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阶段性测评卷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时间:75分钟满分:75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周易》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距今约170万年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体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道:“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5.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学习卡片,空白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标题:__________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位: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A.大汶口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若要了解河姆渡居民原始农业的相关历史下列考古发现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
A.木制器具
B.彩色陶器
C.石制器具
D.碳化稻谷
7.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8.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
)
A.云南元谋
B.陕西西安半坡村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余姚河姆渡
9.下图是民国27年广西农民银行发行的农产证券,该农产证券上的人物是传说时代教民开垦耕种的(
)
A.盘古
B.伏羲
C.炎帝
D.黄帝
10.《周易·系辞下》记载:“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甘肃秦安出土的彩陶盆
B.大汶口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11.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12.《史记》记载:“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下列发明创造与“轩辕”相关的是(
)
A.发明纺织
B.制造船只
C.制作彩陶
D.发明骨针
13.传说是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对历史所作的记录。下列属于传说的是(
)
①炎帝尝百草、种五谷
②仓颉创造文字
③黄帝发明弓箭
④半坡人使用陶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秩序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5.成语“尧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尧、舜时期的太平盛世得益于实行(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微观描述】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请根据北京人复原头像,描述北京人的头部特征。(3分)
(2)【时空纵览】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凝结了众多考古学家的心血。请仿照下列时间轴上的例子,在方框处写出北京人遗址的相关史实。(3分)
(3)【铸币纪念】下图是2004年发行的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纪念币。简述北京人遗址承载的历史价值。(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考古学者曾描述北京猿人的用火场景用火是他每日生活的长项,他以紫荆的枝条作燃料,在开放的火塘上烤出肉香,火将温暖带进当时尚存的洞穴,使夜晚凶猛的野兽不做非分之想,对于他们来说,火是珍贵的资产、无边的力量。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自然界,从而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中国通灵》
(1)结合材料一,说说火的发现在北京人生活中的作用。(4分)
材料二
: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土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原始农耕生活时代出现的陶器。(2分)
材料三
: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
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
——汉·班固《白虎通义》
(3)请归纳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原始人类在用火方面经历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4分)
18.尧舜禹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劳苦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1)根据材料,概括尧和禹的美德。(4分)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史记·五帝本纪》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制度?该制度的主要考核标准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尧舜禹文化经过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和演进,特别是经过儒家文化的弘扬,已经深深融化在民族的血液里,滋养着民族的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重要源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尧舜禹文化的哪些基因?(2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星罗棋布—多元并发】(3分)
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1)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育的主要摇篮。观察以上示意图,概括其主要分布于哪几个流域。
任务二
【源远流长—多元一体】(6分)
(2)根据上述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河姆渡人的介绍小短文,150字左右。
任务三【民族交融血缘认同】(4分)
(3)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简述人们拜祭黄帝的理由。
任务四
【良渚之光实证文明】(2分)
良渚古城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实中华五年文丽史的圣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4)良渚古城遗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D
7.A
8.B
9.C
10.D
11.A
12.B
13.A
14.A
15.A
16.⑴答案: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答出其中3点即可,一点1分)
⑵答案:1929年。(1分)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2分)
⑶答案: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2分)通过对北京人的研中华人民共和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2分)
17.⑴答案:烧烤食物、防寒取暖、驱逐野兽、照明。(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⑵答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任意一点1分,共2分)
⑶答案:燧人氏钻木取火。(1分)变化:从使用天然火到可以人工取火。
意义:进一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增强体质。(言之有理即可,1分)
18.⑴答案:尧:天下为公;(2分)禹: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⑵答案:禅让制。(2分)是否为贤德之人。(2分)
⑶答案:和谐、民主、平等、友善、诚信。(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9.⑴答案: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3分)
⑵答案: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该流域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适合水稻的生长,河姆渡人制造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建筑以避风雨,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河湖纵横,河姆渡人发明舟船,便于交通;猪纹陶钵表明河姆渡人已经饲养家畜,也展现了河姆渡人高超的制陶工艺和审美情趣。总之,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出现和磨制石器的使用,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的发展为河姆渡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6分)
⑶答案:华夏族起源于以黄帝为首领的炎黄部落联盟,人们尊崇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创造了文字,伦制作了音律,首发明了算盘,黄帝的妻子螺祖会丝,擅长织黄帝及其部族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4分)
⑷答案:有城市、水利系统、发达的手工业等,说明良渚古城遗址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