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5 18: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相关成语
公元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胜利
对南方: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北方: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投鞭断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1 北魏建立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族拓跋部强大起来。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依靠骁勇的骑兵,吞并了北方几个割据政权,439年,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混战局面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北魏建立者:拓跋珪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386年,鲜卑拓跋部建立魏国,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总体上,鲜卑族落后于汉族,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北魏政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假设你是北魏的统治者,你是否会同意向汉族学习,进行改革呢?
孝文帝自幼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在执政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推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孝文帝迁都洛阳
议一议: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客观原因:气候干燥;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根本原因: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是迁都洛阳有哪些不利因素?
北魏孝文帝是怎样克服阻力迁都洛阳的?
迁都洛阳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和皇太子的竭力反对
为了顺利实现迁都洛阳,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亲率20万大军南下,特命鲜卑旧贵族随军而行,孝文帝利用保守势力害怕南伐之苦,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迁都计划。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辈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
废掉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
自西晋以后,经过两百年的战乱,洛阳已是一片瓦砾。孝文帝迁都后……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出平城和南朝的建康(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
孝文帝迁都洛阳效果如何?
促进了洛阳的繁荣与发展;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2) 说汉语
北魏文官俑
孝文帝的服饰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穿汉服

鲜 卑 姓
汉 姓
拓 跋
邱穆陵
步六孤
贺 赖
独 孤
贺 楼






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鲜卑族的生活习俗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4).用汉姓
孝文帝带头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孝文帝厘定官制,在模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官制中的鲜卑成分。
(5).鼓励与汉族联姻
(6).采用汉制
(7).学习汉族礼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在孝道方面,孝文帝的祖母去世后,他按照儒家经典来服丧,服丧期间不喝酒、不吃肉,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消瘦。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风俗: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迁都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迁都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社会生活: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政治制度: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文 化: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木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
  从《木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诗歌赏析
木兰的家庭就是被汉化的一个鲜卑家庭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孝文帝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自从晋(东晋)、(南朝)宋以来,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片荒土,都以为长江以北,全是夷狄(少数民族)。昨天到洛阳,才知道有很多身着汉族服装的士族,在中原地区,那里礼仪兴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难以言传。北方的少数民族,不可轻视。
——《洛阳伽蓝记》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他为什么不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汉族地区,却要向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1.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2.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鲜卑族深知必须适应中原主流的汉文化;
3.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比游牧文化更为先进,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魏晋之际,“五胡”内迁形成高潮。内迁的民族与汉人杂居,开始过定居生活。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
汉族也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食物、服装、生活用具等。
政治上,与汉人合作,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内迁的民族思想感情日益沟通,种族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逐渐减少。
我们今天经常吃的面条、羊肉串,这些原先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穿的高筒靴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鞋子,后来随着北方各民族的交融,中原的汉族也普遍使用。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生产方式
北方少数民族的壁画上发现农耕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在边境的汉人也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蒸馍与烙饼、烧烤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汉族士大夫在烧烤
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饮食
汉族人本来不穿裤子,只穿长袍,后来受到少数民族影响,开始穿裤子了。不穿裤子,穿大的长袍,是不利于骑马的,只能站在战车上。
有了裤子以后,才有了骑兵。这个是受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裤子在汉族服饰中的出现,是汉族服饰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
穿裤褶[zhě]服的汉人乐队
汉服
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服饰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方凳
胡床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生活用品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魏晋时期各族人民长期接触,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胡人汉服”、“汉人胡服”、“ 汉人胡食”等现象很普遍,北方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6世纪前期,北魏内乱不止,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周和北齐。历史上把北方这五个朝代成为北朝。5世纪初到6世纪末,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统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后期,南北双方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使节往返日益频繁,互市交易越来越多,南北交往趋于正常,为国家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东晋
西

北魏
东魏


北魏
各族
人民
长期
接触
出现
民族
融合
趋势
促进
民族
融合
北魏
孝文
帝的
改革
迁都
洛阳
改革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