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孟姜女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中的女主角,她的夫君被征召修筑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而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哭倒长城”的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秦朝暴政是?(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2.(2019湖南长沙雨花期末)有人曾形容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刑法严苛 B.治安混乱
C.人口众多 D.社会安定
3.秦朝末年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
①滥用民力,徭役繁重 ②刑法严苛
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④沉重的赋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2019北京平谷二模)如图是一幅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楚汉之争
B.巨鹿之战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5.(2019云南文山西畴二中期末)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黄巾军起义
B.刘邦起义
C.项羽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6.(2019贵州黔西南兴仁黔龙学校期末)秦末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是?( )
A.“张楚”政权 B.西汉
C.东周
D.秦朝
7.图是电影《破釜沉舟》的宣传海报。电影讲述了项羽率两万人迎战秦军的故事。请问该电影再现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8.(2020广东汕头潮南期中)秦末有一句流行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
A.项羽 B.陈胜 C.吴广 D.刘邦
9.(2019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期末)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阵前倒戈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19山西运城垣曲期末)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了公元前3世纪晚期的中国。你有可能遇到下列哪些事情?( )
①分封诸侯 ②焚书坑儒 ③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④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小篆 ⑤项羽、刘邦起义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
?(2020河南商丘柘城期末)“君暴税重民怨起,陈胜吴广举大旗,借用兴楚号天下,星火燎原作先驱。”下列与诗中描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相关的有?( )
①烽火戏诸侯 ②徭役繁重
③赋税沉重
④刑罚残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0湖北恩施巴东期中改编)中国象棋棋盘中的“楚河汉界”这一分界线,来源于楚汉之争。进行楚汉之争的是?( )
A.陈胜与吴广 B.刘邦与项羽
C.管仲与商鞅 D.商纣王与周武王
13.在历史课堂剧《楚汉之争》一幕中,编导小张同学设计了四个剧情,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
A.垓下之围 B.乌江自刎
C.鸿门宴
D.纸上谈兵
14.(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二中期中)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
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陈胜、吴广起义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焚书坑儒
C.修建宫殿和陵墓
D.法律严苛
16.(2020山西吕梁兴县育英中学期中)“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17.
(2019山东济南中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209年处于?(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18.
?(2019广东广州花都花东期末)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一生的功过是非。下列对秦始皇的功过说法正确的有?( )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为巩固统一,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残暴统治,制定残酷的刑罚,大建宫殿、陵墓
⑤为使秦国强大而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
(2020山东潍坊潍城期中)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D.项羽在巨鹿兵败自刎
20.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1)图1人物是谁?请对这一人物作一简要评价。
(2)图2反映了图1人物统治时期的什么情况?
(3)图3人物是秦二世,他统治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
(4)图4中的人物是谁?他们有什么壮举?他们的壮举与图1、3人物是否有关?为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末年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
材料二????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末年什么样的政治情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结合教材说出与材料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3)请你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说出这次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怎样?
(4)如果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22.
(2020独家原创试题)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汉书·严安传》
史料三????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四????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秦朝民谣
(1)据史料一、二、三概述秦朝暴政的表现。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四中“生男不如生女”的原因。
(3)阅读史料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是滥用民力,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功及后代,你的观点是什么?
23.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后,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残暴统治篇】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法庭。
?
(1)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奋起抗争篇】
?
(2)图1人物发动的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图2和图3人物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客观评价篇】
材料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3)材料一体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坑灰未冷山东乱”包含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4)“刘项”在秦亡后又进行了哪场战争?秦亡前后“刘项”领导的战争的性质有何区别?
【改朝换代篇】
材料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材料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5)以上两则材料中的诗句,分别是刘邦、项羽所作,这是两人不同结局的写照,“楚汉之争”的结局是什么?
【情感升华篇】
(6)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什么启示?
24.
秦兼并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统一帝国,但显赫一时的秦帝国很快就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令后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某班同学进行了“探究秦朝的兴亡”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探究一 秦朝的建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秦帝国。
(1)秦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探究二 秦朝的暴政
历史短剧:
农民甲:我们村本来有300多人,200多人被抓去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驰道。
农民乙:唉!这日子怎么过啊!官府的赋税那么重,要交三分之二的收成,叫人怎么活啊!
农民丙:说什么你也得交上,刑罚那么残酷,迟交、少交都会让你断手断脚!
众农民: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2)从历史短剧中归纳秦朝的暴政。
探究三 秦朝的灭亡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4)秦朝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案????A 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徭役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孟姜女的夫君被征召修筑长城,属于服徭役,她的夫君最后死于长城上反映了秦朝徭役的繁重,故A符合题意。
2.
答案????A 材料反映了秦朝刑法的严苛,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置。
3.
答案????B 秦朝的暴政具体表现在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苛。这些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在材料中均可体现,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4.
答案????C????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故选C。
5.
答案????D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6.
答案????A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
7.
答案????C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与秦军在巨鹿决战,他命令部下破釜沉舟,结果以少胜多打败秦军。
8.
答案????D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9.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揭竿而起”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关。“约法三章”是刘邦进入咸阳后,给百姓的承诺。“阵前倒戈”与牧野之战有关。“破釜沉舟”与巨鹿之战有关。
10.
答案????A 抓住题干中“公元前3世纪晚期”这一时间限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秦朝存在的大体时间。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建立封建帝制、统一文字等;而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开始实行的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废除;秦末,项羽、刘邦领导了农民起义。故选A。
11.
答案????B
12.
答案????B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13.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B、C和楚汉之争有关,D与长平之战有关。
14答案????C 大泽乡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都跟项羽无关,据此排除①④,故选C。
15.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陈胜、吴广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遇雨误期,这些人要被处死,才被迫起义。但根本原因是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奋起反抗。
16.
答案????B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7.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的年代与世纪的换算能力。一个世纪为100年,公元前3世纪是指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的100年。公元前299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初,公元前200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末,因此正确选项为D。
18.
答案????A
19.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最终导致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
20.
答案????(1)秦始皇。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也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2)繁重的徭役、兵役。
(3)残暴。如任意屠杀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
(4)陈胜和吴广。举起反秦大旗,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有关。正是因为秦的暴政,才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
21.
答案????(1)秦的暴政。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苛。
(2)陈胜。大泽乡起义。
(3)900多个贫苦农民去渔阳戍边,遇雨误期,按法律当斩。失败了。
(4)会爆发。理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统治阶级实施的暴政,主要表现为:刑法严苛,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陈胜、吴广等戍边途中遇到大雨误期,只是他们起义的表象而已,是直接原因。如果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迟早也会爆发。
22.
答案????(1)赋税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2)原因:秦朝时期,兵役、徭役繁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子被迫去服役。(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3)观点: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但另一方面却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言之有理即可)
23.
答案????(1)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了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是千古一帝,功德无量。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劳民伤财;你赋税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罚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焚书坑儒”,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2)陈胜、吴广发动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3)秦的暴政。焚书坑儒、秦末农民起义。
(4)楚汉之争。区别: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在秦朝灭亡之前属于农民战争,在秦朝灭亡之后,战争性质变为地主阶级争夺帝位的战争。
(5)项羽失败,刘邦胜利并建立政权。
(6)要施仁政于民,要以民为本,不要骄傲自满,要重用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24.
答案????(1)秦帝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
(3)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兵直抵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4)统治者应该爱惜百姓,以民为本,不能重刑罚,征收重税。否则只会导致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自取灭亡。(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