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7 10: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阶段性测评卷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观察秦朝疆域图,下列对其解读无误的是(
)
①东至辽东,西到陇西
②西域归入了秦朝版图
③北边与匈奴接壤
④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事件,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反映了(
)
A.秦灭六国,统一度量衡
B.秦灭六国,秦末农民起义
C.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D.秦的暴政,统一度量衡
4.小华同学搜集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庄舞剑”等成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
A.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年。这个“新的朝代”指的是(
)
A.张楚政权
B.汉朝
C.王莽新朝
D.西汉
6.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材料主旨是(
)
A.轻徭薄赋
B.无为而治
C.崇尚节俭
D.减轻刑罚
7.“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郡(意思是:王国中分出的侯国转由周边的郡管辖)。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材料表明“推恩令”的颁布(
)
A.加强了思想统治
B.削弱了诸侯势力
C.促进了经济发展
D.维护了诸侯利益
8.“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因而武帝(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D.实行盐铁专营
9.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其目的不包括(
)
A.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B.扩大统治基础
C.巩固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0.“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儒法并用
C.重用外戚
D.“以德化民”
11.汉武帝临终前,册立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同时下令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处死,开了“立子杀母”的先例,此后被许多朝代沿用。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
)
A.诸侯叛乱
B.宦官专权
C.外戚干政
D.农民起义
12.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了东汉后期(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13.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12月3日共同召开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发布会,称在黄河流域的郑州市阳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丝织物,经研究证实,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丝绸,距今5500年左右。西汉时期,丝绸经丝绸之路传往欧亚。下列图片与丝绸之路无关的是(
)
A.阳关遗址
B.商旅图(敦煌壁画)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河南洛阳白马寺
14.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表明(
)
A.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B.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D.“蔡侯纸”的原料易找,便于推广使用
15.下图为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引导图》据此可以推知汉代医学界(
)
A.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B.注重从民间收集药方
C.主张通过运动来健身
D.手术时使用麻醉药剂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一)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必要技能,观察下面年代尺,回答问题。(4分)
(1)把年代尺上“(
)”内容补充完整,并计算西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2分)
(2)秦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短暂,但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请说出秦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2分)
(二)了解文化昌盛的秦汉文化。(6分)
(3)图1是哪本著作的目录?作者是谁?(2分)
(4)图2是我国古代哪一技术发明?这一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图3典籍作者是谁?这部著作的历史地位如何?(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君与民,如鱼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贪婪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优,天下坏也。(坏:大乱,人民起义)
——《汉书·贾山传》
(1)依据材料一,分析“天下坏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
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2分)
材料二
:从汉高祖即位到汉景帝后元三年的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中国古代堪称典范的轻徭薄赋政策,在此期间农民的负担是最轻的。从文帝十三年起,又连续免除全国田赋长达11年,在这期间,农民来自农业税的负
担没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绝无仅有的。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与民休息”的主要举措。由此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2分)
材料三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昃乃罢,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
郡县,精简官员。结果,裁并四百余县,官员十置其一。期间国势昌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3)材料三中,介绍了刘秀的哪些为政之策?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帝王的所作所为及其不同的结局,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18.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和制度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泛指新征服的东方地区)的大批封建(分邦建国)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指以镐京和洛邑为中心的区域)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新皇帝”是谁?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
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汉时期的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某校七年级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今丝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任务一
【张骞凿空】(6分)
材料一
:如下图。
(1)图1中的壁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仔细观察图2,简要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1、图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任务二【交流通道】(5分)
材料二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蓿等植物,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朝输出的主要是什么类型的物品?对比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输入的具体内容从中说明了什么?(2分)
(3)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该设置说明了什么?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东汉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任务三
【合作新路】(4分)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4)依据材料三,概括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形成了怎样的核心精神。(2分)
(5)作为21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2分)
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关注“带一路”,宣传“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D?5.B?6.C?7.B?8.A?9.D?10.B?11.C?12.C?13.C?14.D?15.C
二、简答题
16.(1)210年。(1分)
(2)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政治上的基本格局;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任意一点1分,共2分)
(3)《伤寒杂病论》。(1分)张仲景。(1分)
(4)造纸术。(1分)降低了书的成本,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1分)
⑸司马迁。(1分)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1)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2分)
(2)轻徭薄赋。(1分)“文景之治”。(1分)
⑶释放奴婢,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3分)光武中兴。(1分)
⑷统治者要爱惜人民,实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意想相近即可,2分)
18.(1)分封制。(1分)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推动了文化交流。(2分)
(2)秦始皇(嬴政)。(1分)郡县制。(1分)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分)
(3)秦:统一文字;焚书坑儒。(1分)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1分)
(4)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国家统一。(意思相近即可,2分)
四、探究题
19.(1)张骞出使西域。(1分)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大秦(或欧洲)。(4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1分)
(2)技术及手工业品。(1分)汉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超西域。(1分)
(3)西域都护。(1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或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1分)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1分)
(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精神。(2分)
(5)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关注“带一路”,宣传“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