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那么是不是任意两种元素的原子之间都能结合成新的物质呢?
大约110种元素
3700万种物质
问题
化
学
键—
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在Cl2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2Na
+
Cl2
====
2NaCl
点燃
思考与交流:
试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NaCl是怎样形成的。
Na+
Cl-
电子转移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2Na
+
Cl2
====
2NaCl
点燃
一、离子键
1.定义: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3.实质:
静电作用
引力
斥力
活泼金属元素
活泼非金属
哪些元素间易能形成离子键?
思考
一、离子键
1.定义: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2.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3.相互作用:
静电引力
静电引力
斥力
4.成键元素: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
特殊:AlCl3(共价键)
特殊:NH4+X-(离子键)
一、离子键
5.离子化合物:
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
例如:
KOH
、NaCl、
K2SO4
、CaO、NaH等
1.定义: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叫做离子化合物
2.属类: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课堂练习
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
D
)
练习2.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
示的各原子组中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的是:
A.10与12
B.8与17
C.
11与17
D.6与14
(
C
)
二、电子式
1.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2.原子的电子式:
3.阳离子的电子式:
H+
Mg2+
H
O
Cl
结论1: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
O2-
Cl-
二、电子式
4.阴离子的电子式:
结论2: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1.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
×
×
×
Na+
S
:
:
¨
¨
2-
思考:
2.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
硫原子,
溴离子,
钾离子
·S·
··
··
K+
[
Br
]-
··
··
:
:
:O:
[:Na:]+
[:S:]-2
:
:
:
:
:
:
二、电子式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AB型
AB2型
A2B型
S
2-
Na
Na
NaCl
Na2S
MgCl2
结论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放一起
二、电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
Cl
Na
Cl
Na
Mg
2
Br
Br
S
K
K
S
2-
K+
K+
Br
Mg
Br
结论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注意
①原子A的电子式
+
原子B的电子式→化合物的电子式
②不能把“→”写成“=”。
NaCl
K2S
MgBr2
⑴
用电子式表示BaCl2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NaF的形成过程
原子A的电子式
+
原子B的电子式
→
化合物的电子式
本节小结
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成键本质)
活泼金属原子M
活泼非金属原子N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Mm+
阴离子Nn-
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
离
子
键
离子化合物
用电子式表示
例
Cl
Mg
Cl
Mg
2
Cl
Cl编写人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章
第三节
化学键(1)
【学习目标】
1.
理解离子键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2.
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
1.
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2.
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知识链接】
1.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______个(He为______个)电子,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_个,易______电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______个,易______电子。
2.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导航1】
【实验1-2】课本P21
观察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钠燃烧有
色火焰,集气瓶内
色消失,形成了浓的
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画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Na
Na+
画出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l
Cl—
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就需要
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要
电子。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
转移到氯原子的
上,形成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通过
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氯化钠。
【课堂探究】
一、离子键
定义:
。
1.成键微粒:
和
。
2.成键本质:
。
3.成键条件:
。
【思考】:“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典型例题1】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各组原子中能以离子键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预习导航2】
二、离子化合物
定义:
。
【课堂探究】
【典型例题2】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化合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规律总结】
1.通常
族的活泼金属与
族的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只存在于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
3.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
。如:NaOH、NaCl、Na2CO3
、MgCl2、NH4Cl、NH4NO3、K2SO4、K2S、Na2O等都是离子化合物。
4.金属和非金属不一定形成离子键,例如:AlCl3;非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NH4Cl。
【预习导航3】
三、电子式
1.定义:
。
【课堂探究】
2.表示方法
(1)原子的电子式:即表示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即表示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Al
Si
Cl
(2)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就是离子符号本身,如Na+;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然后标出所带电荷,如氟离子
[:F:]—
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
Mg2+
S2—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NaCl
MgCl2
K2S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还要用弧形箭头表示出电子得失转移的方向。
Na2O
【典型例题3】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达标检测】
1.
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H2O
B.
CaI2
C.
KOH
D.
NaNO3
2.
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Ca2+[:F:]
2
—
B.K+Cl—
C.Na+:Br:—
D.K+[:S:]
2—
K+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H2SO4
B.
N2
C.
HCl
D.
Na2O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
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
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
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5.
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依次为(
)
A.Ca和Cl
B.K和S
C.Ca和F
D.Mg和F
6.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A.
KI
B.
HBr
C.
Na2SO4
D.
NH4Cl
E.
H2CO3
7.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
O
2
—
S
2—
Na
Al3
+
KF
CaCl2
Na2O
8.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KCl
(2)MgF2
(3)Na2S
【课后作业】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B.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C.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NaCl中除Na+和Cl-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2.下表中元素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离子键的是( )。
元素
a
b
c
d
e
f
g
原子的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
b和g B.
a和c C.
d和g D.
e和f
3.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苛性钠
B.
碘化氢
C.
硫酸
D.
醋酸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B.
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D.
金属K不能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5.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
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
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多用
6.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NaF
(2)BaCl2
7.氮化钠(Na3N)是一种实施管制的化学品,它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是由
键形成的。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
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
。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比较Na3N中两种微利的半径:r(Na+)
r(N3-)(填“>”“=”或“<”)。
【知识小结】
..
..
..
PAGE
1
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敏于随。《离子键》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理论性只是占有一定的篇幅,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此情况,用实验和视频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和相关视频来直接看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2)
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3)
能熟练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的演示,提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
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化学乐趣。
(2)
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形成与实质。
2.
教学难点: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5、教学方法
教法
情景引入
问题引导
科学探究
练习反馈
学法
讨论法
分析法
探究法
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物质是不可缺的,不论在哪里都能接触到,例如我们每天做菜放的食盐,供我们呼吸的氧气,维持生命活动的水等等。在初中,我们学习了物质是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的?食盐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呢?【问题引导】回答得很好。我们再想想,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自然界中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那么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的呢?
思考,回答:原子、分子、离子。食盐由氯元素和钠元素构成。聆听、思考、领悟
从社会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引入课题,使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学习新知
【实验视频】请同学们观看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视频。现象实验方程式【讨论】请同学们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它想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它想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得到1个电子。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与钠和氯气性质完全不同的氯化钠。【讲解】像这样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引导】离子键成键微粒、实质?【讨论】离子键的成键元素。【提问】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吗?2.所有非金属化合不能形成离子键吗?【得出结论】1.AlCl3形成共价键2.铵盐中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之间是离子键。【讲解】像氯化钠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属类。【强调】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小牛试刀】给出练习题,完成后讲解
画出Na和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氯化钠是怎么样形成。认真观察、参照对比讨论回答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回答问题阅读课本概念、做笔记、理解离子键的涵义思考讨论、回答、与老师共同总结做笔记领悟离子化合物的涵义思考、回答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不但确立了探究方向,而已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格清晰明了,便于回答归纳。渗透旧知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涵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离子键相关知识的掌握找出正确答案使学生感到有成就感
学习新知
【过渡】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只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讲解】1.电子式的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2.电子式的表示方法(1)原子(2)阳离子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3)阴离子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4)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放一起(5)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放一起【小牛试刀】给出练习题,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并向其他同学讲解,教师点评
聆听、做笔记学生展示,向其他同学讲解
加深学生对电子式的掌握通过学生自己对习题的讲解,增加学生的信心和表达能力,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总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涵义一一描述。给出知识框架图,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无止境】同学们,每天还会不断地有新物质为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再增添一丝色彩,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新物质形成的奥秘,这些新物质或许是自然界自发生出来的,但是更会是人类造出来的。而你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宰,某些新物质或许就是你们创造出来的,请同学们课下探究共价键的形成,写出NaOH与Ba(OH)2的电子式并比较不同之处。
翻看笔记与教材、回忆、思考聆听、想象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方法和交流表达能力。学生学以致用,激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情,勇于探索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
化学键
1、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实质:静电作用
2、离子化合物
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8、教学设计特色
对于本教学设计,我是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整体考虑进行设计的。总的来说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层层深入学习新知、构建体系的过程,并且基于对学生学情和教材的分析,选择合适、高效、一一对应的教法与学法,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感受化学学科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