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4.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5 14: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探究

探究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剂的性质
②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找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比较,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
②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
②通过实验,丰富科学体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
师准备:⑴准备分组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与实验桌上(试管5支,8℅的H2O2,MnO2,瓷片(粉笔末)锥形瓶,等等
⑵导学案
⑶电子白板 课件
生准备:预习教材,分好组
探究过程
探究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资料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 拿出一集气瓶,内装满了氧气,让学生猜:集气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提示:①它是空气的一种成分;②其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设问】:同学们想知道这瓶氧气在实验室是怎样制取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回答
后一学生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体验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使学生初识氧气
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

实物演示
2分钟
引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
引出本节的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 1分钟

活动探究,
探索新知 内容(1)小组学习
①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流程
②引导学生看课本87页活动天地
③抽学生读第三段。
表扬,鼓励。
看书,交流
生读第三段 既尊重了教材,又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制取氧气的流程(药品),同时也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怎样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呢

3分

内容(2)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和原理
【 活动1】引导学生参照课本88页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表中的3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表
1:在试管里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另取一试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3.再取一试管,加入瓷片(或粉笔,土豆等),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填写表格:
试管编号
产生气体速率
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2
3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对好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合作完成实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二氧化锰在双氧水产生氧气时的作用。

资料
①导学案
PPt
5


【问题】比较上述三个实验,哪个最适合在实验室制氧气?你的理由是什么? 思考、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交流,可让学生明确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制气的药品) PPt板书
2分钟
【 活动2】引导学生在用过的二氧化锰(即上面实验C试管)中,再加入双氧水溶液。观察带火星的木条能否再复燃,可反复进行
【下发资料】 “催化剂的概念及理解”
引导学生学习资料并重点指出:“一变,两不变”的原则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讨论交流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谈学后感想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催化剂有个丰富的认识。

资料
②ppt及导学案
5分钟
【 活动3】
引导学生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练习本上书写,小组内互相检查 加深学生对实验药品及实验原理的理解 ppt出示
板书
1分钟
探索新知 内容(3)实验装置的选择
【分组自学资料】: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讲解):O2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
各小组合作学习资料,讨论交流对“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的理解 通过学习资料,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的仪器,及怎样组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资料
③ppt出示
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

5分钟

内容(4)实验制取一瓶氧气
ⅰ【教师演示实验】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整个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ⅱ【学生实验】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先制得氧气
教师巡回督导。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仔细观察,交流归纳实验步骤。
学生小组合作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由于学生第一次做气体的制取实验,实验操作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还不太明确。因此,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为学生实验指明了方向,很有必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更能培养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放开让学生大胆做,让学生从实验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获得成就感。 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10分钟

交流反思,学以致用 【问题】
①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使用时要插入液面以下?
②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玻璃片是直接盖上还是慢慢平推?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可以收集吗?为什么?
④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上?
教师引导,抽生回答
【分组下发资料】友情提示:“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讨论。小组内选代表回答
学生看资料 通过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更加明确科学实验的严谨,加深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代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要角色。从而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导学案
资料
④友情提示(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4分钟
引导小结,升华新知 【问题】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存在怎样的困惑?
分组讨论 概括总结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要总结的好习惯)

2分钟
布置作业,拓展提高
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也可制得氧气。请同学们课后交流。查阅资料。设计相应的实验装置,写出反应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




(七)、探究设计实施与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探讨。对一些方法和步骤还比较陌生,有时还不知所措。在进行中要不断进行指导和提示。同时,随时要紧扣本节教学目标,落实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由于课堂上学生活动多可能在时间分配上有些紧,教师要注意掌控。另外:课前的准备要充分,特别是资料的制作应该具有可视性,符合科学性
板书设计:
力求简明,美观,实用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 (液) 二氧化锰 (固 )
2.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度
催化剂
“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
发生装置
3. 装置
收集装置
4.操作顺序:“查”“装”“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