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 气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2)学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分析信息、查找资料等推进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化学物质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原有装置改进的基础上,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
教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 教师讲解,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
教具: 多媒体、与氧气制备有关的仪器药品
一、 导入课题
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气。氧气如此重要,那些方法能得到氧气,实验室是怎样制取氧气的呢?
二、讲授新课:
1、药品的选择
知识回顾: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方法。
强调:实验评价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一般要求安全快捷,经济,操作方便。
提问: 下列哪些物质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资料介绍:
(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
提问: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加快吗?
提出问题、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
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2、实验原理
资料介绍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得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O2
3、实验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
(1)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
(2)反应条件
分为 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
(1)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根据气体的密度 密度比空气小,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下排空气法
依据原则选取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
连 检 加 收 验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和结论
①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广口瓶内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通过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收集氧气。
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时 (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气是 色 的气体
判断一瓶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实验时,填加长颈漏斗的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的底部必须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地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这是因为
5、验证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6、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总结归纳
三、小结
四、巩固检测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1、 药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2、 反应原理 催化剂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O2
3、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4、 操作步骤 连 检 加 収 验
5、验证验满 带火星的木条
6、注意事项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从氧气的用途入手,围绕“实验室中如何获取氧气”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探究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仪器和方法,并通过一些列问题的提出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验中获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从而上升到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的特点是能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的特点与认知能力,充分利用实验、投影等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上,也多用讨论等方法加以落实,在练习复习上也采用了投影并结合实验及生活例子来加以巩固提高。
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今后在教学中要多采取“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感悟化学的神秘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