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12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也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行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的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和五方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气息变成了______;他的声音化作了______;他的眼睛变成了______;他的肌肤变成______;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______;他的血液变成了______;他的汗毛变成______;他的汗水变成了______。
天和地既然都分开了,盘古为什么还要头顶天,脚踏地,不休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短文第3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
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蔽雨、充饥解渴。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幻想——( ) 光明——( ) 温暖——( )
燥热——( ) 笼罩——( ) 恼怒——( )
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 )树林 一( )高山 一( )大河
“远古时代”又称( )
A.上古时代 B.太古时代 C.洪荒时代
这篇文章表现了夸父什么样的精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结尾说:“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无私奉献的报偿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巨浪掀翻了一条渔船,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一个小时之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乘风破浪,向岸边驶来。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呼着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筋疲力尽地跑到海滩边后,却听到志愿救援队的队长宣布: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否则救援船就会翻覆,那样所有的人都活不了了。
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这时,救援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救援自愿者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的人,16岁的汉斯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母亲抓住了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你知道,10年前,你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消息也没有。孩子,你现在是我唯一的依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去!”
看着母亲那日渐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直打转,但是他强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妈妈,我必须去!”他坚定地答道,“妈妈,您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会怎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竭尽全力地去履行我们的义务。”汉斯张开双臂,紧紧地拥吻了一下他的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一个小时,对忧心忡忡的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太漫长了。终于,救援船再次冲破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只见汉斯正站在船头向岸上眺望。在岸上,救援队长把手握成喇叭状,向汉斯高声喊道:“汉斯,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队长。请您告诉我妈妈,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岌岌可危——(______) 惴惴不安——(______)
题目“无私奉献的报偿”中的“报偿”在本文中表面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
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
人们“欢欣鼓舞”是因为___________,“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是因为 。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说明天气很恶劣,与下文的好消息形成对比,起着衬托的作用。
交代了时间是晚上,海面上即将发生海啸,衬托了人们的惶恐。
这是环境描写,从天气、狂风、海浪来写,说明人们的心情很兴奋。
这是环境描写,说明当时情况很危急,一场灾难即将发生,烘托了人们的恐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汉斯的母亲苦苦劝阻汉斯参加救援工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两个词语来概括汉斯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
风和云 雷声 太阳和月亮 大地 四极和五方名山 江河 花草树木 雨露
因为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
盘古虽然死去了,但是他的整个人都幻化为天地万物。
现实 黑暗 寒冷 清凉 显露 高兴
片 座 条
A
这篇文章表现了夸父为追求光明坚持不懈、顽强不息的精神,为了大家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
这更加充分表现了夸父造福人类、死而后已的精神。
危在旦夕 忧心忡忡
汉斯找到了哥哥保罗 在无私奉献后所得的回报
看到救援队平安回来 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
D
汉斯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汉斯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消息也没有
勇敢、无私奉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