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课件(23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课件(23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6 21:53:06

文档简介

《乙酸》评测练习
1.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2、酯化反应属于(

?A.中和反应
B.不可逆反应
?C.离子反应
?D.取代反应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浓H2SO4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气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大”或“小”),有______气味。
(4)实验中,足量的乙醇_____(“能”或“不能”)使乙酸反应完全
乙酸乙酯的酯化过程
乙醇
乙酸
浓硫酸
a
饱和
碳酸《乙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和重要用途,掌握乙酸的弱酸性和酯化反应及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酸的相关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出结论,并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实验时,陪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我主要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
导入
俗话说:“百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这引出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接着讲述醋的来历,使学生了解他们身边的醋是这样来的,接着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你们见过哪些醋呢?
那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答案,老师引导并讲解以上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生对醋是非常熟悉的,从同学的认识的东西去学习新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要善于观察。
第二环节
乙酸结构和物理性质
分子结构
学习有机物,我们先从它的结构开始探究,从而过度到分子结构的学习。
老师向同学展示一个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要求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乙醇的分子结构并结合老师给的结构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引导学生去与乙醇对比从而得出乙酸的官能团(羧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记得更加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乙酸物性
学习一种物质的性质,必须从它的物理性质开始,从而过度到了乙酸物性的学习。
展示一瓶醋,让同学思考,讨论,阅读课本P75相关内容,完成老师给的表格,从而得出乙酸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阅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环节
乙酸化学性质
酸性
知道了乙酸的物理性质,接下来就是这节的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弱酸性和酯化反应),那么我们从它的酸性开始,从而过度到酸性的学习。
关于对乙酸的酸性性质的学习,我主要通过4个提问再结合生活实例完成我的教学。
【提问1】
你知道乙酸具有什么性质?根据中学知识,学生知道乙酸具有弱酸性。
【提问2】
怎么证明它的酸性?同学们根据已学的知识,回答问题,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做一个总的概括,得出了证明酸性的方法。
【提问3】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而乙酸的官能团中也含有羟基,乙醇没有酸性,为什么乙酸具有酸性呢?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乙酸的羟基连在碳氧双键,受碳氧双键的影响所以产生了酸性,碳氧双键和羟基连在一起构成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而乙酸具有弱酸性,电离出H+,也就是羧基(—COOH)中的O—H键断裂,产生H+,使得乙酸表现出酸性。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到羧基决定了乙酸的性质。
【提问4】乙酸具有弱酸性,那比碳酸酸性强么?请同学们根据桌上提供的药品,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小组汇报所用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乙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酯化反应
提问:烧菜的时候,加一点酒和食醋就能使菜味香可口
,这为什么?过度到酯化反应的学习。
到底乙酸和乙醇发生了什么反应使得菜变得味香可口呢?接下来就由我进行演示实验,在实验前先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带着PPT呈现的三个思考题进入实验,请同学们观察接收试管的现象;并给同学们闻一闻气味。然后请同学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情况。
实验现象:在碳酸钠饱和溶液的上方有无色透明的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老师讲述:因为乙酸和乙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一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然后呈现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借助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什么叫酯化反应,即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根据实验的装置、过程、现象并结合化学方程式,我们来解决刚刚PPT呈现的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亲身感知和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乙酸和乙醇反应是一个脱水反应,那脱水方式有多少种呢?那酯化反应的脱水到底是哪种呢?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得出了可能脱水的方式有两种;通过演示原子示踪的视频,解释乙酸与乙醇的脱水实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
设计意图:通过原子示踪的视频,同学们更容易明白酯化反应脱水的实质,记忆更加深刻。
回扣过渡的问题,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烧菜时加点酒和醋就会使菜变得香味可口的原因。
第四环节
练习与小结
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2、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我向同学们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乙酸表现酸性时,断哪键?发生酯化反应时,又断哪键呢?掌握了哪些知识?同学们自主总结概括,相互补充,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更加深刻。
第五环节
板书设计
2、酯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一、乙酸的分子结构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CH3COOH
CH3COO-+
H+
浓硫酸(共24张PPT)
复习回顾
1、下列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⑤CH2=CH2
⑥CH3CH2CH2OH ⑦CH3COOH
②④⑥⑦
2、说出上述有机物的官能团名称:
②溴原子
④硝基
⑥羟基
⑦羧基
①无
③无
⑤碳碳双键
注意:饱和烃与苯中都没有官能团!
乙酸CH3COOH
(第二课时)
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故醋在古代又叫“苦酒”
醋的来历?

廿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点;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2、初步形成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3、通过酯化和酯的水解的认识,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乙酸分子模型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根据教学案,以朗读的方式,用2分钟的时间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分子组成及其结构。
一、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
117.9℃
(易挥发)
熔点:
16.6℃
(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二、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C2H4O2
结构简式:
结构式:
C
H
-H
H
O
H
C
O
官能团:

CH3COOH
CH3
OH
C
O

—COOH(羧基)
OH
C
O
羧基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CH3COOH
CH3COO-+H+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H2
与盐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厨房小实验:如何除水垢?
(水垢主要成份:
CaCO3和Mg(OH)2)
酸性强弱顺序:
CH3COOH
H2CO3

思考与交流:
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硅酸的
酸性强弱,说出实验原理和预期的实验现象以及
结论。
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气泡,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酸性:乙酸>碳酸>硅酸。
中间应加一个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CO2中的乙酸蒸气。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特别鲜美。
乙醇
3mL
浓硫酸
2mL
乙酸
2mL
饱和的Na2CO3溶液
2、乙酸的酯化反应
注意: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探究酯化反应可能的脱水方式
浓H2SO4
b、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a、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浓H2SO4
=
=
O
O
O
CH3
C
O
H
+
O
CH3
CH2
H
O
CH3
CH2
O
CH3
C
H2O
+
18
18
浓H2SO4

酯化反应
定义:酸跟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实质:酸去羟基、醇去氢(羟基上的)
注意:可逆反应
18
18
O
O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浓H2SO4
属于
反应
取代
[练习]:写出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甲酯
O
CH3—C—O—H
酸性
酯化反应
小结:
官能团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结构简式:
官能团: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
乙酸是一种一元弱酸,其酸性大于碳酸
2.乙酸的酯化反应
CH3COOH
—COOH(羧基)
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浓硫酸、加热
酸脱羟基醇脱氢
是可逆反应
概念
条件
实质
注意
CH3-C-O-H+H-O-CH2-CH3
CH3-C-O-CH2-CH3+H2O
O
O

浓H2SO4
1.
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
性气味的液体  
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D
2、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浓H2SO4的作用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气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是为了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大”或“小”),有______气味。
(4)实验中,足量的乙醇_____(“能”或“不能”)使乙酸反应完全,因为酯化反应是____________。
催化剂
吸水剂

芳香
防止倒吸
吸收挥发出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
不能
可逆反应
布置作业:
完成教学案[知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