃料,如果消耗相同质量的汽油和柴油,使用哪种燃料获得的能量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燃料的热值。学生阅读教材“一些燃料的热值”,写出自己获得的有关热值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内燃机中,燃料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了吗?还可能到哪里去呢?可用什么方法表达能量的变化?组织学生讨论节能和有效揽胜燃料的途径与方法,并由此引导学生了解热机效率,探讨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5、26页“科学、技术、社会”中的资料,并鼓励学生讨论和查阅课外资料,写一篇就“从火车到火箭”中感兴趣的问题或看法的科学小论文。课堂小测与评价,教师点评、纠错
学生举例,然后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后得出: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学生阅读课本,认识燃料的热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写出自己思考的结论学生讨论,分析内燃机中燃料释放能量的去向,并用自己的方法加以表达。学生讨论节能和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和方法同,并由此了解热机效率,探讨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学生讨论、阅读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测与评价并展示
设置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的传递信息的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及时反馈
课堂小结2分钟
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激励评价,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1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热机的效率燃料燃烧:化学能
内能
热值: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热值单位:J/kg (读作:焦每千克)热量的计算公式Q=mq热机的效率:η=Q有用/Q总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能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还有欠缺,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发现、创新是人的一种天性,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发展这种天性,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联结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具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注重学用结合。本节课中还是没有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索热情,练习也不太够,没有达到课前预定的高度,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练的量与点拔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