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5 14: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
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水源 B.植被与土壤 C.土壤与降水 D.日照与海拔,
读下图,完成 3-4 题。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
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回答 5-6 题。
图中 M 地最适宜布局( )
A.银行 B.学校 C.生鲜市场 D.居民住宅
6.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部门是( )
A.旅游部门 B.城建部门 C.消防部门 D.民政部门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 7-9 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迁移农业的土地利用过程一般为焚地→耕作→休耕→再生林。下图为赤道附近某地区土壤肥力变化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图中“休耕”与“再生林”阶段分别为(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11.乙阶段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湿地大量吸收养分 B.淋溶作用强烈
C.耕地化肥补充不足 D.气候趋于恶化
青海省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 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 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下图,完成 12-14 题。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湿地退化 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 D.草场退化
13.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导致荒漠化加剧 B.提高了经济效益 C.土地利用率下降 D.增加植被覆盖率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16 题。
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枯竭 B.水资源枯竭 C.石油资源枯竭 D.可采林木资源枯竭16.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IT 等高新科技产业 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其中游一带,绿洲发育情况最佳。但随着早期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地区荒漠化加剧。下表为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间段土地荒漠化动态度
(单位:)统计表。荒漠化土地动态度,是用来定量描述土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据此回答 17-18 题。
导致 1977—1986 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不合理的灌溉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开垦
18.关于表格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该地荒漠化土地面积总量在减少
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
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木里煤田曾因违法违规开采、过度开发造成当地草原湿地生态环境被破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为此,青海省政府责令涉事企业限期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经过一年多的环境综合整治,木里煤田的环境面貌已大有改观。回答 19-21 题。
19.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 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 D.草原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20.针对木里煤田附近一座座高达几十米、动辄上千万立方米的渣山,其治理措施首先是()
A.异地搬迁 B.降低坡度 C.就地烧毁 D. 就 地 掩 埋
21.公共裸露区域种草是有效的整治措施,但是难度较大,原因是该地区( )
A.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B.多山地,交通不便
C.海拔高,气候恶劣 D.海拔高,氧气缺乏
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 22-23 题。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 b 所示,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历史上经常洪水泛滥,
航运条件差。1962~1971 年间被渠化为一条近似直线的人工河
道,并沿河修建了 6 级水坝。1976 年开始了河道的恢复工程,
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下图示意基西米河区域,读
图完成 24-25 题。
24.1962~1971 年间,基西米河河道渠化,修建水坝是为了( )
①防洪 ②发电 ③利于航运 ④便于灌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1976 年进行河道恢复工程的目的是( )
A.促进旅游业发展 B.扩大养殖规模 C.利于土地开发 D.恢复河流生态
二.综合题(3 小题,共 50 分)
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火地岛夏凉冬冷,降水地区差异显著。岛上雪山重峦叠嶂,群山环绕森林密布;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
推测火地岛降水的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6 分)
说明甲地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8 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 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 90 万增加到近 230 万,灌溉面积由 300 万亩增加到了500 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多年平均径流量柱状图及用水结构图。
(1)结合柱状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6 分)
(2)结合右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8 分)
根据材料信息,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在 1500 亿吨以上,已探明煤炭储量 306.7 亿吨,相当于东北三省煤炭储量总和的 1.8 倍。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中,呼伦贝尔市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下图为呼伦贝尔市的位置及资源与交通分布图。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 分)
目前,呼伦贝尔市正着力发展与煤炭开采和加工相关的设备制造业,试分析其积极意义。(6 分)
在呼伦贝尔市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宜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10 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A C A B C A B C B D C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B B C C C B 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降水西部多、东部少;该岛全年受西风影响,西部山脉纵列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6分)
(2)该地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利于保温,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利于防震。(8分)
27.(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6分)。
(2)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8分)。
28.(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临近国界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6分)
(2)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发达,引进与煤炭开采和加工相关的设备制造业,可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可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可增加就业机会;可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6分)
(3)采矿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矿区开发会破坏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矿渣与弃土乱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造成粉尘污染;废矿中的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在干旱区开矿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等。(任答4点,共6分)
措施:加强对矿产开发的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建设堆放场地;对废弃矿坑及时进行回填;对矿区进行复垦,种植适宜植被;综合利用矿渣弃土;利用矿坑蓄水发展水产业或矿区旅游业等。(任答4点,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