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毫升与升的认识(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计量单位毫升与升,知道毫升与升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2.初步建立毫升与升的量感。3.知道毫升与升之间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毫升与升,灵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毫升与升的量感。
教学难点
建立毫升与升的量感。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交流习惯、操作习惯;学业成果:概念理解、方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量筒、量杯、玻璃杯、桶装水等生活物品
教学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引入新知
认识计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1.引入新知(1)请你估一估这一满杯水(蓝色)大约有多少?(2)关于毫升你还想知道什么?
关注学生能够用毫升来表述水的多少。
二、探索新知
通过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初步建立毫升的量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毫升,灵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初步建立升的量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升,灵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建立毫升的量感(1)量取1mL水作为参照物估(2)量取100mL水作为参照物估(3)操作验证(4)量取10mL水作为参照物估小结:我们在统一的玻璃杯里感知了1mL、10mL、100mL,并选择合适参照物估测出一满杯水大约是300mL。生活中的液体总是被装在容器里,容器又有各种形状。(5)小组合作验证生活中的物品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估一估哪些物品大约是10mL?哪些大约是100mL吗?小组活动验证猜测。建立升的量感(1)认识升以1L作为参照量来估(3)以5升作为作为参照量来估(4)以10升作为作为参照量来估小结:刚刚我们又感知了1升、5升、10升、20升,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参照量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装在容器中液体有多少。(5)估测生活中的物品大约多少升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感知在估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量作为参照物。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参照量估出液体的多少。关注学生小组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应用灵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估这一思想。
三、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加深毫升与升的量感建立。
选一选(1)一个大瓶装可乐大约(
)升。A.2
B.20
C.2000(2)一桶金龙鱼大豆油大约5(
)A.毫升
B.升
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课外拓展
通过科普知识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
1.你知道吗?布置作业:小组合作搜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制作成生活小报。
关注学生建立节约用水的思想。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毫升
升
mL
L
感知:1ml
10ml
灵活选择
100ml
解决问题
参照
1l
5l
1
L
=
1000
mL10l
课后作业
练习册P26
教学反思课题
《毫升与升的认识》(上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P26-27)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毫升与升之间的关系。
能够利用“实验+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够利用参照物去估测身边常见物品的容量。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认识毫升和升,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知道毫升与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评价关注点
能够根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清楚表达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并能与同桌有效合作。能够初步形成数学研究方法:猜想、验证、并推理得到结论。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情景引入
引出毫升
1.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
本学期我们已经开始游泳课了,游完泳以后,为了保护眼睛,要做什么事情呢?2.观察眼药水瓶上的单位:毫升3.引出课题“毫升”
联系生活,初步体会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体验,建立量感(一)毫升的认识
建立1毫升的量感
1.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前几天吴老师要代班去游泳,如果每个学生要滴4滴眼药水,50人一个班,需要带几瓶眼药水?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实验活动(一)——感知毫升
实验材料:小量筒(10mL)、10毫升眼药水、实验单实验时间:4分钟实验要求:1)同桌共同制定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3)完成实验单。3.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关注学生完整、有条理地表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升的认识
建立1升的量感,并知道毫升与升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大胆猜测经过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媒体出示:据科学家测定,我国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约需2000~3000mL的水维持体内的平衡,保证身体健康。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一个人除了吃进食物外,平均每天应喝1400mL左右的水。如果用一次性杯子来计算,大约需要要喝几杯?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实验材料:量杯、水槽、一次性杯子、实验单实验时间:3分钟实验要求:1)同桌共同制定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3)完成实验单。3.交流汇报,得出结论4.观察量杯发现:1000mL=1L5.体验1升水。
关注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毫升与升的关系与应用
会进行毫升与升之间的单位换算
1.1400毫升=(
)升(
)毫升2500毫升
=(
)升(
)毫升4升700毫升
=(
)毫升2.联系生活、了解应用范围(1)估测:可口可乐(330)毫升、沐浴露(750)毫升、可乐(1.25)L、水槽里面装的水大约有(12)L、桶装水(18.9)L(2)当表示的液体比较少时,一般会用到“毫升”做单位。当表示的液体比较多时,一般会用到“升”做单位。
关注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练习:小小计量员
能估测物体的容量
估一估,这些物品里面的液体有多少?1.养乐多(
)2.牛奶(
)3.食用油(
)
能够利用参照物去估测身边常见物品的容量。
四、课堂总结
回顾实验方法,理清思路
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完成书本p28-29练一练/1-3。2.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容器,请你找一找,看一看他们的容量,制作成小报。3.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人每天平均要喝1400毫升水,课后估一估用自己的水壶来喝水的话,每天大约要喝几瓶,再用量筒验证。课堂评价单
班级
姓名
操作小能手。(☆
☆
☆
☆
☆)
生活小常识。(☆
☆
☆
☆
☆)
换算小case。(☆
☆
☆
☆
☆)
4升=(
)毫升
90000毫升=(
)升
6000毫升+7升=(
)升
80
L
-72000
mL
=(
)mL
环保小达人。(☆
☆
☆
☆
☆)
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小时要浪费水180毫升。一天浪费水多少毫升?
列式:
一支小小的废电池会造成600000升水体的污染,按一个人一年喝水600升计算,一支废电池污染的水够一个人喝多少年?
列式:
小胖的日记。(☆
☆
☆
☆
☆)
我今天生病了,去医院挂了2袋盐水,共1(
),妈妈告诉我,要多喝水,每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大约是1500(
)的水。
爸爸单位组织献血,在爸爸驾车去献血站的路上加了50(
)的汽油,到了医院后,爸爸献了200(
)的血,我要向爸爸学习,多帮助别人。
6、我今天这节课的综合表现。(☆
☆
☆
☆
☆)
(
课堂
评价指标:
能遵守课堂规范,安全、科学地使用实验器材与工具。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能独立思考问题,清晰、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
练习时书写格式规范,计算正确,并能及时完成订正。
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毫升和升》教学设计说明、反思
教材分析:
《毫升和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体积之前先学毫升和升,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学生已经有不少的生活经验,积累了许多感性材料。
设计理念:
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而且记忆深刻,通过学习可以发现,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真切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学生平时很少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以毫升、升为单位的物品,我所要做的就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去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用品。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带来的各种学具,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实践、猜测想象、体验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中我主要体现:创设体验式学习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这两个测量液体单位的量感,积累直观经验,我主要还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直观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量感。
教学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都在一个个的小实验中解决。动手实践不仅仅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更是一种贯穿始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意识,让学生试着用一种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以一种数学的活动投身到整个学习,他们的思维和能力才会有发展。
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谈话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超市出发,展示生活中的物品。问学生这些武物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从液体的多少,引出容量单位:毫升和升。观察、交流:小组交流,包装盒上的数量是多少?再全班反馈。最后揭题。
第二部分:建立量感
(一)建立毫升的量感建立毫升的量感:
(1)
看一看(量筒、量杯、1ml有多少)师介绍量筒量杯知识。学生猜一猜1ml大概几滴水,师实验演示,验证猜测,学生观察并数数。(2)
品一品(5毫升饮料)
(3)说一说喝完后的感觉。
(4)
举例生活中用毫升表示的物品。小结。
(二)建立升的量感
(1)
指名说说这瓶饮料的容量是多少?(2)
出示1000毫升的量杯
问:这个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3)
指名将桌上1升饮料倒入1000毫升的量杯中。问:你发现了什么?(4)
得出结论:(板书)1升=1000毫升(5)
如果把1升饮料喝下去,你会有什么感受?(6)
举例:生活中用“升”表示的物品。小结。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
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内容。1、选择合适的单位(mL
、L
)
2、单位换算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二小题还是比较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这几道有层次的练习,力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第四部分:1、全课总结?2、看书P26-27的内容。
教学反思:
1、通过1ml有几滴水的实验和1L=1000mL这个实验,学生比较好的建立了毫升和升的量感。在选择适当单位填空的时候学生能准确把握,单位换算题也比平时做得好,1L=1000mL这个关系牢牢掌握。更可喜的是,应用题中学生往往忽略单位的不同,看到数字就计算,通过这节课的小实验,学生对于单位统一后再计算不用提醒了,都能主动进行了。
2、课前让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和寻找与毫升、升有关的物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数学与生活建立了联系,学生觉得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身边,更愿意学习。
3、练习的设计,第一大题“填写合适的单位”,题目的表述上有些不合理如:一个锅子3
L,这里应指液体的容量或锅子的容量,改成“一个锅子的容量3
L”或“一锅子鸡汤3
L”会更合理。还有另外的2小题也是如此。
4、最后一题应用题,本意是想让学生能提炼信息,结合生活中的情境,解决问题。题目比较新颖,思维难度并不高。题目设计的时候,应强调“遵医嘱”,应该更严密些。第二小题,方法比较多,力图让大家理解这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方法的分享。这里犯了一个小错误,老师介绍的一种方法的计算是错误的,准备工作还应该更细致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