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 《演唱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 《演唱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16 12: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唱《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明亮、柔美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唢呐配喇叭》。
(2)编创律动表现歌曲吹唢呐与吹喇叭欢快的气氛。
(3)带领学生收集矿泉水瓶和沙子创造性自制沙锤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里乐拉”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这首湖南民歌耐人寻味。
教学重点: (1)用明亮、柔美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唢呐配喇叭》。
教学难点:编创律动、用沙锤为歌曲伴奏的整合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教师用书、教案、音乐课本、一些矿泉水瓶和沙子、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教师讲述:今天课前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好听的课外歌曲《请你唱歌歌》,请同学们拿起右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打拍子。
(2)板书出示四三拍的指挥图式。
师问:歌曲是几拍子的?
学生即性回答:三拍子的!
二、新课
教师讲述:接下来大家再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拿起右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打拍子。
(3)播放《唢呐配喇叭》音乐,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打拍子。
师问:这首歌曲又是几拍子的?
学生即性回答:二拍子的!
师说:很好,这首歌曲是二拍子的,它的指挥图式是右手右下第一拍,之后,再次从右下方向右上方滑动抬起手为第二拍。
板书出示四二拍的指挥图式。学生模仿老师的正面指挥动作手势和背面指挥动作手势一起打拍子练一练。
(4)展示唢呐与喇叭的图片,学生观赏。
教师简介歌曲讲述: 《唢呐配喇叭》是湖南民歌,中速、热烈地情绪,1=2/4,表现人们吹着唢呐与喇叭欢庆节日热闹欢快的场景。
教师讲述:接下来,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即兴回答:愿意!
(5)教师范唱范奏。
教师讲述:接下来,同学们跟我一起模仿吹喇叭吹唢呐欢庆节日热闹场景的律动吧!
(6)编创律动活动
教师示范正面动作要领: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指模仿吹笛子的动作,正上方扬起来吹奏四拍,正下方放下来吹奏四拍,向左上方扬起来吹奏四拍,再向右上方扬起来吹奏四拍,最后转回正下方放下来吹奏四拍。带领学生跟音乐跳一遍,然后教师示范背面动作,带领学生跟音乐跳一遍。
(7)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两至三遍。
(8)复习音阶练习:1,2,3,4,5,6。带领学生打拍子视唱歌曲的旋律两至三遍。
(9)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 I 5 – I 5 0 3 0 I 1 — II
哩哩 哩哩 哩 噜 噜 噜
提示学生:抬头挺胸做直,两肩膀自然放松,两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张嘴吸气之后歌唱,吸气与歌唱动作很连贯。
(10)教师用范唱法教唱两遍,师唱上句,生接下句一遍。生唱上句,师接下句一遍。
歌曲处理:第一句女生弱唱,第二句男生弱接唱,从“里乐拉”到结束男女生强声齐唱。
(11)编创小乐器伴奏:
沙锤:2/4 X 0 I X 0 II(观看沙锤节奏课件图式)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歌唱了《唢呐配喇叭》,这首歌曲表现了人们吹着唢呐与喇叭欢庆节日热闹欢快的场景。但是,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并没有使用唢呐和喇叭为歌曲伴奏,大家都体会到生活当中的音乐无处不在,刮风的声音、脚步声、闹钟的声音等等。因此,我带领同学们创新的应用一些矿泉水瓶和沙石子自制了一些沙锤,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沙石子放入矿泉水瓶里,拧紧盖子即可,沙石子不易太多,也不易太少。看!同学们像我这样双手倒着拿起“沙锤”的瓶口模仿我的动作打节奏!
具体方法:
女生拿“沙锤”,男生徒手模仿打节奏一遍,跟音乐练习伴奏一遍。
男生拿“沙锤”,女生徒手模仿打节奏一遍,跟音乐练习伴奏一遍。
教师及时发现打节奏中的错误,反复纤正。
(12)编创律动与小乐器伴奏整合表演
具体方法:
女生拿“沙锤”,男生模仿吹唢呐、吹喇叭的律动表演一遍,反复纤正男生的律动不准确。再次表演一遍。
请若干名学生在前台打节奏,一部分女生打节奏,一部分男生跳律动完整表演一遍。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培养学生编创律动、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和律动表演的整合表演能力。课堂上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