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质量守恒定律
O
H
H
O
O
O
H
H
H
H
H
H
水分子
通电
氢分子
氧分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分裂成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1、提出问题:
一、实验探究: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
增加了? 减少了? 不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2、猜想与假设
(反应前)称量
发生反应
(反应后)称量
3、实验与事实
称
(蓝色溶液 ) (蓝色沉淀)
硫酸铜 +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氢氧化铜
CuSO4 NaOH Na2SO4 Cu(OH)2
方案1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 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结论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
①固体粉末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Na2CO3+HCl NaCl + H2O + CO2
反应原理:
探究实验2
解释和讨论
②天平指针偏向右(变轻)
1
2
反思和评价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水 +二氧化碳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水 +二氧化碳
在敞口容器中:
气体
气体
m2
>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m1 m2
m1
=
O
H
H
O
O
O
H
H
H
H
H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
H
H
H
O
O
+
2H2O
2H2
O2
===
通电
水的电解:
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前后;
1、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不变。
2、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种类
数目
质量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不 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解释一些事实
3.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2. 进行有关的计算
O2
MgO
我来了
我走了
Mg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为什么?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M(镁 ) M(氧化镁)
<
1、( )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补充练习
2 进行相关计算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2. 在化学反应A+2B = 2C+D中,6gA和 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
为( )
A.18g B.24g
C.12g D. 16g
1、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3、求物质的组成
元素的种类不变
2、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C,H
O
3、求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1) O2+2S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
SO3
(2)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应是 。
(3)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为 。
XY3
CH4
3、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反应前
反应后
B
6:2=3:1
4个
1种
小结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内容
原因
原因
应用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