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6 08:5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 1 理想实验的魅力
1.历史上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
代表人物 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看法 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即力是①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观察+直觉
伽利略 如果没有摩擦阻力,运动的物体将保持某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力②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实验+逻辑推理)
笛卡儿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③____原来的方向 数学演绎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实验事实 如图所示,AB、BC是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从AB斜面上某高度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BC斜面,所到达的高度略低于在AB上释放时的高度
推理1 若两个斜面均④____,则小球在右侧的斜面上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推理2 若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例如BD或BE),则小球在右侧的斜面上⑤____原来释放时的高度,且在右侧斜面上将滚得更远
推理3 若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直至变成水平(例如BF),则小球将无法达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将以⑥____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
结论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局限 (1)接触面不可能绝对光滑;(2)水平面不可能无限长
意义 (1)伽利略用“实验+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3)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局限性
知识点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⑦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意义 (1)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因此又叫⑧____定律。
(2)揭示了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或所受⑨____为零)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了力是⑩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而说明了力是使物体产生?____的原因
注意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牛顿第一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在有些参考系中,不受力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参考系叫作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例如:地面或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均可以看作惯性系)
知识点 3 惯性与质量
概念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状态或?____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表现形式 (1)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____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
(2)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即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量度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____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 )
2.射过来的足球被守门员接住,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此过程足球一定有加速度。 ( )
3.假设硬币下降的过程中,除了硬币外其他物体均消失,硬币将停在空中。 ( )
4.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 )
5.百米赛跑中的运动员,其速度越大,惯性就会越大。 ( )
6.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斜,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 )
破疑典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破疑典例
1.有关惯性的说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
C.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2.从惯性的角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赛车的速度可以超过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质量小的物体可以获得大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
C.火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和角度,也就是调控人和车的惯性
答案
①维持②不是维持③偏离④光滑⑤仍将达到⑥恒定⑦力⑧惯性⑨合外力 ⑩改变?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合外力?唯一
1.×
2.√被守门员接住的足球,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必定受到了力,而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4.√5.×
6.×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乘客身体向前倾斜,是由于具有惯性。
破疑典例
1.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用实验验证,故B错误;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的是一种规律,因此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2.D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到外力的作用,只是合外力一定等于0,故B错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却不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不受力或合外力为零,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合外力不为零,故D正确。
破疑典例
1.D只要物体有质量,就一定有惯性,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惯性,停下来后惯性仍然存在,故B错误;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D正确。
2.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子弹的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故B错误;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些会改变它的惯性,故C正确;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车手可以调整人和车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却不能调控惯性大小,故D错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