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同步复习 模块达标检测(二)(必修3、必修4)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同步复习 模块达标检测(二)(必修3、必修4)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6 17:10:20

文档简介

模块达标检测(二)(必修3、必修4)
本试卷共15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阜盛(fù)  
间或(jiàn)  
砯崖(pīnɡ)  
运筹帷幄(wéi)
B.屏气(bǐnɡ)
盥洗(ɡuàn)
抚膺(yīnɡ)
陈抟老祖(tuán)
C.两靥(yè)
禀赋(bǐn)
蹩进(bié)
乍暖还寒(huán)
D.笙歌(shēnɡ)
慰藉(jiè)
珠玑(jī)
羽扇纶巾(ɡuā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放诞  孽根祸胎  忖度  轻拢慢捻
B.崔嵬  天梯石站  畏葸  撒手人寰
C.寒暄  礼尚往来  脚镣  繁文缛节
D.延宕  一蓑烟雨  凝噎  无可置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依靠医院里已经发现病人和流行学调查出来的情况进行传染病烈度和致死率的分析,确定隔离政策适用的人群规模和地域范围。
B.央视春晚和央视综艺节目对艺人的选择都是三不用,即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低俗媚俗的节目、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
C.我们这支队伍毕竟太年轻,很多人是第一次打国际赛。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经验,我们虽然输了球但是没有气馁。
D.中国疾控中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表示,根据现阶段新冠肺炎确诊数据显示,
武汉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低。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报道,无活动部件飞机能够飞翔是依靠一种被称为电动力推进的过程实现的。    ,    ,    ,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实现在大尺寸上的运用,那么将能够生产出更安全、更安静、更易于维护的未来飞机。?
①电动力推进的概念更难以可视化
②这与我们看到的无扇叶风扇所使用的概念相同
③与典型的旋转螺旋桨推进相比
④因为它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
A.③④②①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5.请给下面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30个字以内)。(6分)
(1)标题:         (10个字以内)(2分)?
(2)寓意:                
(30个字以内)(4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C.树之以桑    
树:种植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弃甲曳兵而走
D.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8.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
B.文章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即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并批评了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第六段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比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9.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一夫当关,    。     ,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2)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      ,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6分)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这首诗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      、      ;颔联表达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      ;颈联劝诫他      、      ;尾联鼓励其      、      。?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围城里的鸵鸟
阿 辞
在鸵鸟的世界里,是可以妻妾成群的。但有这么一只鸵鸟,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决定一辈子只娶她一个。
他们相亲相爱地生活了很多年,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厄运突然降临了,他们被猎人抓住了,然后卖给了一个农场主。
幸运的是,农场主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圈养起来,当成了种鸵鸟。每天有人给他们吃的,日子倒也悠闲自在。可是好景不长,农场主为了提高繁殖速度,给鸵鸟先生送来了五位年轻的鸵鸟姑娘。
鸵鸟太太伤心地躲到一个角落里发呆,鸵鸟先生明白妻子的心事,他很想告诉妻子,他只喜欢她一个。可他不会说话,所以只有用行动来表示,他整天跟在妻子的身边,对那五位鸵鸟姑娘不理不睬。
妻子明白了他的心意,很开心,农场主也明白了他的心意,很不高兴,竟然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妻子抓走了。
鸵鸟先生急坏了,他知道,农场主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也许会一生气把他的妻子给杀了。可是,他只是一只鸵鸟,没有能力去救自己的妻子,他能做的,就是对五位鸵鸟姑娘继续冷淡,让农场主明白,他是绝不会要她们的。
后来,他觉得这样还不行,就开始绝食,那意思就是,如果妻子不在了,他也不活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农场主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第三天终于把他的妻子放了。不过,没有放回他的身边,而是送给了另一只雄鸵鸟。
鸵鸟先生气坏了,可他毫无办法,只能趴在栅栏边,远远地望着妻子,痛苦地呜呜叫。鸵鸟在成年之前能发声,但在成年以后,它们就失去了语言能力。奇怪的是,这一急,鸵鸟先生又能发出声音了。鸵鸟太太在另一个围栏里,远远地望着丈夫,也呜呜地发出了声音,绝望地叫起来。
这样叫着叫着,他们竟然会说话了。
鸵鸟先生关切地问:“人有没有伤害你?”
鸵鸟太太说:“没有,他们只是把我关起来了,好让你娶那五位姑娘。”
鸵鸟先生发誓说:“我绝不会娶她们的。”
鸵鸟太太也发誓:“我也不会嫁给这只鸵鸟的。”
会说话后,日子好过多了,虽然不能在一起,但他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感情,互相鼓励,无论别的鸵鸟怎么献殷勤,他们都不动心。农场主当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感觉到了他们与众不同,有一次还笑起来,看着他们自言自语:“这两只鸵鸟真有意思,像是会说话一样。”一个月后,农场主被他们的痴情感动了,把鸵鸟太太送回到鸵鸟先生的身边,把那五位鸵鸟姑娘带走了。
终于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幸福就有些变味了。鸵鸟先生渐渐地觉得妻子太啰唆,鸵鸟太太觉得丈夫太啰唆,双方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争吵吵。
鸵鸟先生开始想,随便娶一个也比自己的太太好,那些沉默的鸵鸟姑娘多可爱呀。
鸵鸟太太也开始想,随便嫁一个也比自己的丈夫好,那些一声不吭的雄鸵鸟多有风度啊。
可他们已经没机会再选择了,农场主被感动得太深,绝不会再把他们分开了。
他们只能在争吵之后,一个面朝东,一个脸朝西,哀叹自己命苦:别的鸵鸟都不会说话,为什么偏偏自己碰上一个会说话的呢?
他们已经忘了,他们原本也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更忘了,他们是怎么会说话的。
12.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小说中的画线部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以“围城里的鸵鸟”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分)
15.以“    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个字。
PAGE模块达标检测(二)(必修3、必修4)
1.C “禀”读bǐnɡ

2.B “天梯石站”应是“天梯石栈”。
3.A B项,逻辑混乱。“低俗媚俗的节目、格调不高的节目”不是“艺人”。C项,搭配不当。
“比赛对我们来说是……经验”不能搭配。D项,句式杂糅。“根据现阶段新冠肺炎确诊数据显示”有两套结构,
去掉“显示”即可。
4.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解答此题,结合“相比”“更难以可视化”分析,③在①的前面;结合④关联词“因为”,②中“这”指的是④中的“推进过程利用了所谓的离子风”分析,④在②前面。
5.【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首先要观察画面内容,一定要注意图中的解说文字,这一点非常重要。结合“幼儿读小学”“小学读中学”“中学读大学”“大学读幼儿”等内容分析,所读内容与学习阶段不符。然后分析画面寓意,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如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行为;不要让教育错位;注意教育和年龄阶段的协调等。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1)错位(揭示漫画所反映问题的根本特征即可酌情给分)
(2)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2分)值得关注(2分)。(或
“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6.B “加”应解释为“更”。
7.C C项中“而”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其他三项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8.B 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9.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10.(1)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2)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3)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1.文章通达 志向高远 同情安慰 勿露锋芒 安于低位 不辞辛劳 建功立业
12.(1)开端:鸵鸟夫妇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却突然被抓被卖。(1分,意对即可)
(2)发展:鸵鸟先生不受诱惑,对妻子不离不弃,农场主抓走他的妻子,他绝食抗争,农场主把他的妻子送给另一只雄鸵鸟。(1分,意对即可)
(3)高潮:鸵鸟夫妇在苦难中彼此忠贞守望,竟然学会了说话,最终感动了农场主,夫妻破镜重圆。(1分,意对即可)
(4)结局:鸵鸟夫妇渐渐彼此厌倦,哀叹命苦。(1分,意对即可)
13.①设置了荒诞情节——鸵鸟“竟然会说话了”,使小说情节陡转,曲折生动;②语言描写,突出了鸵鸟夫妇忠贞不渝的爱;③为下文农场主的感动而让鸵鸟夫妇团聚的情节埋下伏笔;④与小说结局鸵鸟夫妇厌倦彼此形成鲜明对照,耐人寻味。(4点中有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4.①设置了阅读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围城”比喻爱情和婚姻的普遍心态;③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鸵鸟夫妇被拆散——鸵鸟夫妇拼命想团聚——团聚后又想逃离;④以“围城里的鸵鸟”的命运象征(或隐喻)爱情和婚姻城堡里的人类的普遍状态,含蓄地暗示了小说的主题。(4点中有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5.【参考例文】
温暖的旅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凄寒月色下,我坐于桌前,细细品味《红楼梦》中的诗词,悠然一股温暖徘徊于心中。于我,只有阅读的时候才是一段真正温暖的旅程。
世人皆看《红楼梦》,怜惜黛玉的不在少数,赞赏宝钗的也不少,可我却独独爱上了她——香菱。
香菱无疑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打小儿看花灯时被人拐走,历经坎坷,却被薛蟠霸占了去,承受不少凌辱。可她并不消沉,在随她家姑娘薛宝钗住入大观园后,每日徜徉在诗中便成了她的乐趣。于她,读诗作诗才是一段温暖的旅程;于我,读懂她也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初进大观园,她便缠着黛玉教她作诗,在那样的时代,与她命数相似的女孩儿不在少数,但多屈服于命运以针黹为业。唯有她努力为自己探索方向,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学诗的过程也颇为坎坷,于她却乐在其中吧。黛玉给她出题目,出个“月”字,她第一首失败后却仍未丢下,在园子中发起了呆,时而含笑,时而蹲着抠土,时而坐在山石上出神,令众人惊讶。一时又有一首又兴冲冲跑去找黛玉,写得却也甚是不错,我也不大懂诗词,却也喜欢她的“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但她又错了意,自以为扫了兴,却只是丢不开。便走至台阶下闲步苦苦思索,两耳不闻。最后于睡梦朦胧之中得了佳句。
我感叹于她的不懈坚持,于一个身份如此的她来说已是难得,却完全是醉心于此。我想我在读她的过程中也绝没有她如此的投入,但有一点我们是一样的。阅读于我,作诗于她都是人生难能可贵的温暖旅程。
对她来说,大半生的苦难早已将她折磨透,但她也知道自己去创造温暖,在大观园中和众多姑娘在一起吟诗作赋的时光是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温暖吧,她亲手创造了她温暖的旅程。
而我,也会创造自己的旅程亦不辜负这温暖的旅程。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