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语文要素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语文要素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5 22: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主要内容。
2.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能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切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奥林匹克格言中有一条是“更快、更高、更强”,这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不畏强者,敢于斗争,勇于胜利,而且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勇于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今天我们将要探寻的是“更快”。(板书课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2.引导学生就课题谈感受。
二、指导如何“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课件出示几段话,让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后,用简短的语言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正在为难的时候……
预设:第一句说的是“什么是搭石”,第二句说的是“赵王很为难”。
2.全班交流:如何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预设:第一个句子里的“这就是搭石”,第二个句子里的“为难”,都是对前面文字的总结,这就是“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很快理解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思,加快阅读的速度。
三、实践“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记录阅读时间,检查阅读效果
1.出示学习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在学生进行计时阅读之前,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记下所用的时间,是指自己把握了课文内容、读懂了这篇课文的时间,而不是自己的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要在确定自己已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的时间。
(2)阅读时要借助关键词句以及前几课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2.检测阅读效果。让学生看课后第二题,根据记忆和理解,按照运动速度的快慢给这些词语排序。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结合关键词语,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词语排序完全正确;有的学生可能只关注了部分关键词语,词语排序会出现一些错误。
四、交流阅读体会,进一步学习如何“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1.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请词语排序正确的同学分享阅读体会,可以说说自己用了多长时间,可以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说说自己是如何找到关键词句的。
预设1:我发现基本上每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一种事物,这个事物就是关键词。
预设2:我还发现每个自然段讲的都是一个事物比另一个事物速度更快。
预设3:我看到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就猜到这个自然段讲的是猎豹比鸵鸟的速度快。
预设4:我带着问题读书,一边读一边找答案,提高了阅读速度。
2.以第3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刚刚还有一部分同学没能快速找到所有的关键词句,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找准关键词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第3自然段。请大家想一想:这段话里的关键词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第3自然段第一句讲的是猎豹比鸵鸟的速度快,第二句讲的是猎豹到底有多快,第三句说的是猎豹的速度是陆地上最快的。归结起来,我认为这段话的关键词句是“猎豹比鸵鸟的速度快”。
3.小结:刚刚在分享读书体会时,大家也提到了,每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一种事物,都讲了这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速度更快。借助关键词句,同学们能快速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读得更快了,内容把握也更加准确了。
五、再读课文,总结方法
1.提出阅读要求:从“什么比什么快”入手,边读边勾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句。
2.组织学生谈阅读体验。
预设1:我读书的速度提高了很多,感觉课文内容很清晰。
预设2:我找到了关键词句:飞机比游隼速度快,火箭比飞机速度快,流星体比火箭速度快,光的速度比流星体还快。
3.教师相机板书:游隼 飞机 火箭 流星体 光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找关键词句,我们快速了解了文章内容,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我们还知道了怎么找到一段文字的关键词句。今后大家在读书时,不仅要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及时捕捉有用信息,抓住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课时目标
1.认识“鸵、赢”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等10个字,会写“猎豹、冠军”等11个词语。
2.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文,提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关于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
预设1:课文从人奔跑的速度开始写,题目为什么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预设2:还有没有比光速更快的事物?
预设3:什么是“游隼”?
预设4:“流星体”是什么?
预设5:我没明白“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的意思。
2.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问题方向,我的问题字词理解
课文结构
表达方法
联系生活
3.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有的是关于文章写法的,还有的是从课文中受到的启发。我们要带着问题再次阅读,看看你有没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
二、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交流阅读收获
1.学生默读全文,交流阅读体会。
预设1:通过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我发现“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指的就是光。
教师评价:通过再次阅读我们弄明白了之前没有读懂的内容。
预设2:还有没有比光速更快的事物?课文里没有答案,我想在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来阅读。
预设3:什么是“游隼”?“流星体”又是什么?我读到“游隼、流星体”这些不理解的词语时,没有停下来,因为这些词语不影响我对课文的理解,课后我想通过查字典来了解。
教师评价:看来很多同学对课文提到的科学现象产生了兴趣,课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当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预设4:课文从人奔跑的速度开始写,题目却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我认为是为了吸引读者去阅读。如果题目是“什么比人的速度更快”,大家就没有阅读兴趣了。如果课文的内容从猎豹讲起,不与人的奔跑速度比较,我们就很难感受到猎豹的速度有多快了。
2.小结:当我们借助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结构,发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高效地读完全文了。(板书:借助关键词句,抓住表达特点快速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1)“赢”字我知道和钱财有关,是“获利”的意思。二年级时学过《“贝”的故事》,我知道带“贝”的字大多与货币有关。我们可以把“赢”字拆为“亡”“口”“月”“贝”“凡”进行记忆。
(2)“鸵鸟”是一种鸟,所以“鸵”字是鸟字旁。
(3)我知道“瀚”的意思是“广大”,可以组成词语“浩瀚”。
(4)多音字“冠”读作“guàn”时,是动词,居“第一位”或“把帽子戴在头上”的意思,文中的“冠军”一词取第一个义项。读作“guān”时,是名词,是“帽子”的意思。
3.教师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2.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首先,教学中教师极力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各种事物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他们情感的参与,直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透彻,体验也更深刻。其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享有充分地阅读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