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评估测试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C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解析: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2.图示流星体属于( B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解析:流星体是存在于太阳系中的微小颗粒,环绕太阳运动。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约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超级地球”,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3~4题。
3.“超级地球”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B )
①稳定的光照来源,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环境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孕育生命需要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环境,排除③。
4.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取决于( A )
①自转周期适中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大气层的存在
④地球表面为岩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自转周期适中和大气层的存在均有利于形成合适的昼夜温差;日地距离适中,形成地表表面平均温度为15
℃。故A项正确。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13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回答5~6题。
5.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PAR),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D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能的分布。由图中信息可得,青藏高原上的PAR值达到35以上,为全国最大,四川盆地最小,小于20。因此,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6.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D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解析:乙地为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甲地四川盆地由于降水多,云雾多,地形不利于扩散,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因此PAR值最小。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太阳耀斑爆发,A对。太阳没有爆炸,仍在,B错。太阳辐射不是极光出现的原因,C、D错。
8.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D )
A.短波通信中断
B.两极出现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解析: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包括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包括。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包括。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导致指南针失灵,C包括。对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影响不明显,D不包括。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解析: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四地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甲乙丙丁,故线速度从高到低为甲乙丙丁。
10.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D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一样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解析:从图中可知两地都位于120°E附近,黄岩岛位于120°E以西,钓鱼岛位于120°E以东,钓鱼岛地方时比黄岩岛早,两地都处于东八区,所以两地区时相同。
1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解析:从图中经纬网数值可知,钓鱼岛和黄岩岛位于不同经度,春分日不可能同一时刻看到日出;钓鱼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而黄岩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钓鱼岛的昼长大于黄岩岛。故选D。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该日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四个点中纬度最高的为②,故选B项。
14.②地日落时刻是
( C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解析:观察图分析,两条经线间,经度相差30°,时间相差2小时,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00,②地的日出时间为4点,日落时间=24-日出时间,可知②地日落时间为20时。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住宅位于40°
N,从阳光因素考虑,夏季南面落叶阔叶树可以遮阴,冬季落叶后增加屋内阳光。该地冬季比较冷,盛行偏北风,北面的常绿针叶树可阻挡北风起保暖作用,故选C。
16.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当正午太阳高度与集热板相垂直时,集热效果最好,结合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图,可以得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倾角是(见下图):
倾角α=90°-∠H=90°-正午太阳高度=90°-〔90°-|φ±δ|〕=|φ±δ|,该地冬至日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大约为40°+23.5°=63.5°,与④最接近,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观测到的北极星的地平高度。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南的时间大约为( B )
A.半年
B.两个月
C.十个月
D.一年
解析:北半球某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地平高度)的大小等于该地的地理纬度,故该地位于16°48′N。当太阳直射点位于16°48′N以北时,该地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南,此时段约为两个月。因此B项正确。
18.冬至日,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纬度是( D )
A.40°14′N
B.40°14′S
C.63°40′N
D.63°40′S
解析: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地点距南回归线的纬度差相同,由于该地与南回归线纬度差为40°14′,因此另一地点的纬度为63°40′S。因此D项正确。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19~20题。
19.若α=23.5°,此日为( D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根据图和题干可知,如果α=23.5°,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0.若图中α由0°向23.5°变化,此时的日期段是( C )
A.3月21日~6月22日
B.6月22日~9月23日
C.9月23日~12月22日
D.12月22日~3月21日
解析:根据图和题干可知,若图中α由0°向23.5°变化,则北半球从昼夜等长到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到夜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说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逐渐移动到南回归线,此时段的日期为9月23日~12月22日。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序号依次是( C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明确图中各序号所起作用,①是供水、蒸发和渗透水分,应为水圈;④产生降水,应为大气圈;③供给氧气,应为生物圈;②为生物圈供给养分,应为岩石圈。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落红”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花经过分解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所以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下表给出了我国某些城市的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阅读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
182.4
32°40′
上海
1
986.1
31°12′
成都
1
211.3
30°40′
杭州
1
902.1
30°20′
宁波
2
019.7
29°54′
拉萨
3
005.1
29°43′
(1)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广州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兰州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
(2)图表所示各城市中,最能有效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城市是拉萨,该城市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②地势高,大气稀薄,污染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师,你认为为北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应比为海口设计的大(大或小),其科学依据是什么?(3分)
答案: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海口小。
(4)太阳能有哪些优点?(4分)
答案:①数量大,分布广;②可再生;③清洁无污染。(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第(1)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白昼长短等,兰州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辐射更强烈。第(2)题,表中可看到拉萨纬度最低,以及海拔高,气候因素等使得拉萨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第(3)题,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为该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故纬度越高倾斜角越大。第(4)题,太阳能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分布广泛,能量巨大,但是利用率较低,且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2018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地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下列四地著名建筑物灯光先后熄灭的顺序是④③①②。(填序号)(2分)
(2)四地建筑物正午影子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一个月内变化有何差异?(3分)
答案:悉尼的建筑物影子逐渐变长,其他位于北半球三地的建筑物影子逐渐变短。
(3)分析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两个月内傍晚亮灯时间如何变化及原因。(4分)
答案: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两个月内,傍晚亮灯时间逐日推迟。原因:亮灯时间与夜长变化相关,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两个月内夜长逐渐变短,故傍晚亮灯时间逐日推迟。
(4)“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公民还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哪些事情,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5分)
答案: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行为:倡导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珍惜淡水;选择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自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少吹空调或空调温度设置合理,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等。(三点即可)
解析:(1)
2018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地的城市紧随其后。(2)四地建筑物正午影子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一个月内,悉尼的建筑物影子逐渐变长,其他三地的建筑物影子逐渐变短。(3)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两个月内,昼长变长,夜长变短,傍晚亮灯时间推迟。(4)“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电,而是为了使公众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25.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图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90°W,23°26′S)。(1分)
(3)图中晨线是AB,昏线是BC。(2分)
(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12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3时,日落时间是21时。(3分)
(5)A点的昼长为12小时,乙点的夜长为6小时。(2分)
(6)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2分)
( D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7)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2分)( D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度变化判断,图中的90°经线应为90°E,推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故为南半球,结合图示的晨昏线特征判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为正午12时,结合图示90°E为夜半球的平分线0时,故正午12时为90°W。(3)图中AB线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迎来白昼,说明线AB为晨线;BC线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即将迎来黑夜,说明线BC为昏线。(4)图示E点位于赤道上,地方时为12时。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点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就很简单了。乙点日出为3时,日落为21时。(5)读图可知,A点地方时为6时,故A点昼长为12小时。由题(4)知,乙点日出3点,日落21点,故乙点夜长为6小时。(6)由于地球的形状为赤道略鼓、两极稍扁,故图示甲乙之间最短距离是略向南极点凸出的劣弧,故D项正确。(7)根据90°E的地方时为0点,得到90°E以东到180°进入新一天,得到90°E向西到180°未进入新一天,得知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大于1/2。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市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20°N,135°W);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17时。(2分)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4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答案:见下图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4分)
答案: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4分)
答案: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解析:(1)根据图中经线度数的变化,可判断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俯视图;根据图中的0°经线,可判断出OB为180°经线,OA为0时经线,根据45°E地方时0时,可算出135°W地方时为12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图中P点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出现极昼的纬度互余,可算出太阳直射20°N,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N,135°W);P点影子朝正北时,太阳位于正南,地方时12时,北京位于P点东侧,与P点相差5个时区,北京时间为17点。(2)图中A点全年昼夜平分,所在纬线为赤道,连接AB为赤道;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C点所在纬线为南回归线;过地心B点与赤道垂直的线为地轴;地球自转方向画出地轴北端,逆时针方向;先找出太阳直射点(20°N,135°W),连地心和太阳直射点,延长线为太阳光线;过地心画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线,为晨昏线;朝着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另一半球为夜半球。(3)材料二中,广州和海口的影子方向相反,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广州和海口之间;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此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移到北回归线后再向南移,广州影子先缩短后增长。(4)结合第三题可知海口昼长先增加,后减小。
PAGE
12第一章单元评估测试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2.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约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超级地球”,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3~4题。
3.“超级地球”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稳定的光照来源,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环境
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取决于( )
①自转周期适中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大气层的存在
④地球表面为岩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13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回答5~6题。
5.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PAR),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6.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8.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短波通信中断
B.两极出现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读下图,完成9~10题。
9.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10.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一样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1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该日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②地日落时刻是
(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观测到的北极星的地平高度。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地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南的时间大约为( )
A.半年
B.两个月
C.十个月
D.一年
18.冬至日,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纬度是( )
A.40°14′N
B.40°14′S
C.63°40′N
D.63°40′S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19~20题。
19.若α=23.5°,此日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0.若图中α由0°向23.5°变化,此时的日期段是( )
A.3月21日~6月22日
B.6月22日~9月23日
C.9月23日~12月22日
D.12月22日~3月21日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下表给出了我国某些城市的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阅读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
182.4
32°40′
上海
1
986.1
31°12′
成都
1
211.3
30°40′
杭州
1
902.1
30°20′
宁波
2
019.7
29°54′
拉萨
3
005.1
29°43′
(1)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广州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图表所示各城市中,最能有效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城市是拉萨,该城市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师,你认为为北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应比为海口设计的大(大或小),其科学依据是什么?(3分)
(4)太阳能有哪些优点?(4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2018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地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下列四地著名建筑物灯光先后熄灭的顺序是(
)。(填序号)(2分)
(2)四地建筑物正午影子在“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一个月内变化有何差异?(3分)
(3)分析埃菲尔铁塔“地球一小时”活动后两个月内傍晚亮灯时间如何变化及原因。(4分)
(4)“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公民还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哪些事情,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5分)
25.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图日期为(
)月(
)日前后。(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3)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2分)
(4)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12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3分)
(5)A点的昼长为(
)小时,乙点的夜长为(
)小时。(2分)
(6)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2分)
(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7)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2分)(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市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
);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
)时。(2分)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4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4分)
(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4分)
PAGE
8