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实验2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实验目的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使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测出若干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电流I值,然后在坐标纸上以I为纵轴、U为横轴画出I-U曲线.
(2)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小灯泡的电阻很小,故电流表采用外接;应使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
3.实验器材
小灯泡,4 V~6 V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坐标纸.
4.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将小电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右图所示电路.
(2)测出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
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U/V 0 0.2 0.4 0.6 0.8 1.0 1.2 1.6
I/A
U/V 1.6 2.0 2.4 2.8 3.2 3.6 3.8
I/A
(3)画出伏安特性曲线.
①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以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②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
③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拆除电路、整理仪器.
5.注意事项
(1)电路的连接方式
①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3.8 V,0.3 A)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
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连接:目的是为了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
(2)闭合电键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0的一端,从而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电压能从0开始变化,同时,也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小电珠两端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
(3)I-U图线在U0=1.0 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 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
(4)电流表选择0.6 A量程,电压表量程的选择视小电珠的额定电压而定,即使用的若是“3.8 V,0.3 A”的小电珠,选用电压表的15 V量程,若使用“2.5 V,0.6 A”的小电珠,则选用电压表的3 V量程.
(5)保持小电珠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要缓慢增加到额定值,记录I后马上断开开关.
(6)误差较大的点要舍去,I-U图象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
6.误差分析
(1)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阻并非无穷大,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
(2)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
(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误差.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采用如右图所示电路,实验中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示数变化而电压表指针不动,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 )
A.灯泡中灯丝已烧断
B.滑动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C.灯泡内部短路
D.滑动变阻器A端接触不良
【解析】 电流表示数变化,说明该电路是通的;而电压表指针不动,由U=IR,只能说明电阻已短路(R=0 Ω).
【答案】 C
故障分析题关键是要依据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
1.在例1中,若电压表示数变化而电流表指针基本不动,答案如何?________.
【解析】 电压表示数变化,说明变阻器、电流表都是完好的,若电灯也完好则电流表示数应有明显的变化,电流表指针基本不动说明电灯灯丝已断,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只是通过电压表中的微弱电流,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A
一般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某同学研究了一白炽灯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
I/A 0 0.040 0.072 0.094 0.116 0.156 0.182
U/V 0 0.75 1.38 1.80 2.30 3.20 4.30
I/A 0.195 0.210 0.220 0.230 0.248 0.264 0.280
U/V 5.00 6.10 7.20 8.30 10.30 12.30 14.30
请完成下列工作:
(1)在右图的方格纸中画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
(2)实验过程中用到了下列器材: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30 Ω)、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4 Ω)、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01 Ω)、开关一只及导线若干,请在下图中按实验要求连接实物接线图.
(3)从图线和实验数据均可看出,当该灯泡两端的电压大于3.2 V时,灯泡的阻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通常我们把小于3.2 V的图线区域叫做线性区域,大于3.2 V的图线区域叫做非线性区域,那么当该灯泡正常发光时,其电压值是在线性区域还是在非线性区域?为什么?
【答案】 (1)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所示
(3)在非线性区域,因为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的温度为上千摄氏度,因此肯定在非线性区域
作I-U图象时,要根据题目提供数据的情况,选取合适的坐标刻度.
2.某同学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I数据: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灯泡发
光情况 不亮 微亮 渐亮 正常
发光
(1)试在下图上画出U-I图线.当U<1.40 V时,灯丝电压与电流成________比,灯丝电阻________;当U>1.40 V时,灯丝的温度逐渐升高,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小灯泡功率逐渐增大时,灯丝电阻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右图(可从原点画起) 正 不变 增大
(2)开始几乎不变,后来逐渐增大
(3)增大
本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1.连接电路:将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右图所示的电路.
2.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移动 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已经画好的表格中.
滑动变阻器触头
3.画出伏安特性曲线.
(1)在坐标纸上以 为横轴,以 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2)在坐标纸上描出 对应的点.注意横纵坐标的比例标度选取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占据 为宜.
(3)将描出的点用 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灯泡的伏安性曲线.
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
U
I
各组数据
整个坐标纸
平滑的曲线
1.(考查点:实验原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将电压表、电流表连入电路,应( )
A.采用电压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
B.采用电压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
C.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
D.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大得多
【答案】 C
2.(考查点:伏安特性曲线的应用)如右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画出的I-U曲线图.曲线上a、b、c表示小灯泡的三个状态,设这些状态所对应的小灯泡的电阻为Ra、Rb、Rc,消耗的电功率为Pa、Pb、Pc,则( )
A.Ra
C.Pa【答案】 ACD
3.(考查点:实际功率的求解)一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0,当加在灯上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1/2时,灯上消耗的功率P应是( )
A.P=P0/4 B.P=P0/2
C.P>P0/2 D.P0/2>P>P0/4
【答案】 D
4.(考查点:实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若不考虑误差得到的U-I图线应是过原点的直线
B.实验中得到的图象不是直线,是测量误差造成的
C.实验中得到图象是曲线,是由于灯丝温度造成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C
5.(考查点: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所示为灯泡L1“220 V,100 W”,L2“220 V,60 W”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根据该图线可以确定L1、L2串联在220 V的电源上时,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大约为( )
A.1∶2 B.3∶5
C.5∶3 D.1∶3
【答案】 D
6.(考查点:实验原理及应用)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下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2)在如下图所示的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 V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电流的两倍,则流过灯泡b的电流约为________A.
【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灯泡两端电压可从零调节,这说明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分压接法,故应选用甲图.
(2)在方格纸上根据U-I数据描点、连线,其U-I图象如下图所示.随U和I的增大,图线上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切线斜率越来越大,故其电阻变大.
(3)因流过R的电流是流b灯电流的两倍,所以流过a灯的电流是流过b灯电流的3倍,即Ia=3Ib,3Ua+Ub=3 V,结合图象可知,当Ib=0.07 A时,Ub≈0.3 V,此时Ia=0.21 A,Ua=2.6 V,
Ua+Ub=2.9 V≈3 V
所以Ib≈0.07 A.
【答案】 (1)甲 (2)U-I曲线见解析 变大 (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