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少年中国说》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少年中国说》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5 12: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13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用“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细读选文,请将句子和对应的象征含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的巨大声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国的伟大前程。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中国并非“老大帝国”,而是有着灿烂前景的“少年中国”
创造强大未来之国,责任在少年身上,少年强大则国强大
意思是: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二、延伸阅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表。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选自《少年中国说》)
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岳武穆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_________。
理解句意,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是不要虚度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______)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现了岳飞对功名的无比渴望,对征战的无比轻视。(______)
“哀时客”是指为时局而哀伤的政客。(______)
“少年中国之少年”是指勇于担当,立志建设少年中国的一代民族新人。(______)
根据意思写句子。
抛弃“哀时客”这一名号,把自己的名号改变成“少年中国之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结尾的一句,我能体会到( )
作者不再因为时局而哀伤,而是树立理想,增强斗志,努力成为建设“少年中国”的“少年”。
从更改名字开始,努力改变自我。
三、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从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下想一想下列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
“神州”指:_________________ “海内”指: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指:_________________ “知己”指:__________________
连一连。
爆竹声中一岁除 《满江红》 (宋)王安石
清明时节雨纷纷 《水调歌头》 (唐)王维
明月几时有 《元日》 (唐)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 《清明》 (宋)岳飞
凭栏处潇潇雨歇 《送元二使安西》 (宋)苏轼
文中说汉字“是人类的一绝”,请陈述文中的两个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今日 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D
梁启超 岳飞
√ × √ √
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A
泛指祖国。  四海之内,泛指祖国各地。形容极远的地方。  知心朋友。
其形声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